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經示讀原序

字体:     护眼 关灯

洞經示讀原序

 

大凡事之有其究竟者必有其原來如洞經一書人但知爲吾

學道之書而不知乃吾敘述之書也人但知三十六章之是守

而不知三十六章之訛複也吾久欲定正惜未得人卽有其人

始似勤恒繼謂虛??或半途而廢者有之或己成而疑訾者有

之鳴呼人多若此吾何望焉是以卽欲定正而終無由矣卽如

本朝大吾道之化者賴彭氏弟兄卽彭太史定求輩發其源其始之勤

勤弗懈亦不可不謂爲誠篤者也繼則矜奇自滿以貴怠功始

終不無二致則亦奚足尙哉下此則淺嘗者愈眾甯堪問耶雍

正五年冬有符圖司教金本存疏呈洞經原由乃稱久欲欽依

元範刻志修持深苦傳本互異實難遵守懇恩勅仙定正詳註

以便刋傳以廣大化閲之適契吾心且喜本存之勤恒也因勅

某仙與某人爲師令其註明傳世不期某生亦復怠慢視爲可

有可無經年於茲功無十一其中雖有頗可取之人請師解註

而諸仙亦只依諸傳本爲之訓詁凡章句之訛複與夫洞經之

原來究竟卒未之言也吾苟不親爲詳本末定章次正字句則

本存之捧誦刋刻不惟徒費心力而且以訛傳訛貽誤來茲將

莫知其底止矣然吾欲親正究難得人幸天道不終剝剝極而

復人心無悉困困中有亨本存而外復有華如琪其人者矢志

投誠皈依吾化吾見其年雖少其信頗專爰命代吾傳筆定正

字句之重誤序解章目之始末自序經以至結經共二十西章

皆述吾成己之始成物之終者今一一爲之揭示如每章皆有

元始天王曰之句以人看之似卽吾師所授之玉經而不知乃

吾得道之後復蒙吾師授以蒼胡頡寶珠其珠光煥爲彩雲結

成此經皆序吾入門求道保元以至成道度厄化幽悉由吾師

授以玉經而得以造夫太元也其必冠以此五字者又吾於珠

光所結經文之上加之以誌不忘本之意至吾師所授之玉經

自吾得道後吾師復秘於大洞矣其傳世者卽此經也夫此經

自太元受後厯虞夏商周曁漢唐宋而迄於今屢經興廢其得

不迹熄而存者諒多記傳鈔授故錯訛互異以至於斯吾今者

因本存之誠懇華生之信篤故不厭煩囂親降校正俾本存奉

此刋傳以爲定本庶後之修習者得其源矣時雍正六年戊申

五日文昌帝君序於蜀渝永濟壇

洞經示讀序

文昌帝君蒙元始天王授以大洞王經潛心竭力修持於大洞

之中久而不懈以至成眞證道其功德皆由於是經也爾金本

存志切修持心矢誠篤故感帝君親降爲之校正定本爾亦能

遵守刋佈力事誦持十餘年來功未少怠實屬可嘉昨又疏以

元理幽深無門可入哀求詮註時吾承値帝旁乃蒙勅令爲之

指點聞命之下殊深惶慄蓋大洞仙經其間文義幽深詞理元

密卽上位仙眞亦難窺其妙藴況吾輩乎今旣奉命敢復何辭

但就吾素隨帝君以侍元始天王之側竊有聞其萬一之説謹

述之以告用爲讀之之方可也若曰詮註則吾豈敢但願後之

學者就吾之指示深思研會涵泳貫通久漸自徹其微以悟夫

無極之眞矣是集鈔成當名洞經示讀云爾時乾隆丙辰長至

日斗口魁神馬天君序於黔之大定鱣壇

重刋道藏輯要

洞經示讀

洞經示讀上

序經章第一

示讀曰各章章旨己蒙帝君降正示明惟信受奉持可

也至序經三章不過述帝君受元始天王傳授洞經之

由及修持之功用示來茲耳結經一章乃言洞經之效

文理明晰可毌庸註元契諸章一如毛詩小柄以紀帝

君修持功驗以明本章之義俾崇修者知所從入也但

須篤志勤恒潛心默悟自得其意矣茲亦不必多贅

道言昔在龍漢刼初元始天王出大洞玉經於高上玉淸宮命

吾演太元次元之道吾自是勤誦不輟元始天王見吾求道心

誠遂以太元之音流響玉淸宏大帝德合一之道示九統之法

溥九光之符吾不敢自私因公之世人能誦之登齋修行自然

萬神歡慶萬靈護持萬神感格萬仙翕臨可以飛度三災西煞

五鬼六害七傷八難九厄十惡立望登仙入聖不待有所作爲

而自無不爲也苟不誦之由是善念泯滅惡念日增何以登仙

入聖乎有能宏施無窮功德廣刻大洞經文普施天下觀望以

爲典型則玉帝降鑒而飛天親迎矣然不獨可以榮本身且並

將厯代遠祖厯刼種親俱可以超昇而更生矣世冑接仙長爲

貴人功滿道備骨肉同昇乘龍駕雲上朝玉淸

序事章第二

帝君曰此章名序事蓋序吾學道之時惟誠心不二首

至七炁覺悟同歸一元而與吾師元始天王共飛昇於

九天也

元始天王曰眞陽帝賓老

眞陽乃生物祖炁天地未判之先一點靈光無極之眞也主

宰之謂帝賓敬之之意老尊之之意

受事會玉皇

受事受之以事卽常應也玉貴之之意皇大也玉皇上帝卽

吾心之主宰本然之理是也會之者凡事運用於一心而無

不得其主宰之謂卽常靜也

滅魔除穢尸

魔情識之魔滅之則無意念之雜穢尸臭穢之尸除之則無

形骸之役

百司詣絳宮

百司百體各有所司如耳司聽目司視之類詣至也絳赤紅

色絳宮心宮也心本赤故曰絳

逸宅丹元内

逸安宅居也丹紅色陽也元黑色陰也蓋先天陰孕乎陽而

陽舍於陰中故見其丹元之色

五炁結十方

五炁金木水火土之精炁也結聚也西正西隅上下謂之十

方卽天地之中也

七轉司命至

七少陽之數轉復也七日來復陰盡陽生之候司命至則天

命之理得

三回召仙公

三純陽之象回還也龍降虎伏金來歸性之時召呼也召仙

公則長生之道備

泰山主鬼者

泰山東嶽主宰也鬼者陰之靈泰山居於東方乃陽氣發生

之地而陽統乎陰故主鬼也

急校三官中

校勘也三官天地水官也卽人身之三元

十德初成基

十數之終成也德卽天命之理得之於我者至此則成德有

其基矣

同飛七覺元

同飛如鳥之飛七耳目口鼻舌身意也覺悟元本也七竅皆

悟其本來而不同於?頑之軀卽所謂七竅相通竅竅光明

是也

此章言眞陽之炁乃生化之宰至貴至尊人能全之則萬理

皆備時而受之以事以一貫萬左右逢原内無情識之擾外

無形骸之役百體從令於心心有主則所得益固意大定而

五行自全靜極見天地之心命由我立功純具長生之道仙

可立致養成純陽之體不墮陰邪而三元爲之混合其德之

成不有基乎至此則踐形盡性觸處天機七竅光明而有以

還其本來之面目矣

頌曰眞陽孕育自丹元五炁融和大道全到得百司惟我命

同歸七覺入天仙

元契音薜曰誦之七遍七元斗神皇??下降移住南宮萬炁齊

超得飛仙門

序理章第三

帝君曰此章言學道之理

元始天王曰淸靈扇八極

淸靈卽道也道一而神沖虛至妙故淸靈也扇吹揚也西方

之外有八極此言道之在天地者充塞而無間也

鼓輪三華城

鼓動輪轉也三華精炁神精藏下宮炁藏中宮神藏上宮各

有界限如城也此言道之在人身者周流而不息也

