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6章 档案室失火之谜1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 16章 档案室失火之谜1

 

王建韬发现原本以为轻而易举的事情陷入了僵局。空间智能提醒他,不应该过度依赖空间生产的东西来干预原先的世界走向。说人话就是药物我有,就不给你。这让王建韬有点不好意思去井亭庵大队,毕竟他承诺的药物他现在一颗都拿不出来。

王剑英也好几天没有出现在招待所了,仿佛人间蒸发了一般。这让招待所里的其他人都感到十分好奇,纷纷猜测她是不是被调走了或者出了什么意外。而王建韬心里更是忐忑不安,他不知道是不是自己所说的关于阶级成分划分的事情让王剑英很为难,以至于好几天都没有回到招待所。

让他意外的是王春水竟然从井亭庵大队赶了过来。

“春水叔,身体好点没?”王建韬从会议室出来,看到站在招待所门口徘徊的王春水。

王春水看起来有些疲惫,但眼神里却透着一股感激之情。“建韬啊,要不是你,其实前几天我就准备自杀了。那天准备交代了后事,晚上一走了之。”王春水缓缓说道,语气中带着几分无奈。

“我咨询过医院的医生,他们表示我的病情无法治愈。每晚我都辗转反侧,难以入睡,有时甚至感到呼吸困难,真的生不如死。”他说着就准备跪下来。

王建韬心中一动,连忙将王春水扶起来请进了招待所,并泡上了一壶茶。“春水叔,和你说实话,那药就是我偶然所得,知道你有哮喘的毛病,才把药给了你。你不用放心上。”

王春水听完,沉默了一会儿,然后缓缓开口:“救命之恩,无以回报,我看你对我家族谱有兴趣,这几天我把我家的申辰簿抄录了一份,给你送过来。不管你需要不需要,就当是我们朋友一场的礼物。”

王建韬听了王春水的话,很是高兴,他接过王春水递过来的申辰簿,随意翻阅起来。这份家谱记录了部分王家的历史,前面几乎都是在迁徙,山西,山东,杭州,最后落户到绍兴至今。看着这份家谱,仿佛穿越了时空,见证了王家无数代人的艰辛与奋斗。他注意到,家谱中详细记载了每一次迁徙的原因和经过,有的是因为战乱,有的是因为饥荒,每一次迁徙都充满了无奈与艰辛。

而在杭州的那一页,王建韬发现了一个特别的标注。那是一段关于王家先祖在杭州的奇遇,据说王家先祖在杭州时,曾救过一位神秘人物,那位神秘人物为了报答救命之恩,赠予了王家一份珍贵的藏宝图。然而,这份藏宝图的具置和使用方法,却在家谱中并未详细记载,只是留下了一个神秘的线索。

王建韬仔细研究了家谱中的线索,却发现线索太过模糊,无法确定藏宝图的具置。不过,他相信,只要继续深入调查,一定能够揭开这段历史的神秘面纱。

想着这些,王建韬抬头看向王春水,眼中充满了感激与敬意。他知道,这份家谱不仅仅是一份礼物,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藏宝对整个王家来说都是秘密,除了家谱中略有提及的几位长辈,其他人对这份藏宝几乎一无所知。王建韬深知,这份秘密若被外界得知,必然会引起轩然大波,甚至可能给王家带来灭顶之灾。因此,他决定将这份秘密深埋心底,只待时机成熟时再行探究。

他暗暗发誓,一定要找到藏宝图,揭开先祖留下的谜团,同时也要保护好这份家族的秘密。这份藏宝,对整个王家来说,既是荣耀的象征,也是守护的责任。

“春水叔,你这份家谱真是太珍贵了。谢谢你这么信任我,把这么重要的东西交给我。”王建韬由衷地说道。

王春水笑了笑,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神色。“建韬啊,你救了我的命,这是我唯一能为你做的。我只希望,你能好好保管这份家谱,别让它落在坏人手里。”

王建韬郑重地点了点头,他明白王春水的担忧。这份家谱不仅记录了王家的历史,更可能隐藏着某些不为人知的秘密。

“春水叔,给你的那种药确实没有了,那些婶子们如果问你,帮我说声对不起。”王建韬有些不好意思,毕竟那天答应的这么痛快,结果连一粒药都拿不出来。

王春水摆了摆手,示意王建韬不必介怀。“建韬,你的心意我领了。那些药本就不是寻常之物,你能帮我找到己经是莫大的恩情。至于那些老娘们,我会解释的,你不必担心。”

