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 5 方瑜

字体:     护眼 关灯

番外 5 方瑜

 

1956年深秋的纽约港,寒风裹挟着大西洋的咸涩扑在方瑜脸上。

她紧了紧驼色大衣,行李箱滚轮在石板路上发出单调的声响。

海关官员用生硬的中文问她是否携带违禁品时,方瑜忽然想起多年前尔豪在北平送她的场景——那时他的眼神还带着温度,却在最后一刻掏出可云大着肚子的照片。

“小姐?”海关官员的催促打断了回忆。方瑜低头翻找证件,无名指上的素圈戒指硌得掌心生疼。这是她去年在波士顿认识的华裔医生林叙安送的,那个总带着温和笑意的男人说:“婚姻该是避风港,而不是惊涛骇浪的起点。”

第五大道的霓虹照亮橱窗里的圣诞装饰时,方瑜正坐在唐人街的面馆里。热气模糊了眼睛,她恍惚看见尔豪穿着笔挺军装的身影。

记忆不受控地翻涌,那年在后方战地医院,尔豪握着她的手说要一起去看遍大好河山,转身却在信里写,“可云腹中孩子需要名分”。照片上可云浮肿的脸和隆起的腹部,成了扎在她心口的刺。

“阿瑜?”林叙安的声音从身后传来,带来一阵温暖的檀香。他将牛皮纸袋放在桌上,里面是新出炉的芝麻饼,“今天医院来了个从上海转院的病人,说起霞飞路的梧桐树,突然就想起你。”

方瑜扯出个微笑,接过芝麻饼。

林叙安的指尖轻轻擦过她泛红的眼眶,“又想起不开心的事了?”他的声音像温水,漫过那些尖锐的记忆碎片。方瑜靠进他怀里,听着沉稳的心跳声告诉自己:这个人会在她发烧时彻夜守着退烧,会认真记住她对花粉过敏的细节,而不是用一张照片就轻易撕碎承诺。

----------------------------------------------------------

1960年春,方瑜收到依萍的信。

信笺上的字迹依旧遒劲:“云舟走了,我在太行山当教书匠,日子很是宁静,你一定要幸福啊。”信纸边缘画着个小小的笑脸,让方瑜想起两人挤在阁楼里聊理想的夜晚。

那时她总说要做第一个举办个人画展的女画家,依萍就在旁边托着下巴听,眼神里全是温柔。

“要回上海?”林叙安帮她收拾行李时,发现了压在箱底的素描本。

泛黄的纸页间,夹着未完成的烟雨江南,还有张褪色的合影——她和依萍站在苏州河边,身后是漫天晚霞。方瑜伸手想抢,却被他握住手腕。

“嗯,我的好朋友,最近不太好,我想去看看她。”

“你从来没说过,这些年为什么总避开上海。”林叙安的声音很轻,却像把手术刀,精准划开结痂的伤口。方瑜盯着天花板的吊灯,听自己沙哑着说出尘封的往事。说到照片那一段时,林叙安突然将她搂进怀里,力道大得几乎要把所有委屈都揉碎。


    (http://www.yinghuaxs.com/book/cdahdh-213.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yinghuaxs.com
樱花小说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