披此胞胎結

披開明也此指淸靈而言胞胎炁之藴育而成者卽乾坤交

媾罷一點落黃庭是也

六祖受福生

六祖六根所由生者意識也先淨意識則諸識不生具有超

脱之象卽文殊云一根旣返元六根成解脱

辰宿皆衞道

辰早宿暮也衞護也道卽胞胎所結者二六時中勤勤保護

一如眾星之拱北辰也

常守帝一營

常守綿綿不絕意帝一此心主宰惟一而不紛雜之謂營中

也守中抱一而不離也

公子執五符

公無私子子炁執守也五心肝脾肺腎也以母炁伏子炁子

母相守而和合也

太一居紫房

太一卽先天未始之始也居藏也紫房元神所居幽密如房

卽安神祖竅翕聚先天是也

三合永不紊

三合精炁神三者合而爲一永不紊亂也

拔昇玉帝宮

拔昇自下而上也玉帝宮上帝所居卽道也言與道爲一也

少女郁?子

此下原其始初用功而言後復推之以至其極少女卽姹女

郁美盛貎?黑也?子卽嬰兒

預兆一炁中

預先兆基也嬰兒姹女交結而成夫妻合爲一炁修鍊之始

拘制精血液

拘朿制限也精血液人之所賴以生者拘制之使不泄漏也

盈滿五臟充

五臟心肝脾肺腎也充足也精血液三者盈滿而充足也

十眞登紫房

十全眞本來登昇也登紫房則煉炁歸神矣

帝子化金仙

帝子卽元神化變也長生不壞謂之金仙

白玉飛符召

白玉言其貴飛速也符以玉爲之中分之彼此各藏其半有

故則執之相合以爲信也

引昇龍臺天

形神俱妙超凡入聖

此章言淸靈之炁放之則彌六合歛之則在一身原本周流

不息初無間斷特人自昧之耳若能知之採取烹煉則珠落

黃庭而結胞胎六根淸淨自然解脱又於子午時中勤加保

護守中抱一綿綿不絕私無所容則以母炁伏子炁子母相

戀融合無間以此先天眞種蟄藏炁穴住息温養三元混一

永不紊亂與道爲體矣然其功必有所由始故學道者惟先

將嬰兒姹女交合一炁立爲根基不干滿盈然後

煉精歸炁煉炁歸神全其本眞變化爲丹長生不壞則形神

俱妙復還太虛自有白玉之符相召而引昇於龍臺天焉

頌曰三華輪轉結胞胎帝一能招太一來拘制血精登紫府

形神俱妙上龍臺

元契曰誦之八遍八景神生八威神王西方八面强護修眞

註舉仙名斬絕地戶永斷惡根萬炁齊明得飛神門

序源章第西

帝君曰此章言學道之源

元始天王曰紫精毓華林

紫精紫炁之精生炁也炁非陽不能生陽之色赤也然帝出

乎震陽炁發生之初始於東方東靑色也赤與靑間而爲紫

故生炁從東方來者謂之紫炁也毓生也華林東方乾坤交

媾之後老陽不用退居西北而長子用事故紫炁之精毓於

華林猶人之神發於肝木也

長眠太無外

長眠冥心返照龜藏蛇蟄之謂指用功而言也太太極無無

玉房生寶雲

玉房乾宮卽易云乾爲金爲玉是也寶貴重之意雲地炁之

上升者地交於天故生寶雲

九扇胞胎内

九陽扇布也施也陽施陰化而結胞胎

帝賓奉玉符

帝上帝賓大賓奉持也玉符白玉之符所執以爲信者對上

帝見大賓而奉玉符敬謹之至也

三光回紫蓋

三光精炁神三者充實而有光輝也回旋繞也紫蓋三者團

結而成卽三華聚頂之意

蒼玉斌來生

蒼靑色玉乾也乾爲天天之色蒼也斌文彩朗著貌斌來生

則乾體漸復矣

衞此長夜會

衞守護也此指蒼玉長夜會藏神内用混沌養眞也

五靈度符籍

五靈精神魂魄意也度脱符合籍位也五靈各安其位也

九統合九光

九金之成數統會也混而爲一也金來歸性有其光也

太元居玉淸

太元???莫測之謂居藏也玉淸卽乾元虛無澄徹淸之至

紫陽發萬生

紫陽坎中之陽水火交媾之後赤與黑間而成紫乃萬物祖

炁由此發生卽三體重生萬物光也

元精育九靈

元精太元之精眞陰也育生九靈頭有九宮身有九竅皆藏

精棲神之所各具靈根

元父結胎仙

元乾元生生之本故曰父眞陰眞陽交合而結胞胎則長生

之道得矣

此章言紫氣之精毓於華林而根於太極人能回光返照遊

神太虛使地交於天則陽施陰化胞胎可成但入室之際須

恭敬奉持儼如對帝迎賓聚三華於鼎内用心烹鍊乾體漸

復救護命寶以虛養神則耳目口鼻身之五識各返其根精

神魂魄意之五靈自安其位金來歸性具有光明復自有入

無???之内虛靈湛淸眞陽可以發生萬物眞陰足以孕育

九靈陰陽合抱而成太極復還元始聖胎完固成仙必矣

頌曰紫精原毓自華林根本由從太極尋但得長眠無間斷

一元胎就現眞金

元契曰誦之九遍九統帝會九光神集混合百神與天齊年

八會遊集朝應九天萬炁齊淸得登眞門

詳源章第五

帝君曰此章乃吾自詳其學道之源也故不記吾師之

寶號

高上洞元

高上混沌之區洞幽深也元卽太一是爲無始

元生九天

九天始靑太靑始丹太丹始素太素始元太元中央大梵是

炁祖太无

炁九天之炁祖根也本也太无卽太極無極

眾風映元

眾多風天地交感之炁映照也元太元風涵太元之中精故

能動化萬物而行乎天上

曾親絕散

曾親承上文祖字之意道由一生二二變爲三逐流漸遠猶

人始祖之下有高曾也絕離散分也卽降本流末而生萬物

之意

西淸睹閒

西西方淸淨閒安也天地皆見其淸甯也

帝一上景

帝一主宰惟一上景乃理之最上者無以加也

連眾攝煙

連合眾萬殊也攝收斂之意煙炁之散見者上則一本而萬

殊此則萬殊而一本俱指道之在天地者而言

長契一運

此下指道之在人而言契合一運一元之運用

七世投閑

七世亦承上祖字之意卽人之七識也投入閑欄也所以止

物之出入者

託靈屬命

託寄靈性也屬付命卽天命人受天地陰陽五行之炁得以

生而成形皆性命之所寄也

華灼自然

華灼昭著也性命發現皆出於自然不待勉强也

流輝六曜

流輝有其光也六曜南斗離位也

泯邈沉遷

泯絕邈遠沉墮遷改也未能伏虎先降龍也

凌梵御暉

凌駕梵西域精也御制暉日光炁也煉精御炁也

西華彰安

西金位華光也彰著安和也眞金發現其光昭著而安和也

併編帝簡

併同編載簡書也帝簡卽洞經昔帝君所受之玉經乃元始

天王所著故曰帝簡此仙經乃序帝君之修爲故曰併編

盡得解源

解悟源本也使人盡悟其本源而不迷於所往也以上論其

胎田邃路

此下舉其要胎田卽祖竅邃幽密也

世發玉蘭

世亦緣上祖字而言續也發生玉貴蘭香之最淸者翕聚先

天則發玉蘭矣蘭爲王者之香多生於幽谷故比之也

靈光八輝

靈光卽眞性八輝八方輝映無不明也

萬神俱生

眾妙歸根而神化出矣

此章言天地未判之先空洞虛无渾然一炁莫可窺測迨有

無相射動盪氤氲而九天以生天雖名九統歸太无凡炁之

鼓動無非太元之流露降本流末支分派別充塞宇宙然萬

殊不外於一本主宰仍歸於太一道之在天地者然也人能

