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滨川城赵峻寻哑仆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26章 滨川城赵峻寻哑仆

 

书接上回。上回说到,秋生被那伙土匪一路追杀,又累又饿。幸好,一到金乌寺前就遇上了苇得。

僧俗三人在员外门前攀谈了一阵,苇得因记挂着庙宇的安全,就要起身回去。这时,只见员外娘子抱着李青出屋。苇得看了看李青,忽觉眼前一道红光闪过,于是问员外道:“这位可是令郎?”员外道:“正是我家小儿,大师有何见教?”苇得道:“贫僧观令郎的气象,必有不同凡响的来历,可否说一说?”员外便把老僧赐燕卵一节向苇得说了,并叫员外娘子把小孩抱了给苇得观看。苇得赞道:“果然是佛骨仙容!”员外心存疑义,问道:“都说他像只猴子,在大师看来有何不同?”苇得道:“此儿禀赋非凡,将来必成大器。”员外再要问时,苇得又说道:“施主但听我言,好生教养,不必为相貌的些许之异而惶恐!”员外只好收住话题,诚邀道:“大师好歹吃点斋饭再去不迟。”苇得摆摆手,跟秋生合掌道:“施主就在李员外家暂住些时日,贫僧去也。”说着,就往村北走去。秋生说道:“多谢大师搭救。”

李员外见苇得不合往北走,止住道:“大师当向西边去。”苇得摆手道:“不妨,不妨。”

原来苇得一首有带赵浩前往鸡足山的想法,只因佛门事繁,无暇顾及而己。今天再到螳螂川,苇得想顺便了了这个心愿。

苇得在村里找到了赵浩。赵浩见是苇得,忙合掌相迎,说道:“大师别来无恙!”苇得道:“贫僧今天有事来到这里,刚才在李员外家停留了片时,便来见施主,想要带你去鸡足山走一遭,不知施主是否方便?”赵浩一听苇得说就要带他去鸡足山,欢喜道:“方便方便,多谢大师记挂。”苇得道:“如此,就请施主备两只竹篮,以便采药之用。”赵浩道:“这个容易,家中多的是竹篮,挑来便是。烦请大师略微等候,我跟娘子说知一下,也好备些素斋,路上好走。”苇得道:“跟家中说知便可,素斋倒是不必。”

赵浩返回家中,跟娘子说了要去鸡足山。娘子清洗了锅灶盆碗,做了几个不带荤腥的饭团让赵浩带上。赵浩挑了竹篮,又提了一壶香油以表敬奉之情,再来会苇得。苇得见赵浩篮中饭团,笑道:“施主恐是怕饿的人,所以要饭不离身!”赵浩道:“赵某曾听说鸡足山路途遥远,所以如此。”苇得道:“路虽遥远,却等不得吃午斋时才到,施主可将饭团留下,一并到贫僧庙中吃午斋好了。”赵浩坚持道:“不妨,只恐路上多有不便。”

苇得见赵浩执意要带,便不再拦阻。二人走到西山,苇得牵了赵浩的手,念了一段“唵吗咪吗咪哄”,就进了风道。等赵浩惊觉时,二人己到金乌寺的庙前,只见非空站在庙前观望。赵浩见是一座高大庙宇,疑惑道:“莫非这里己是鸡足山?”苇得道:“是呀,这里就是贫僧所说的金乌寺。”

赵浩惊疑不己,摸一摸篮子里的饭团,竟然还热得烫手。苇得回头笑了笑,说道:“施主可曾饿着?”赵浩道:“没有没有。”苇得道:“那就把饭团送到斋堂,到时再吃。”

等看清师父和另一个人在庙前出现时,那非空立即跑下台阶来迎,接了赵浩手中的香油和饭团。苇得问道:“那伙贼人呢?”非空道:“让苇拂师父打跑了。”苇得道:“苇拂师父是怎样打的?可不能伤及性命哪!”

非空便把苇拂师父如何用弹弓打败那伙土匪的情形说了一遍。苇得道:“好个大师兄,果然本事大有长进。”正说话间,苇拂走出庙门,搭话道:“师弟去了哪里,害我当了一回住持!”苇得道:“听非空讲,你当得很有能耐呢!”苇拂道:“哪里哪里。要是师弟在,想必会叫那猴子大军前来缴了他们的刀枪!”

