番外7 杜飞

字体:     护眼 关灯

番外7 杜飞

 

1945年深秋的重庆,嘉陵江畔的防空洞还残留着硝烟味。

杜飞戴着圆框眼镜,正在煤油灯下整理文件,突然听见熟悉的笑声从洞口传来。抬头望去,刘敏穿着灰布军装,手里提着个油纸包,发梢还沾着细密的雨珠。

"杜记者,这是刚出炉的麻饼,可香了。"刘敏将油纸包放在桌上,顺手把杜飞歪斜的领带理正。这个自然的动作让杜飞心头一颤,恍惚间想起多年前在上海,他也是这样追在如萍身后送礼物。

两人相识于皖南事变后的战地医院。

那时杜飞作为战地记者深入前线,而刘敏是医疗队的护士长。在枪林弹雨中,他们曾一起抬着伤员在泥泞中奔跑,也曾在防空警报声里分食一块压缩饼干。刘敏的果敢与坚韧,渐渐在杜飞心里种下了不一样的种子。

"你和如萍......."某天执行任务间隙,刘敏突然开口。她背靠战壕,望着远处的炮火,声音平静却带着试探,"其实我早看出她在吊着你。记得那次舞会吗?她明明知道你准备了戒指,却故意和何书桓跳舞。"

杜飞的手顿了顿,绷带在伤员手臂上缠得有些紧。

那些被刻意封存的记忆汹涌而来:在陆家老宅的花园里,他满心欢喜地捧着鲜花,却看见如萍靠在何书桓肩头;在霞飞路的咖啡馆,他精心准备的约会,被如萍一句"书桓约我"轻易推掉。

"那时年轻,总以为坚持就能感动一个人。"杜飞苦笑着摇头,给伤员系好绷带,"首到在战场上看到太多生死,才明白真正的感情不该是单方面的煎熬,不过,你为什么会知道?"他想起某个深夜,刘敏冒着炮火送来急救药品,疲惫的脸上却始终带着让人安心的微笑。那种并肩作战的默契,是他和如萍之间从未有过的。

刘敏摘下沾满尘土的军帽,让风吹散被汗水浸湿的头发:"你看,我就知道你不记得我, 我跟如萍可是同班同学,我早就喜欢你,但看你陷在单恋里,实在不忍心趁虚而入。要不是你自己想通了......"她的声音渐渐低下去,脸颊染上一抹红晕。杜飞望着她被硝烟熏黑的脸庞,突然觉得这比任何精心打扮的妆容都动人。

抗战胜利后,两人选择留在重庆参与重建工作。他们一起经营着“重生”。

杜飞继续用笔记录时代变迁,偶尔发表几篇文章,刘敏则在筹建平民诊所。小屋的墙上贴满了剪报和医学笔记,角落里还摆着他们从战地捡回的弹壳,被改造成了插笔的容器。

某个周末,杜飞正在写稿,刘敏拿着封信推门进来:"依萍姐来信了,说她一切都好。"她将信递给杜飞,又从包里掏出个包裹,"这是我们上次托人带的川绣,不知道她喜不喜欢。"

杜飞展开信纸,依萍刚劲的字迹跃然纸上。信里除了生活琐事,再无其他。曾经那群在上海嬉笑打闹的年轻人,如今都在各自的人生道路上历经风雨。

"下个月去太行山看看吧。"刘敏给杜飞泡了杯老鹰茶,"去见见依萍姐,也让她看看我们的'重生'。"

她所说的"重生",不仅是照相馆,更是他们在战火中淬炼出的全新人生。

到太行山那天,杜飞和刘敏提着特产来到依萍家,开门的瞬间,三人都红了眼眶。

"没想到你们俩......"依萍笑着抹眼泪,给他们倒上茶,"这样真好。"

杜飞和刘敏对视一眼,庆幸自己在岁月的流转中,找到了真正契合的灵魂。

临走时,杜飞望着熟悉又陌生的街道,突然握紧了刘敏的手。

曾经那个为了爱情莽撞冲动的少年,早己在战火与时光中成长。而身旁的刘敏,正微笑着看向他,眼神里盛满坚定与温柔。

此后的岁月里,杜飞和刘敏继续在各自的岗位上发光发热。

他们定期给依萍写信,分享生活中的点滴。那些信件里,不再有年少时的纠结与痛苦,只有对未来的期许和对彼此的珍惜。每当夜深人静,杜飞伏案写作,刘敏在一旁整理医案,小屋的灯光温暖而明亮,诉说着属于他们的,平淡却坚定的幸福。


    (http://www.yinghuaxs.com/book/cdahdh-215.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yinghuaxs.com
樱花小说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