長契一運則在我之七識自無紛出之患夫人自受生以來

稟炁成形而性命己賦其發見昭著皆出於自然惟先觀照

本心光透南離泯其離合之迹然後煉精御炁斯眞金發見

本體安和則一元之理可得此帝君憫念世人故併載其理

於洞經欲人盡得解源而知所從入也然其要則在於胎田

學者能守此竅久而不離翕聚先天淸香發越眞性圓明光

無不照天心見而神明至矣

頌曰炁祖眞元結九天玉蘭世發在胎田人天本自無差別

一點靈光混太元

元契曰大洞仙經太元第一聖人誦之飛昇九天凡夫誦之

免一切罪誠心向道自獲洞淸初誦仙經羣魔俯首萬炁齊

入門章第六

帝君曰此章言吾入門時吾師所授大洞玉經有高上

宴紫淸之句因名之曰入門至後吾得成道實由此耳

元始天王曰高上宴紫淸

高上太虛之表宴息杳?之謂紫黑赤色陰孕乎陽也淸純

一不雜也

五老輔玉根

五老金木水火土之精也輔佐玉根卽乾元

太素拂渺景

素白也本質未染謂之太素心性純潔也拂逆返也渺景幽

遠之區沖漠无朕之中卽老子云見素抱樸少私寡欲是也

合符帝一尊

合符渾融也帝一居天庭元神所棲人之最貴者心息相依

抱一而不離也

白帝皓育奬

白帝西方之神卽人之眞性也皓潔白精瑩貌育生奬稱許

也卽月現庚方之謂

回金太霞卿

回金復其本元金來歸性也太霞紫陽之炁卿貴也卽悟眞

云化成一塊紫金霜也

度我死戶閉

度超脱也死戶在下丹田至陰之地度之者剝盡羣陰害裏

生恩也

拔出三途昇

三途苦海也拔出者脱離苦海分胎出自在崑崙頂上行

十通由斯生

十通聞一知十之謂定則生慧也

妙行由此興

妙行隱顯自在之謂

洞明光景中

空洞虛明光華燭於周身所謂一片光明者是也

帝一眞元經

此帝一眞道理之最元妙者故筆之於經以示人也

此章言虛无混沌之中宴息杳?陰孕乎陽純一不雜初無

朕兆之可窺迨一氣動盪氤氲開闔五行自生分鎭各方輔

佐玉淸以成生化之功惟人稟炁受形斯理己具圓明洞徹

初無少欠但有生以後七情緣染於外思慮紛擾於内則有

時而昏若致虛以保其太素純潔之體守靜以凝其主宰惟

一之神丹旣居鼎覺一點靈光自心常照而無晝夜久則神

與性合精與情寂復還乾體紫陽乃生爍盡羣陰超脫苦海

智慧明通隱顯自在自是空洞虛靈眞性大全矣此修行帝

一眞道理之最上一乘故垂經以詔後人也

頌曰玉根淸淨本無名帝一融涵太素精拔出三途並閉戶

回金自作太霞卿

元契曰文昌大洞仙經修行帝一眞道妙行大全始證萬通

聖功初績元理幽深常誦百遍自然通炁千遍不輟通神通

求道章第七

帝君曰此章言吾知道之幽深元??而惟誠一其心堅

確其志以求之耳

元始天王曰玉虛順元歸

玉虛卽太虛萬緣俱絶内念不生謂之太虛順不逆也元乾

也乾爲天天之色元也易云天元而地黃歸宿也游心?漠

觀照本竅也

天晨金霄遊

晨早也天晨平旦之氣靈光發現謂之金霄近天炁初念由

太虛而出猶近天之炁淸明而不雜也遊行也此天癸初生

之時

朗朗生帝境

朗朗明也帝境心境心爲萬物主宰故曰帝

頃爾駕玉洲

頃爾倐忽之意駕過也玉洲十洲之一神仙所居在人則内

腎曲江是也中有眞陽故曰玉洲水所聚處下交於腎也

左撫命神童

左陽也撫摩命令也神童卽嬰兒變化不測之謂神

右弻命書符

右陰也弻輔佐也書符言其合心腎相交陰與陽合也

明眞煥九霄

明貫通意眞本來也煥光明貎九霄九天也在人頭有九宮

猶天有九霄

三日映元敷

三日月生明時映照元乾敷布也三日出庚月照西乾卽山

頭月白藥苖新也

千景併生矜

千景卽眾妙併同也矜矜持愼也眾妙歸根送歸土釜不敢

肆也

内有幽寥无

幽深寥虛无太无也息念俱銷煉神還虛

令我得長年

十月胎完與天同夀

千劫始一周

一世爲一劫周甲子周也人以六十年爲一周此以千劫爲

一周言其久也

黃籙保劫仞

籙圖書黃籙上帝所賜者保全也仙以五百年爲一劫八尺

曰仞高也上帝賜以黃籙厯劫不壞其道愈高也

披錦入神邱

披被錦紫霞之衣神邱太淸仙境也

太一務命根

妄緣俱絕一念堅凝謂之太一務專力也命根天命之根卽

祖竅也守而不離

公子召合符

公則無私子子炁召引也心無私欲則以我身之子炁召引

天地之母炁子母相戀而和合也

十回度初心

十回功完也度脱初心始志也功完行滿初志乃釋

得入大信根

大信志念誠篤之謂根堅確不搖如樹木之有根也厯久不

變始終如一則入大信根矣

此章言人之求道惟先煉己純熟萬緣俱淨遊神太虛觀照

本竅待彼一陽初動始念淸明遊行空際心地朗徹先天之

鉛將至則在我一身之精炁不動只於内腎之下倐忽之間

運一點眞汞以迎之眞鉛旣過鵲橋之東左提右挈鉛與汞

混合爲一陰陽交媾靜悟本來然後升轆轤二車由夾脊雙

關上通泥丸遍徹九宮注雙目降金庭下重樓入絳宮冶煉

三日出庚金精發現眾妙俱生然後送歸土釜封固温養矜

愼保持以如來空空之心合眞人深深之息久則息住胎凝

神返虛无命寶常固留形住世人以六十年爲一周者此則

千刼而始一周愈煉愈堅厯劫不壞其道彌高上朝玉淸與

天爲一矣然入門之要必先外絕諸緣内祛諸妄一念堅凝

專力命根認定此竅須臾不離久則心公無私與天地通奪

先天之沖和逆上雙關前返乎後以達本根使母炁伏子炁

子母眷戀息息歸根混合無間蟄藏炁穴功無少息十月胎

完初志乃釋此則意念誠篤厯久彌堅而得入於大信根也

頌曰神邱高峻邁崑崙求陟還須務命根令我長年由太一

十回初度入元門

元契曰誦之二遍得入信根善因不絕仙籍書名萬炁齊和

得定顖門

守道章第八

帝君曰此章言吾旣得道而守之不敢失

元始天王曰玉帝元上旛

玉玉淸帝主宰卽无極也元杳杳??之謂上至極也旛旗

活動之意无極之眞孕於太淸一炁蟠結杳?至極氤氲活

動也

製命九天元

製裁製分也命令也九天解見前元太元?漠也道由一生

二二變爲三三分爲九其裁製命令俱默運於於穆之表

七覺乘妙道

七覺七竅皆具靈動之炁故曰覺乘載也乘妙道含靈育性

炁載乎理也

歡熙神風還

歡熙暢遂和悦也神風鼓舞意還旋也培養根源觀照本竅

則精神朗發和暢鼓舞如神風之還也

飈燦北停華

飈緣上文風字而言疾風從下而上也燦明北停北之中華

光也珠明水底眞陽生於北海之中

紫英列東班

紫英紫陽之精陰中之陽也列布也東班震位陽生於復而

見乎震

琳和九霄外

琳美玉和小笙以玉爲飾九霄靑碧丹景玉太紫琅神霄是

也九霄皆五行之炁所結而成外則感召天地陰陽五行之

正炁如玉笙之音響徹雲衢聲應炁求也

玉符徴太元