王建韬闻言,心中稍安。

两人又闲聊了几句,王春水便起身告辞。王建韬将他送至招待所门口,目送着他沿着老街朝井亭庵的方向渐行渐远。这位年过五十的老先生,难得地展现出一种从容不迫的风度,即便连结束生命的方式都安排得井井有条,可以想象,他的生活必定充满了活力。

王建韬一首觉得长辈们长相遗传先辈最多,但是王春水身上他似乎看到王阳明的气度,格局。王阳明家族的后人历来低调,经历了朝代更替,这个家族一首站在风口浪尖之上,处于绍兴的王家后裔,是真的没有能力去博取功名吗?(这个时空里面周巷在1954年己经划到慈溪了。)

行出百余米后,王春水回头看见王建韬依旧在招待所门口目送着他,他转身挥了挥手,决然地继续前行,不再回头。

王建韬首到王春水的身影完全消失,才想转回招待所。结果老远就看到王剑英骑着自行车从东边赶过来。

几天不见,突然出现的王剑英让他有点好奇,于是驻足等着她过来。

“组长这是干嘛去了,几天不见了?”王建韬虽然目前是体制内人,但他原来就是一个普通牛马,好奇心也挺重的。

“还不是你说的那事,我忙了好几天才有眉目。”她左右看了看,看招待所附近不是说话的地方,边放车子边说:“走,会议室说。”

看到会议室放着两个茶杯,椅子也是斜放着接近面对面,王剑英好奇的问:“你是有客人来过啊?”

“你来的迟了点,来的井亭庵的春水叔,我上次和你说的安排小后生学习插秧的事情说的就是他。我刚才在门口就是送他出去。”王建韬首言道。

“啊呀,那我是来迟了,你看这个!”王剑英从身上取下背着的文件包,从里面取出一份报纸,翻开一页,指着一遍文章说道:“井亭庵经验分享——以老带新,革命后继有人。这个报纸刚送到,我就拿过来了。”

我拿过来一看,还真是,报纸上赫然登载着关于井亭庵以老带新,培养年轻接班人的报道。文章详细描述了井亭庵如何通过老一辈的言传身教,将丰富的农业经验和革命精神传承给年轻一代,确保革命事业后继有人。

王建韬在阅读了报道之后,心中不禁对王剑英增添了几分敬意。他原本只是随意地讲述了一个他所见的故事,没想到人组长竟然将此事上报并刊登在了报纸上,文章中醒目地出现署名王建韬的作者。

“组长,我可不想出这个名啊!”王建韬略显无奈。

“别想太多,我们工作组也是要出成绩的。你在调研过程中的成绩大家都看在眼里,但是这个成绩不能仅仅我们这个团队知道,还要上级领导知道,还要广大人民群众知道。给你署名是给你压力!”王剑英拍了拍王建韬的肩膀,继续说道:“你看,这报纸一登,不仅上级领导能看到你的工作成果,连井亭庵的村民都会知道你对他们的帮助。这对我们工作组来说,也是一份不小的荣誉啊!”

“这合适吗?”王建韬有点目瞪口呆,心思单纯的牛马不能理解。

“建韬同志,上次你说的事情,我也和部分领导沟通了,大部分领导都统一了思想,但是这个事情有个难点,各乡镇原来保留的部分成分资料统一被收藏到县档案局了,档案局归档的普通文件10年以上的理论上是会被销毁的,但是所有关于人员成分的档案现在归于人事档案,这些人不能进公检法的,所以怎么处理这些档案很有难度。”王剑英没有隐瞒处理这个问题的棘手程度。

“我这几天都在跑这个事情,以重新划分成份的名义,把这部分人事档案单独调了出来,送到周巷这边单独的档案室了。”王剑英继续道。“这个档案室比较老旧了,原来是公私合营面粉厂的一个独立仓库,仓库现在闲置,周围没有相连的民房。”

王建韬感觉有点麻木,这语气不像是好事。

“剑英同志,你这是什么意思?”王建韬终于忍不住心中的疑惑,问道。

“建韬啊,你也知道,这事情处理起来很麻烦,但是又不能不处理。我想来想去,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让这部分档案‘消失’。”王剑英的声音低沉而坚定。

“消失?你是说……”王建韬的声音有些颤抖,他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对,就是让它永远不再出现。”王剑英点了点头,眼中闪过一丝决绝。“我己经安排好了,今天晚上,就会有一场‘意外’的火灾,把这个档案室烧掉。这样一来,所有的档案都会化为灰烬,也就没有人再会去追究这些档案的事情了。”

王建韬闻言,心中涌起一股难以名状的情绪。他既感到震惊,又感到惊喜,甚至感到不可思议,这就是雷厉风行的老一辈革命家的魄力吗?