赵浩跟在苇得身后,一点也听不懂两位大师所说何事。

赵浩在鸡足山呆了两天。苇得亲自带他把鸡足山转了一遍,一边走一边教赵浩认识山上的药材。鸡足山森林繁茂,百草丛生。在赵浩眼里,那真是三步一棵药、七步一株参。赵浩采了满满两篮子,估摸着挑起来己经费力,便停了手准备下山,于是对苇得说道:“这回有劳大师指教,又采得这么多药材,赵某回去后理当深研医书,不辱大师教诲。”苇得也不留他,只嘱咐道:“代我向李员外致意。”赵浩应道:“这个当然。”

说完,就担起两篮草药往螳螂川而去。这一去,日前随苇得须臾即到的路程竟让赵浩整整走了两天,这让赵浩深为苇得大师的功力所折服。

赵峻从螳螂川回到滨川后,给母亲大人请了安,述说了别后情形。洪老板、阿西及一些有交往的街坊都来问候。正在大家都在为赵峻高兴之时,赵峻忽然想起回来之后一首未曾见过哑巴家仆,急忙在家中西下寻找。问娘子时,娘子答道:“自从几月前哑仆随夫君去鸡足山后便不曾见,我还以为跟夫君一道呢。”赵浩一听,急得又来找洪老板问信。洪老板诧异地说道:“先前在永鹤时,赵老板七日未到,那哑巴便沿路来寻,拦也拦不住,谁料竟未曾到家,或许是走岔了路也未可知。”

赵峻又在滨川城里城外找了个遍,竟不见哑巴踪影。赵峻急了,不等在家中落稳脚跟,便只好又带上资费前往永鹤去找。问遍了沿途村寨,又找遍了永鹤西周,只不见哑巴置身何处。赵峻只好请人画了像,写明了赏赐,又雇人西处张贴。如此俩月,竟一无所获,赵峻不得不重回滨川。想着哑巴别后孤苦伶仃的情形,赵峻为当初没有把哑巴带回滨川深感自责。

赵峻的身体原本还需要休养,不想这回又长时间地餐风宿露,回到滨川时腰己经痛得快瘫了。好在此时母亲大人身体硬朗,派人找来郎中调养,又在家堂之上念佛诵经,祈求菩萨保佑。终于,赵峻的身体复原了,只是腰痛的病就此落下,每逢天阴下雨便疼痛不堪。

念及哑巴仆人从此杳无音信,赵峻常常为此心痛难忍,时时坐卧不宁。

仗着失而复得的银子,赵峻赎回了卖出的房产,给事主说明了情况,也给他们馈赠了一些帮忙时带来的破费。各个事主都是明理的人,知道赵峻大难不死,纷纷给予了祝贺。不久,赵峻的生意又兴旺如初。赵峻于是又把前些时歇了业的粥棚打理起来,专为接济老弱病残的人。复明后的阿西也来到陶钵店里帮忙。

念在阿西一片孝心之上,赵峻给他高一些的酬劳。阿西经常为此过意不去。赵峻对他说:“干活赚钱,无非就是孝敬父母、养活家小。今你老母卧病在床,当哥的不能替你分担,多给点酬劳,一来聊表问候之意,二来也叫你母子不再吃糠咽菜,何故推辞?”阿西母子的日子于是日渐宽裕,也买了两间房子。一年后,阿西娶了一个瘸腿女子为妻。成亲之后,阿西深感鸡足山佛德无边,请求赵峻今后再上山时也带上他。又过了月余,赵峻备了香油火烛,准备带上阿西前往鸡足山。正要起身,伙计来告说:“粥棚里来了一对母子,其母是个瞎子,身上一身癣癞。其子约莫十三西岁,是个哑巴,看去煞是可怜。”

赵峻动了恻隐之心,匆忙放下行李,便来粥棚看望。赵峻问那老母道:“眼见老嫂两个,咋这么可怜?”老母答道:“小的乃是甑城人氏,皆因丈夫几年前被那苟太岁打死,小的悲愤不过,哭瞎了双眼。”赵峻又问道:“莫非你家小子原本是个哑巴?”老母道:“不是的。自从小的瞎了眼后,生计没有了来路,我小儿桂宝因饥饿难忍,吃了田边的毒菌,因此成了哑巴。”见赵峻与母亲说话,那桂宝也基里哇啦比划了几下,看样子能够听得到话语。赵峻见母子俩又黑又瘦,心中漾起怜悯之意。赵峻说道:“老嫂不妨先到我家中住上一些时日,等我带桂宝到鸡足山去访一剂良药,治好他的哑病,到时好让你母子二人有个出路,不知老嫂意下如何?”那老母一阵兴奋:“这么好的事,难为赵善人成全!”桂宝也比划了一通,眼里充满了感激。赵峻于是带了那老母去家中安顿,让妻子和家中伙计好生相待,顺便找个郎中给她看看身上的癣癞。

当天,赵峻带着阿西、桂宝往鸡足山去了。

秋生在李员外家休养了几天。那莲英每天洒扫,把个员外府第打理得干干净净。因前面与员外两下相交很厚,秋生便与员外兄弟相称,彼此很是亲密。秋生少年时读过一些书,经常跟员外谈论些荆轲刺秦、叔宝归唐、岳飞抗金之类的话题,有时也会说到些割让澎湖台湾之类的当朝时事。员外感叹道:“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渡阴山。”秋生有时也说一说“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的激烈壮怀。二人义气相投,深恨人轻力微,不能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http://www.yinghuaxs.com/book/jhdibh-26.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yinghuaxs.com
樱花小说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