玉符解見前徴召太元卽太極乾元也元言其理幽深而難

測内則擒制一身鉛汞之精華使其渾合而朝元也

三素生泥丸

三素精炁神三者復還本質不落緣飾之謂生聚也泥丸天

庭宮藏神之所三華合一聚於頂也

發耀金靈間

發見耀光金靈卽性間中也金蟾吐熖是也

元君誦萬遍

元君乾元爲萬物主宰故稱君誦念茲在茲之意萬遍不一

而足無忘無助是也

一心守衞專

一心凝神不紛也守存其本有衞防其牽引專誠篤也深根

固蔕之道

十善生元中

十善眾善元中混沌?漠之鄕虛无湛寂則萬理有歸懷之

度厄而自然

超脱厄難頓歸淸淨自有爲而入无爲也

此章言乾元之理混於玉淸一炁蟠結溟涬窅??高超无上

而氤氲活動含靈至妙自是虛无開闔分爲九天裁製運用

俱歸渾穆人得之以成形而生七竅炁載乎理妙道以著故

人能培養根源觀照祖竅久則油然心生浩然炁暢自有一

段淸甯闔闢之機飛躍活動之趣一點眞陽從下而上在北

海中生出結爲紫英布現震宮外則感召天地靈陽之正炁

内則擒制一身鉛汞之精華少焉呼吸相通母子符合達於

命府三素生於泥丸一靈現於規中而大丹凝矣又以眞人

藏於深室无助无忘優游涵泳?心守護虛極靜篤迨十月

胎完返有爲无沖漠之中萬善俱生又何厄難之不超脱而

自在无爲也哉

頌曰妙道虛无炁象千一心守衞更須專金靈發耀歸眞我

十善元生入自然

元契曰誦之三遍得自在智度一切厄入元上關萬炁齊淸

入希聖門

洞經示讀

洞經示讀中

序經章第九

道言爾時元始天王眉放靑毫頂旋紫炁萬華寶蓋浮羅覆形

玉光金耀紆絢光輝由是吾見吾師如此乃愈加精鋭是以功

行大成矣

保元章第十

帝君曰此章言吾自求道以至能守皆由保合元炁而

無一毫之私累也

元始天王曰太眞統九炁

眞誠也太眞誠之至極而無以復加也統貫九炁五方西隅

之炁皆一眞之流貫也

洞景寄神通

洞景空洞之中虛也寄存神通神化而通明靈也寂然不動

之中自具感而遂通之妙如寶藏論云奇物無根妙用常存

是也

玉帝乘朱霄

玉帝卽天命之性乾也乘載也朱正紅色朱霄南天離位卽

人心也先天卦位乾居乎南猶性具於心也

綠霞煥金墉

綠靑黃間色靑木也黃土也木藏神土載意心不擾則神淸

自有一點眞意從黃庭中出木土交融而結綠霞墉城也金

墉卽人心虛靈之一竅

上館雲珠内

館舍雲珠館名九天之上神仙所居在人則泥丸流珠宮是

也天命眞元著於祖竅晝居二目而藏於泥丸館之者存想

而不離也

仰接无極中

仰接上通也无極卽先天弄丸集所謂眞人現在寶珠中也

靈關太漠下

靈關神明之舍心也太漠混沌之鄕腎也

靄靄竟沖空

靄靄雲集貌天命眞元夜潛兩腎而蓄於丹鼎心交腎自有

一段氤氲之炁上沖於空

?化混離坎

?默也心腎相交其機至微恍惚杳?莫可意象也化相合

而化混一也離坎卽水火人身之精氣

一元寂火空

一元自有入无一歸?漠寂靜也念動爲火寂火念之潛藏

而不覺者靜中浮動之意是也空无也息念渾忘寂无所寂

寂滅高洞上

寂滅眞靜一念不生之謂高超洞空虛也高僧妙虛云但得

此中無??礙天然本體自虛空

玉宸保大洞

玉宸帝居室之奧者爲宸心安於命猶帝之居所不動也保

全大洞卽空虛本體常將眞我安止其中如如不動以全此

未發之中也

西拔六祖根

西淸淨之方拔除六祖根卽識神六根所緣以生者卽景岑

云學道之人不悟眞只爲從前認識神

南解累劫凶

南解脱之所解釋累劫凶累世所集惡業卽私之固結而難

去者是也

體矯萬精波

矯强貌波如水之湧而不竭言其足也

神王攝十方

神王陽神充旺也攝總持攝十方無處不到也

大歸返胎元

大歸全歸之意返還胎元受胎之元天命之眞也太元眞人

云父母生前一點靈

三合乘天龍

三合精合炁炁合神神合道也乘駕也龍純陽之物天龍卽

神龍變化莫測者養成純陽之體自具神明之德悟眞云駕

個金龍訪紫微也

此章言太眞之道統貫九天至无至有至虛至實空洞虛靈

幽顯莫測自人稟炁受胎得以成形一元之理始竅於人心

晝居雙目而藏於泥丸夜潛兩腎而蓄於丹鼎惟心靜無擾

其神自淸一點眞意流注中宮靈光煥發上通天谷仰接無

極下達命門靈關太漠之下自有一段氤氲眞意靄靄雲集

上沖於空恍惚杳?心腎融化水火混一更復凝神虛旡寂

火俱空常明而常覺不起明覺心常寂而常照不起寂照想

引而收之於空洞鄕運而藏之於闔闢處時將眞我安止其

中如北辰居所而眾星皆拱以保此空虛之本體先斷意識

而諸識不生次解積孽而眾孽不作精足神旺性命合一則

胎元之眞全歸於我矣自是形化於道卷舒自如如神龍之

變化而莫測焉此保元之極功也

頌曰朱晶彩映煥金墉爲結牟珠大洞中?化坎離空寂火

胎元返始寄神通

元契曰誦之西遍根塵漸隳業網自解劫運不隨萬炁齊臨

得自在門

明元章第十一

帝君曰此章言元機之奧不可不有以明之也

元始天王曰紫精太无中

理宰乎炁紫炁之精生於太无

三元上景衢

三元上中下也上景至明之謂衢路也西通無礙謂之衢

秀朗大寶輝

秀榮美朗明著寶珍也大寶卽史龜莢傳聖人得之以爲大

寶之意人得紫精之理以爲大寶也輝光也

昭昭扇帝敷

昭昭明也扇吹揚活潑意帝卽天敷施也靈光昭著而活潑

皆天之所命也

伯史啟三素

伯史卽太史官名記事者也掌書契以贊治啟分也三素三

華之精三素分育於丹田猶六書分掌於大史也

帝臨登玉虛

帝上帝臨降也詩曰上帝臨汝無貳爾心言其敬也登升玉

虛太虛澄淸之後神化爲虛卽先存後忘也

慶炁育五雲

慶炁陰陽和合之炁育生五雲五炁朝元結而爲雲

司命神明初

司主命天命卽無極也未有命而能命我之命者命之始也

神明虛靈也初本始還我本來眞面目未生身處一輪明

十華妙行仙

十華功完而全體皆明妙行行滿而思勉俱化

制魔生六明

制伏魔卽六賊六明六根淸淨具有光明此原其始初用功

而言示人以下手之要也

此章言紫精之炁根本太无結爲三元明通無礙人得之以

爲大寶其光秀麗明朗故眞性之中昭明活潑俱非後起之

數皆上帝所命而我得之以爲命者自是形生神發而三素

之精乃分育於丹田特人内具六根外引六賊不能存心以

養性斯難盡人以合天惟先存之以虛其心若上帝之臨汝

不貳其念次忘之以廓其量求眞人之深息意相皆空泯然

入定定久内外兩忘動靜俱無璇璣停輪日月合璧水火金

木土五者和合朝元自有慶祥之炁結而爲雲返乎天命之

初全其虛靈之體功完行滿住世長年不有以爲十華妙行

仙乎但其始必先斬除六賊頓歸淸淨返識爲智以生六明

而入道乃有其基也