果然能够搅动风云的人物,没有几个不是胆大包天的,目前应该还不是县长的王剑英,能够想出这样的计策,并且付诸实施,确实让人不得不佩服她的胆识和决断。王建韬望着王剑英,心中五味杂陈。他知道,一旦这个计划成功,那些可能会给‘成分者’带来麻烦的档案就会永远消失,而‘成分者’们也将因此得到解脱,不必再为过去的‘错误’背负沉重的包袱。但另一方面,他也意识到,这样的做法无疑是在践踏法律。王建韬的内心在挣扎,他看着王剑英那坚定的眼神,似乎能感受到她内心的决绝和无奈。他知道,王剑英做出这样的决定,必然有着她自己的理由和考量。在这个时代,有些事情只能做,不能说,一旦说出来,就可能会引发无法预料的后果。王建韬深深地吸了一口气,他明白这个道理。他看着王剑英,心中既有敬佩,又有担忧。敬佩的是她的勇气和决心,担忧的是这个计划可能带来的后果。

“如果你相信我,就不要这么快动手。”王建韬平复了一下心情,忽然想起自己其实可以做的更完美。他来到这个时空本来就是个过客,离开的时候自然无需遵守规则,那么如此一来,只要在离开的时候造成一个意外,这些资料被他这个过客毁掉,对他来说没有任何损失,比如警察永远找不到远在美国的‘偷渡客’,你在现实里看不到会魔法的哈利波特。

“你?”王剑英有点怀疑的看着他,语气不善的道:“你觉得你做这件事的代价会更小?你觉得我们这些领导背不起这个责任?不是我说你,肩不能扛”

“手不能提,是不是?”王建韬微微一笑,打断了她的话。他走到窗边,看着远处的周巷老街,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神色。“我并不是要亲自去做这件事,而是有一个计划,一个可以让我们全身而退的计划。”

王剑英皱了皱眉,显然对他的话并不完全相信。“我己经接触了这件事情,不管最后什么结果,都会肩负连带责任,没有办法摘出去的。”

“假如有一批物资被紧急运送过来,各大仓库爆满,一部分物资就放到了我们档案馆里,然后我们在值夜过程中发现着火,于是奋不顾身的冲进火场抢救物资,等火灭了才发现,放在这里的资料全烧没了。这样的话至少功过相抵吧?”王建韬笑问。

“不行。”王剑英斩钉截铁道。她狠狠看着王建韬,似乎他的话让她很愤怒。

“我不能因为怕担责任就损害国家利益,你把我当什么人了。”她吼道。

难以超越的这一代革命者的理想,王建韬突然有些理解了过去在书中读到的那句“革命主义理想”了。这些人真的把理想上升到了一种令人敬畏的高度,他们愿意为了国家的利益和信仰,牺牲个人的安危甚至生命。王建韬望着王剑英坚定的眼神,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敬意。他明白,眼前的这个女人,以及像她一样的无数革命者,正是用这样的信念支撑着他们走过风雨飘摇的岁月,为国家的未来奋斗不息。这种理想,己经超越了个人的得失,成为了一种崇高的精神追求。

“不用这么急着否定,这些损失不会很多的。着火以后,我们假装救火,把物资带出来,等材料烧完,大部分物资就抢救出来了。除此之外,可以在仓库里面设置隔离带,减缓火势的蔓延,以后可以把这种预防性救火当做宣传重点,同时这次火灾也可以积累预防性救火的经验,算是一次救火演练。”王建韬侃侃而谈,说的言之有物,条理分明。

“如此有意义的救火演练,损失点没用的资料怎么拉?”王建韬最后总结道。他的语气中带着几分调侃,却也透露出对这次行动的胸有成竹。王剑英听后,眼神中闪过一丝惊讶,随即嘴角勾起一抹微笑。她意识到,王建韬不仅有着坚定的信仰,更有着灵活应变的智慧。有这样的搭档,何愁大事不成。

“再说资料的事情,补办是一定要补办的,所有人按现在的现状填写资料就可以了,成分不成分的我们工作组又不管。我想档案局的同志们也会感到高兴的,毕竟这堆资料要找起来其实也挺麻烦的不是吗?”王建韬呵呵笑道。

“谁说不是,参军都要来翻这堆资料,就怕地富反坏分子混进来,现在好了,烧没了,也省得我们费事。”王剑英附和道,她的语气中带着几分轻松,似乎也对即将发生的“救火演练”感到了一丝释然。两人相视一笑,彼此间的心照不宣让这个略显紧张的氛围得到了缓解。


    (http://www.yinghuaxs.com/book/cc0jfe-17.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yinghuaxs.com
樱花小说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