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韬对家里的族谱一首很感兴趣,但是真实的历史时空里面,随着王春水的去世,这本神秘的申簿就无影无踪。
没错,就是申簿,事实上拿到这本族谱之后,王建韬就确定了,任务里面说的申辰簿实际上原来就只有申簿两个字,另外那个辰应该是后面才加上去的。
是什么原因让王家的祖先把族谱的命名写的这么难懂?考虑到族谱成型的时间大概在200-300年前,那么那段时间又发生了什么事情,导致祖先们必须隐姓埋名,连个族谱都要这么曲折的保护。
然后把前面关于王姓来源的部分快速翻过,在周巷始祖那页翻看,里面记录了始祖本来生活的绍兴海边,有一年海水倒灌,田地被海水吞没,始祖王曾首携妻子及部分村名来到周巷这个当时还是比较靠海得地方停留下来。
看这些记录的时候,王建韬并没有看到有特殊的地方,但是介绍最后一段文字,却让他有点惊喜。“王曾首未走之时,坊间传闻有大贼光顾乡里,故携众子孙出工造城墙以防贼,城高14尺,城宽9尺,乡邻羡之。”
“走之为底,首字为头,道字也!”王建韬兴奋的一拍桌子:“哈,原来藏这里了。”
王春水紧张的看着我,不解的看着有些魔怔的王建韬。“建韬同志发现了什么?”
“没什么,就是知道你们这个祖宗真实身份了,难为这些前辈了。”王建韬似笑非笑的看了一眼王春水:“这个辰是谁写上去的啊?申字这么大,辰字这么小,不搭配啊。”
“你说知道我们祖宗真实身份?”王春水猛地反应过来,神情有点不自然。
“王曾道吗?神神秘秘干什么?”王建韬不在意的说道。
“王曾道?”王春水困惑的挠挠头:“这是谁啊,族谱里面没有这个人啊。那个辰是我加的,申簿这个名字怕后人看不懂。刚识字的时候我还以为写错了,长辈明明叫申辰簿,但是本子上只有申字,后来族谱到我手上,我就把辰字加上了。”
看他的样子倒是真的不知道这事得样子,难道他知道的秘密并不是这个?王建韬此时觉得王春水的反应有点奇怪。不过他并没有深究的意思,王家其他的秘密对他来说没有任何意义。
“我刚才看到你们祖先筑城防贼,现在城墙还在吗?”王建韬虽然来这个时代不少日子,但是王家老宅并没有进去过。也就没有看到过城墙的影子。
“前两年北边的那段拆掉填北面的河道了,现在到许家的路大了不少。西边还剩了一段,不过我们也把泥土挑掉了一半。”王春水一点不惋惜的说道。
王建韬闻言不禁摇了摇头,心里暗自感叹。这城墙可是王家先祖们辛苦筑起,用以抵御贼寇,保护家园的坚固屏障。如今却被后人随意拆除,填了河道,真是应了那句“崽卖爷田,暴殄天物”。
他看向王春水,试图从他脸上找出一丝愧疚或是懊悔的神情,然而王春水一脸的不以为意,似乎觉得这城墙拆了就拆了,没什么大不了的。王建韬心里明白,这不仅仅是城墙的消失,更是王家先辈们心血和精神的磨灭。
王建韬轻叹一声,在整个周巷,没有一个古建筑是带城墙的,王家大院的这种布局应该是唯一的,这也是让王建韬一首认为自己家祖上不同凡响的原因。但是因为时代的原因,王家这种整个宁波地区都罕见的城寨建制在不经意间消亡了,也让我们这些后代无法通过这些实物去追寻祖先的脚步。
然而,正是通过这些细节之处,王建韬勾勒出了祖先从绍兴迁徙至此的完整历程,并对王家城寨建筑的起源有了明确的认识。
的确,申辰簿中隐藏着王家未曾公开的秘密,但即便普通人得到这本申簿,也无法揭开其中的奥秘。王建韬只是稍感遗憾,因为王春水并不可能将这些秘密透露给他这个外人。即使他可能成为王春水的救命恩人。
王建韬并没有在王春水家里待很久,翻过申辰簿以后就礼貌的告辞了,他不会向这个时代的任何人透露自己对祖先的种种推测,因为这样做毫无意义。然而,他坚信一旦返回自己的时空,他将竭尽全力去追寻祖先的荣耀。
等回到招待所己经很晚了,王建韬知道任务即将结束,他要在离开这个空间前完成一些事情。
首先是父亲的问题,要解决他童年的营养问题,但是不怎么好解决。其次是申辰簿的问题,这个时代没有复印机,需要抄一份回去,可能要费不少时间。最后是那些长辈的愿望需要满足,这个反而是他最不担心的。
(http://www.yinghuaxs.com/book/cc0jfe-16.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yinghua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