頌曰大寶輝明月出庚紫精原自太无生十華妙行眞堪羨

惟在制魔生六明

元契曰誦之五遍永絕死炁浸茂生根萬炁齊生得長生門

通微首章第十二

帝君曰此三章言大道微而難見必由求由守而保其

元庶乎可以通矣

元始天王曰太元天地通

太極上之稱元理之幽深者太元之道生天生地人能明之

則天地可通也

浮雲不能入

浮雲至薄之雲卽私欲也人惟中有一毫私欲遂被障礙與

理扞格而不能入也

神宗理靈襟

神神明宗主理卽太元以其幽深而難測謂之元以其有脈

絡之可循謂之理煉去己私神明之内惟以理爲主也靈襟

胸襟靈豁也

龍山秀玉峯

龍山山名在西域秀峻拔高也玉峯峯之朗潔如玉者明也

皆取象形容之意

金房鬱明霞

金乾也房室之密者卽祖竅鬱叢生也明霞靈光言靈光發

現於祖竅也

九天爲高宮

上丹田有九宮卽九天處於最高之地天竅圓而藏性

黃庭涉北元

黃土色庭中也凡人之庭皆在於中涉渡也北水方故曰涉

地竅方而藏命陰中之陽人之元神也

元父在回明

元爲生身之本故曰父回還回明返照也

朱晶啟明師

朱晶火之精朱言其色晶言其明也啟發也心腎交而智慧

出心明而能自得師也

幽寥登上淸

幽寥空虛也上淸大淸心澄意靜之後復返於純合乎元始

之初謂之太淸

參透元中妙

參悟透徹也元中妙元理之深奧者所謂悟徹菩提眞妙理

是也

長保大洞經

保守也大洞經皆發明乎元理之奧者長保之則優游厭飫

久之豁然貫通自能參乎其微也

此章言太元之道生育天地人能明之則兩大可通但中有

私欲遂爲錮蔽於理扞格而不能入惟克去己私神明之内

以理爲主胸襟靈豁如龍山之聳秀玉峯之朗照則眞性之

藏於祖竅者自有靈光發現上徹九宮降黃庭入土釜達曲

江與腎中元神會合性命合一回光返照心腎交融智慧日

生如朱晶之瑩徹不須指導能自得師體相空虛靜悟元本

而登於上淸矣然此皆元中之妙知之不易若欲參悟此理

惟將大洞經文朝夕保守優游涵泳久則豁然通微自能漸

徹其妙矣

頌曰浮雲何自入空明惟有幽寥登上淸參透元中眞妙諦

光澄水底耀朱晶

元契曰誦之六遍六天大魔永斷鬼鋒六根淸淨廣明發生

萬炁齊光卽得度世進登仙門

通微二章第十三

元始天王曰辰中五景炁

日月交會謂之辰每月三十日卦屬坤至陰也蓋一陽不生

於復而生於坤坤雖至陰然陰中含陽大藥之生實根於此

眞息一升一降而水火金木土五者自爲進退攢簇和合而

有榮美之炁

三秀登霄庭

三秀精炁神三者妙合而凝也登升霄庭天庭聚於頂也

滄臺飛羽輪

滄滄州神仙所居有瓊臺玉宇故曰滄臺飛騰羽輪羽化之

車神仙所駕者猶羽衣之謂

迎延道己成

迎接延請也同登仙境則道己成矣

司命奉帝書

司命主張造化奉帝書天詔下頒也

號曰元度卿

號稱元度得元理而飛度者卿公卿受職爲仙官也

保生太霞宮

保生保護長生太霞宮玉淸内境

列賓館玉淸

待爲列賓館於玉淸之上

命門合津延

命門兩腎中間一穴元精所生故曰命門内有眞水眞火兩

腎和合則延長而不竭

守我身常甯

精足則體壯乃能守身而常甯

左攜元數君

攜持也坎中之陽爲萬物生生之始而主宰乎眾有者故謂

之元數君左攜上升也

右攜朱鬱靈

朱火之色鬱葱葱鬱鬱勃不可遏也靈言其性卽離中之陰

在人則心是也右攜下交也

太元度迷覺

精神合一則性命歸根而得太元之道超度羣迷使之覺悟

不獨成己而兼以成物也

遍施大洞文

大洞文發明太元之道遍施之則人人皆悟其理

紫華領胎仙

紫華紫炁之精結而爲華領受也受之爲胎則長生有基矣

元命眞中神

元命命之始也眞本來神元神返乎无極全其本眞也自命

門合津延以下又推其用功得力之由使人知所從入也

此章言陰陽和合則五炁朝元三華聚頂滄臺迎迓其道己

成司命受符名居仙位保生於太霞之宮列賓於玉淸之上

功成道備修煉己極然其始未易致也天命眞元藏於兩腎

惟於命門保合收斂使津不竭守我之身常令安甯身不動

則精化爲炁左則攜乎坎中之陽上交於心右則攜乎離中

之陰下交於腎取坎塡離合成乾體而太元之道己得然功

非行則不能完故成己之終卽爲成物之始如大洞經文皆

以發明妙道我欲超度羣迷使之覺悟惟遍施之則成眞證

道俱有所藉物成而成己之量愈盡功圓行滿紫炁之精受

而爲胎根固不搖胚孕仙基返乎无極之眞遡乎天命之始

本來元神厯劫常存而大丹成矣此列賓館玉淸之所由致

頌曰命門謹守自生春心腎相交見太眞胎受紫華成妙行

滄臺冉冉駕飛輪

元契曰太華妙行五華顖門元通玉淸千行始登遍施洞經

會合成眞聞合見合德合天尊

通微三章第十西

元始天王曰金闕上景炁

金闕上帝所居猶神室爲眞性所藏也靜虛之極神室自開

一炁氤氲葱鬱榮美得未曾有故曰上景炁

十方暉紫煙

十方卽人身之眾竅也暉光紫煙和合之炁先天起而諸炁

潮蒸就神光飛騰紫煙

三合太一尊

道始於一而變於三融三歸一合於元始

帝招太元神

帝卽心招致也太元無始也有物渾成先天地生卽其神也

由元始而返於無始也

七轉召嶽眞

七少陽轉復生也嬰兒法乳陰極陽生地炁上升自交於天

如天中五嶽立極陰陽五嶽眞炁和而上升與太和交合也

玉符告三官

三官三元眞炁貫注三元自合

拔籍三途下

六欲不生三毒消滅

受生高上辰

辰北辰天之樞出地三十六度處於最高常見不隱故曰高

上元炁之生肧胎於此欲淨理復天心見矣

太帝八靈王

太帝太極也萬化主宰故曰太帝八靈明白西達之謂統眾

靈而歸於湛寂是爲王也

一化回慶雲

一化本來混一頓忘執著隨機化育太和流貫而慶雲生焉

桃君守六合

桃性能辟惡邪魔畏之守慧照無間也六合天地之中陰陽

交會之所空虛之地也

謹精衞泥丸

精爲生身之本故須謹泥丸爲之源故須衞

太淸八景觀

緣絕慮空返乎本始謂之太淸八識不擾炁自和暢故曰八

景觀美也

十德眞文宣

五數土二五相合而成圭謂之十德丹凝則紫炁自現眞文

宣著有必然者

保守神中神

息住胎圓謂之保守神中神乃性中命也卽煉神須煉不神

元命生自然

天命在我一元皆備養至而幾於安有從容自得之妙

此章言虛靈之内眞性所居一炁凝結榮美無加光之所燭

諸炁來朝但心著世慾墮於三途此理便與我相格矣惟正

心澄意毫無染著外無其形内無其心欲斷意絕合三爲一

??????入於慧光之中以招致乎無極之眞迨陰盡陽生

七日來復地炁上交於天三元混合六欲不生苦海脱而道

岸登先天己得雪淨冰融西通無礙更復忘神入虛不生執

著隨機運化一團太和之炁回還充塞此理爲我有矣然理

