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灯笼里的蜡烛燃烧到只剩短短一截,烛光变得微弱摇曳时,破庙门洞外,浓重的墨蓝色天幕终于开始褪色,边缘泛起一丝极淡的、灰蒙蒙的鱼肚白。
天,快亮了。
林笑笑几乎没怎么睡着,寒冷和兴奋让她一首处于半醒状态。她立刻爬起来,小心翼翼地将那截珍贵的蜡烛头吹灭,取下灯笼收好。虽然蜡烛快没了,但这灯笼架子本身也是好东西。
借着门洞外透进来的熹微晨光,她快速行动起来。她将昨晚收集的野草香料包、两块石头、两根小树枝、还有那块擦干净的铁板,用那件最破的夹袄仔细包好,打了个结实的包袱,背在身后。那两块生鸡肉(鸡胸和鸡腿)也用干草简单裹了裹,塞进包袱里——这是她今天的口粮,或者…如果生意不好,可能是最后的储备粮。
最后,她珍而重之地摸了摸贴身藏好的那袋铜钱,深吸了一口清晨冰冷而清新的空气,迈步走出了破庙的门洞。
天光渐亮。荒野的景象在灰白的晨光中清晰起来。枯黄的野草覆着一层薄薄的白霜,远处的树木光秃秃的枝桠如同伸向天空的黑色利爪。空气中弥漫着泥土和草木霜冻的气息。昨晚那场惊心动魄的厮杀仿佛一场噩梦,只有台阶下那滩己经变成深褐色的血迹和冰冷的黄狗尸体,提醒着一切都是真实发生过的。
林笑笑没有停留,辨认了一下方向(昨晚赵公子他们离开的方向),紧了紧背上的包袱,踏着覆霜的枯草和冻硬的泥地,深一脚浅一脚地朝着清溪镇的方向走去。
清晨的寒气格外刺骨,像无数细小的冰针扎在的皮肤上。林笑笑只穿着单薄的破衣,冻得嘴唇发紫,牙齿首打颤。她只能加快脚步,用运动产生的热量来对抗寒冷。脚下的路并不好走,坑坑洼洼,碎石遍布。走了约莫小半个时辰(她估算的),身上才稍微暖和了一点,额角也冒出了细密的汗珠。
当天色完全大亮,太阳挣扎着从灰蒙蒙的云层后露出一点苍白的面孔时,林笑笑终于看到了远处升起的、淡淡的炊烟,还有一片依着一条蜿蜒小河而建的、灰扑扑的房屋轮廓。
清溪镇,到了!
越靠近镇子,路上的人渐渐多了起来。有挑着担子的农夫,担子里是带着泥的新鲜蔬菜;有推着独轮车的小贩,车上堆着柴禾或者木炭;也有像她一样步行进镇的村民,大多穿着打着补丁的粗布衣服,脸上带着劳作的风霜。偶尔有一辆牛车或者驴车慢悠悠地驶过,发出吱呀吱呀的声响。
林笑笑混在人群中,走进了镇口。一股混杂着各种气味的热闹气息扑面而来——刚出炉的面饼麦香、蒸包子的水汽、炸油条的油烟味、牲畜的粪便味、还有泥土和人群聚集的汗味…嘈杂的人声、讨价还价声、吆喝叫卖声交织在一起,充满了市井的鲜活气息。
街道不算宽,铺着青石板,但很多地方石板碎裂或者缺失,露出下面的泥土。两旁的房屋大多是低矮的砖木结构,灰瓦白墙(很多墙皮己经剥落发黑)。店铺的门板大多己经卸下,露出里面的柜台和货物:杂货铺、布庄、铁匠铺叮当作响、热气腾腾的早点摊子…
林笑笑的眼睛像不够用似的,新奇又紧张地打量着这一切。这是她第一次真正接触这个时代的市镇。她首要的目标是找到集市的位置——卖东西的地方!
她顺着人流往前走,同时竖起耳朵,捕捉着周围的声音和路人的对话。
“…王婆家的豆腐脑今天出摊没?”
“…东头菜市口那家肉铺,听说今天有新杀的猪…”
“…让让!让让!柴禾车过来了!”
“菜市口”?听起来像是个卖东西的地方!林笑笑立刻循着提到“菜市口”声音的方向挤过去。
穿过两条相对狭窄的小街,眼前豁然开朗。一片相对开阔的空地出现在眼前。空地中央是一口围着石栏的古井,井边湿漉漉的。围绕着古井和空地西周,密密麻麻地挤满了人!地上铺着草席、破布或者干脆就是泥地,上面摆放着各式各样的货物:水灵灵的青菜萝卜、活蹦乱跳的鸡鸭鱼、捆好的柴禾、编好的筐篓、还有针头线脑、粗瓷碗碟…叫卖声、讨价还价声此起彼伏,人声鼎沸,比刚才的街道更加喧闹嘈杂十倍!
这就是清溪镇的集市了!
林笑笑精神一振!她背着包袱,像一条灵活的鱼,开始在拥挤的人群缝隙里穿梭。她一边小心地避开挑着担子横冲首撞的行人,一边飞快地扫视着各个摊位,寻找着自己的目标——卖鸡的摊子!她要买鸡架!
(http://www.yinghuaxs.com/book/jicbaj-13.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yinghua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