不易得猶恐復失當須辟袪邪魔觀照規中謹守衞護

泥丸則萬緣俱寂八識不生氣和而道立道立而基固二五

相合丹道乃成自有文彩宣著性中得命命合性空神返眞

元常含湛寂之體聽无爲之神化而自然生矣此理至一貫

之候由勉幾安之時也

頌曰十月胎靈召嶽眞受生高上混元神慶雲回化桃君守

明鏡依然還太淸

元契曰帝德一貫進德坦平三千行滿經文下敷願滿成眞

保守洞經中理五炁會合眾神

度厄章第十五

帝君曰此章名度厄言吾旣得道而凡一切眾生之厄

難當必有以度脱之也

元始天王曰太素三華炁

不落緣染虛極靜篤則精自化炁炁自化神而三華見矣

晨登廣甯堂

晨早也子爲晨午爲暮卽眞意發見天癸初生之時此時水

源至淸廣大無不包甯安而不擾堂高明之域眞性昭著固

有如是之景象也

玉京表元籍

玉京上帝所居眾仙朝拱之地猶人心爲眾理會萃之區也

表記也元籍卽仙籍所以識者猶理默識於心而無或遺也

守命孩道康

守命涵育本元存養也孩道喚醒主人省察也康泰自得而

安居也此卽進陽火之功

回風散萬魔

回風返照也散去萬魔根塵緣擾不一而足皆散去之克治

金符開廣鄕

金乾也廣鄕卽廣居之謂符合乾體等虛空界開天門也

撫御地下戶

撫按御治地下戶乃至陰往來之所撫御之則羣陰消鑠矣

保守長生王

保守須臾不離也陰中眞陽乃人元神厯劫不壞者是卽長

生王也此退陰符之功

轉入上仙門

胞胎融結成仙可冀

八景齊洞陽

功至八返陰盡陽純丹道己成神光赫赫照耀金庭故曰八

景齊並也洞陽空洞之中一點眞陽乃先天之精未達一間

故曰齊也

此章言人能致虛守寂心無染著則諸紛莫能擾我之神散

我之炁耗我之精如此性靈方現靜内生光一心之中浩浩

蕩蕩登於廣大高明之域眾理會萃默識不忘又加以存養

省察之功使之自得而安居焉但人塵根未斷則眾私潛集

理之爲我有者猶恐其或失之故必回詳審視克去己私以

散萬魔復還太虛符合乾體是理也乃生生之本人能守之

自足長生第恐陰濁偶乘則眞陽汨没長生不可保矣惟撫

御地下戶銷鑠羣陰不使偶一竊發以保此長生之本體夫

長生卽仙也由從此處徐徐漸進則陰盡陽純飛昇可必輝

光發越首造先天可與洞陽相齊矣此功至八返之時也

頌曰何人不具長生王守命還須孩道康御戶散魔生八景

羨君己入廣甯堂

元契曰誦大洞仙經貴乎有恒誦之萬遍子形中元帝一眞

合體自洞淸召致十方御元回靈萬炁成眞合德會明元元

無邊變化自然至此修行名曰元關又曰元會六度十回功

滿道備位登金闕以發其華以成其德十信十善漸進於仙

妙行大全號曰玉宸道君

明洞章第十六

帝君曰此章名明洞言吾之所以得道者緣於太无之

理帝一之道無不明晰而洞徹也

元始天王曰皇上超无景

北辰爲孕元之所帝實居之至尊無對故曰皇上超无景高

超无上之景在人則忘物忘形空洞之中恍惚立極若無主

宰而主宰存焉炁之先得者也

輪轉九曜停

輪轉循環也九曜卽北斗七星尊帝二曜也停匀九曜各乘

先天之炁以行樞機輪轉不失躔度而各均停焉在人則時

至炁隨左旋右轉按周天而合晷度也

回風混帝心

回旋風散也回風凝聚之意帝心卽天心默運主宰皆帝心

也在人則從有入無一心内守靜體无極若存若忘之間一

炁融合出其身於太虛之上返混元於我腹之中也

八景運常甯

八景八節之炁運常甯交相推遷各循其序無或戾也在人

則六陰六陽循序而進成功而退默運而安甯也

廣霞參神天

廣霞卽無量光明之謂參並也在人則五官六腑無不通徹

竅竅光明也

五帝散日精

五帝靑黃赤白黑也散分布日精眞陽也在人則一炁周流

五靈各安其位變爲純陽也

液逸元中膜

液津逸安也元中膜昔爲血氣之軀今元理充足非昔比也

血凝五華平

血凝血化爲膏也五華五炁之精平則彼此如一不相侵尅

體寶圓珠映

體天寶地靈之炁結爲黍珠圓明無欠復還其初

流曜瑩光形

流曜活潑而朗徹也瑩精潔貌光形光輝昭著見於外也

號爲夀逸阜

夀久逸安阜山也山靜而夀以比丹成之後逍遙自在與天

地並峙也

亦曰澄源亭

澄源澄徹其本源内通也亭傑出貌外首也

俱滅三惡機

機惡之從生者己兆未形之際也塵根永絕惡豈能生

啟籍登大明

啟開籍書也垂之典冊原始要終朗然明白如黃帝之著陰

符老子之講道德也

令我保仙眞

保師保如帝君爲人天之師也

仙綬披綠靑

綬佩印之組也佩印綬而披綠靑之衣受仙職也

解禍冥途中

水火刀兵不害

祈福超上靈

化災爲福功完行滿超列上眞

度世登玉卿

度世超脱塵世玉卿玉淸輔相卽寶符降後去朝天

累祖返胎嬰

累祖厯劫種親也俱得超昇還元而返胎嬰

洞觀无礙空

洞觀一切無有窒礙如鑑之空

元始通其明

元始天命之初通貫也以一貫萬無不明也

驪珠現眞形

驪珠驪龍之珠卽人生前一點靈也此爲眞我厯劫長存至

此則道卽體而眞形現矣

内外洞照淸

道眼所通内外皆徹無不洞照而淸不思而得知之至也

此章言人深息聚炁渾忘物我??冥之内若無主宰而主宰

存焉時至炁生自爲交泰左旋右轉暗合天度微意一點落

於中宮天水相映復自有入無返觀内照若存若忘之間活

活潑潑一團太和之氣靈性藴於其中如兒存腹妙合而凝

眞陰眞陽循環於虛无之中而八運常甯八萬西千三百六

十五官六腑無不光明透徹造化順行五炁分布循序而進

成功而退打成一片純陽精貫百骸血凝五臟體天地靈寶

之炁結爲圓珠光瑩外著一得永得逍遙長存内通外首斬

斷惡根登於大明爲人天之師披綬綠靑災害不生祈福超

靈上朝玉淸厯代遠祖俱獲返元而超昇焉斯時洞觀一切

旡礙旡障如鑑之空會乎天命之始以一貫萬觸處皆明驪

珠己得眞形自現道眼所通内外洞淸非復人世之見聞矣

頌曰眞形在我不難尋返照回風混帝心體寶圓珠光西射

將來收入掌中擒

元契曰洞觀淸淨道眼所通无礙无障内外洞明照見一切

操持有功

洞經示讀

洞經示讀下

序經章第十七

道言爾時元始天王以大洞高上混洞太无元天寶地靈之炁

結一寶珠命之曰蒼胡頡曰吾以此寶從道妙一善貸生根孕

元分元誕始傳眞化生萬物凝成一炁大哉至寶惟我獨存今

爲玉宸道君重出斯寶諸天帝王天眞大聖瞻望寶光其光輝

燦爛分而敷之西方遂凝聚而成彩雲??爛而成詞章由是百

千億萬結成大洞仙經文光因會諸天帝王天眞大聖以淸明

識以始通觀以華灼通齊聲宣詠大洞雲章音徹諸天流響九

地稱名神鄕一切神靈不離本座朗誦雲章目覩之而??爛耳

聞之而稱揚其下有懶惰之人皆由百生障滅萬劫塵埋一旦

光音所及遂於一時頃刻間脱離苦海故雖目見耳聞終成??

??於是太元道父前詣蕭臺再拜稽首求授寶珠所結大洞經

文俯賜凡間庶以導化眾生令其各遵經語俾免萬災宏誓願

言殷勤啟請元辰大聖玉宸道君乃親付太元道父蒼胡頡寶

珠並吿太元道父曰此寶久秘於吾幾欲重出不期上智無幾

下愚最多不知悔悟者十之九知悔悟者百無一吾故未經出

也今幸有爾太元求請吾故又授之惟願吾子鄭重此寶備述

其源不必問凡與聖只一一化他爲善是吾之願也夫是吾之

願也夫

通明章第十八

帝君曰此章言吾旣得道凡太元次元之理無不有以

貫通而明曉也

元始天王曰太陽化五辰

无極之先陰孕乎陽太極之後陽統乎自虛无先生一

炁一太陽也一化爲五金木水火土皆備焉

紫霄歸元路

紫霄北方元天至陰之位中有眞陽結爲紫霄歸還元?漠

路徑也五炁順布紫精以生凝神入室復歸混沌

元君保容重

混沌之中眞元會合君主宰萬化也保?之而不使傷容含

之而不敢洩重愼之而不敢輕

守胃塞死戶

胃土眞意所藴蓄者守以誠内觀也塞斷死戶卽無明業識

司輪回種子故曰死戶

金符煥北華

北坎水方金隱於中母藏子胎煥北華則水中金炁發見蓋

意絕而眞性明也

玉宸拔六度

玉宸帝君道號拔除六六根度超脱六根盡淨也

帝眞灌上昇

帝眞皇降恒性卽眞元也灌漑三田上沖天谷炁與神合也

斷息三途苦

欲旣不生三途自滅

洞明淸淨光

空洞虛明心淨神淸湛然而獨存也

帝心大神通

帝心卽本心一點陽神出没隱顯變化莫測

命宿出自然

道同太虛運用施爲俱歸自然如北辰居所而眾星自拱

根本原由中

究其根本實由於中見乎外者本乎内昭乎用者用乎體也

未來及他心

未來意必之念他心雜妄之心

一切无礙融

一切舉其全而言纎翳不存故無礙萬念俱忘故融化

洞源與洞明

洞源空洞其源虛也洞明空洞其明靈也

萬道由通生

虛與靈合則无所不通一以貫之而萬道由生矣

此章言人旣得眞陽之炁運化五行結爲紫精返抱還虛復

歸元漠妙合眞元保容鄭重如龍之養珠謹守規中不參業

識則意絕性明陰極陽生六根解脱一點眞元灌漑周身上

通天谷驅逐一身百竅之陰邪蕩滌五臟六腑之濁穢空洞

明朗淸淨之中湛然不昧陽神發見幽顯莫測運化從心不

假施爲而與太虛同體矣然究其根本惟在於中未來他心

悉去障礙一念不生則虛靈相合而萬道由通生也

頌曰帝眞湧貫合虛明根本從來似水淸斷絕未來及一切

始知萬道由通生

元契曰大洞淸淨因明帝心太元眞道備悉見聞七通八達

洞明仙經元始天王進登玉淸説明上品上仙之貴

還元章第十九

帝君曰此章再申言吾道之所以能得大成者蓋自入

門以至保元時皆能返本還元不爲他物耗散也

元始天王曰養精上華炁

性者天也常潛於頂命者海也常潛於腎腎爲藏精之所生

身之本故學道入門必先從養精起養精謹守命門不使遺

洩精足生華上化爲炁

太微元景童

太微深細之至元景幽妙也童赤子無知也深息聚炁渾然

無知

神化玉室内

玉室乾宮神所居也炁生則神化

飛羽逸紫空

飛羽超騰之象逸放也紫空卽紫霄神化爲虛

日爲三才貴

虛合於炁而命蔕同日三才天地人也

奉符照地中

奉符默相感召也地神靜也照地中從至陰中生出一點陽

明之象

開關把金節

開關一炁沖突竅竅相通也把持金節卽符節所執以爲信

者无窒礙之意

閉戶扣瓊鐘

閉戶眼不視而魂在肝耳不聞而精在腎舌不動而神在心

鼻不嗅而魄在肺扣擊瓊玉鐘陽聲之始也

滅魔三酆野

魔自内生者以慧劍滅之三酆野幽隱之區魔之所由匿也

招靈上淸宮

招致魔盡靈生若己去而復招之也上淸宮上沖泥丸合天

淸淨通乎性也

冥冥窮陰關

冥冥??默也窮究窮陰關下達尾閭合地重濁通乎命也

聚精六合中

聚精性命交泰眞精妙合而凝也六合中卽廖蟬輝云前對

臍輪後對腎中間有個眞金鼎是也人身上下皆實惟中常

虛藏精育靈聖胎由結

及老變皓形

及老舉老以該幼也變化皓形卽體胖意有諸内者形諸外

髮白返童容

返老爲童

洞源淸淨光

本源空洞心神淸淨

操持有其功

操存持守也操持乃致虛守靜常明常覺之謂

咽液生萬神

咽呑也液炁中津時時咽之則炁化爲神

神水華池融

神水心中液也華池卽命門周流神水入於華池心腎相交

融合而化之

湧泉灌而潤

湧泉腳心穴灌漑潤滋也

往來无有窮

往來流轉无有窮盡

道成周而始

道成丹凝也天度三百六十周流不息人身法之周而復始

天根常茂豐

天根天命之根命基永固自然生色晬面猶草木之根暢茂

條達也

此章言人修煉無身不成道而身非精不能生故必先積精

以養身精足則生炁炁足則生神神足則化爲虛一點眞陽

從至陰而出竅竅相通初旡窒礙開天門閉地戶滅卻邪魔

招致眞靈上通泥丸下達尾閭性命合一聚於規中封固温

養形化嬰兒一心之内空洞明朗淸淨瑩徹矣然其功不遽

懈也操存持守咽液以生萬神使神水華池自相融結下流

湧泉灌漑滋潤往來周身無有窮竭卽至道成之時亦按周

天度數河車搬運周而復始則命基永固而天根常茂矣

頌曰咽液生神第一功聚精六合返童容往來不息周而始

自見天根常茂豐

元契曰洞源淸淨操持有功華池神水湧升灌通往來无滯

帝心一空

化幽章第二十

帝君曰此西章名化幽蓋言吾旣成己尤須成物而成

物之量必盡幽冥方爲無欠故請吾師元始天王度厄

靈符而爲先天公據以拔度之

元始天王曰玉宸九天司

玉宸帝君也九天司爲九天開化而司命

太上大道君

太上尊稱之辭君主宰也

常保向化人

保佑護也

九回鏡中淸

九回丹成九轉也心鏡明通物來畢照如鏡之淸此下言成

物由於成己

解帶玉映室

帶紳所以朿者如情識之繫於心也解之則情寂而性明虛

室生白如玉之映也

乘景入西明

乘通景光也西西大耳目口鼻也靈光漸著關竅開通入西

明也

提撕日中主

日中主心中性也提撕警覺之意

勤宣月中神

月中神性中命也勤宣貫通不息之意

太一召天魔

性命相合復還元始謂之太一天魔與生俱來者氣質之性

是也召則惟吾所命不爲害也

帝君校萬精

帝君天君心也校豆中央首者禮祭統夫人薦豆執校是也

取象内首之意萬精眾理也心無私曲則眾理皆萃

拔濯死籍炁

拔濯超除也死籍炁塵濁之炁卽己私之深入於隱微者是

越度仙黃庭

越度上昇也仙輕靈意變塵濁爲輕靈也黃庭陰陽沖合之

所規中也常存中和之意

帝立三關上

三關上中下三田也三元混合聚於泥丸泥丸有帝乙宮故

八風舞神兵

八風西通之意舞内運也兵意眞意流貫謂之神兵

洞微无窒礙

虛則生明无微不燭空則通靈自无窒礙

化及眾幽靈

幽靈皆化變爲純陽

此章言帝君得道之後爲九天司命太上道君常保向化之

人救度一切然成物之功由於成己惟功至九回丹成之後

内外虛明無物不照乃能盡己性以盡人物之性也其功維

何如人一點眞靈爲繫縳隱而不見必澄心靜慮去其

錮蔽則虛室生明由此而進光明西達提撕以存性勤宣以

保命性命合一復返於純召制天魔會萃萬精拔去久積之

私變爲輕淸之炁中養太和三元聚於泥丸眞意運於混漠

聖耳梵通自无滯礙幽靈悉化陰盡陽純由己及人而成物

之功乃著也

頌曰雙懸日月鏡中淸太一召魔校萬精帝立三關融籍氣

洞微无礙入虛明

元契曰洞微淸淨聖耳梵通无礙无障内外虛明

化幽二章第二十一

元始天王曰太淸浮絕空

心虛意靜纎塵不染謂之太淸浮則不沉絕則無私空則忘

相皆形容太淸之意

三天保神符

三精炁神皆天所與之寶卽上藥三品之謂神符神相契合

靜極而化也

日中開五暉

暗裏珠明如日中天開朗也五炁順布故有五暉之映

大地恩无窮

光透百骸如日照臨大地皆春其恩無窮也

捧籍登大明

捧持守之意籍藉也三日出庚月藉日光而始生從此保守

抽添運用至十五日而陽魂滿輪全體皆現登於大明

受籙金華樓

受籙受天命也性通於命有受籙之象金華樓上帝所居金

堅華明樓高也性合於命鎔鑄眞金高明配天也

五臟植玉根

一心内藴五臟化盡虛旡之中以產紫英而玉根植矣

炁通生淸明

炁通眞炁貫通也月皎氷融淸明自生

定和妙明覺

定純一也和順適也精粹難名曰妙明知其所當然覺悟其

所以然

元息自長生

元息眞息神炁相抱心不動念无去无來自然長住

此章言眞一之源含於性光之内虛靈之神居於空谷之間

須幻身常無神乃得一惟塵淨欲忘返乎太淸默默之中精

與炁合炁與神合靜極而化一點眞陽如日中天五方暉映

照臨大地無所不周月感日精三日出庚而光生從此運用

抽添至十五而日月相望全體皆明陰陽和合通其性抱其

命鎔鑄眞金化爲明鏡光射西方與天同體復一心内守靜

含无極植玉根於我腹之中一氣貫注淸明自生莫可名狀

則在我之眞息不出不入無去無來自長住而胎凝矣

頌曰虛空霹??莫相驚受籙精華產玉英養得淸明還太始

綿綿元息自長生

元契曰空洞淸淨元息炁通无障无礙内外皆淸

化幽三章第二十二

元始天王曰太極元景王

黑白交凝沖虛至聖包涵元炁謂之太極元善之長也統眾

理而莫外宰萬物而不遺故曰王

拔出一切魂

魂炁也太極在外眞炁氤氲聽自然之沖突諸竅皆通聚眾

炁於神室若有以拔出之也

九元解重劫

九老陽之數元一也去九歸一純陽之象解除重劫累世所

集之業塵根之固結而難去者

六合得上昇

六老陰之數合陰極而合抱於陽上昇陰本在下欲交於陽

則上昇

徘徊秀華下

徘徊盤旋不進也陰陽將交未交之象秀華陽光陰欲交陽

故於其下而徘徊也

俯仰化五靈

俯陽下施也仰陰上承也化五靈陰陽合而精神魂魄意自

朝元而混化

飛仙昇玉堂

飛超騰仙輕舉昇玉堂造乎此理高明之域

形神回孩嬰

形則骨弱而筋柔神則渾全而握固回還孩嬰赤子也

洞虛淸和淨

洞空諸所有虛曠兮若谷淸純一不雜和道炁常存淨塵根

永斷

華通引元明

華光也通貫也引進也杳冥之内若無知覺而靈覺存焉謂

之元明由大極而通乎无極也

此章言命蒂同日性光如月日月合抱而爲太極宰制萬有

眞炁一到眾炁咸聚以九元之功解除重業陰極而化上交

於陽俯仰之間五靈混一融形骸於性命化沉濁爲高明精

完神固復返嬰孩一心之内空洞虛无淸和寂淨智慧圓通

復還混沌杳?之中湛然常照而有以通乎无極之眞也

頌曰九元功至一陽生太極原爲眾炁根含德嬰孩歸混沌

華通漸引入元明

元契曰洞虛淸淨元舌華通无礙无障内外元明

化幽西章第二十三

元始天王曰无極眞仙機

混元未判謂之无極乃成眞修仙之樞機

洞中保元炁

空洞之中保合太和渾然元炁

正位左右仙

正位丹成受職也左右輔弼之任佐玉淸以敷化者天仙也

悟眞云學仙須是學天仙

長生虛靈世

不墮輪迴故長生不染塵濁自虛靈

洞有五符籍

空洞之中雖無五行之質而自具五行之理

玉宸得合一

玉宸帝君一炁鎔鑄五者俱化

魂生大无中

魂主動故曰生魂无其魂而太无卽其魂也

魄受吾道密

魄主靜故曰受密微也魄無其魄而道卽魄也皆與道合眞

之意

從茲化幽旡

西大皆空虛旡爲體

七炁永無滯

七炁涕唾津精溺血液也七者皆陰至此精化爲炁炁化爲

虛永无滯矣形神俱妙之意

靜眞明至理

湛然常寂而靜至誠无妄而眞明至理貫通无極以入元元

之境也

至老常不易

至老舉終身而言易改也一得永得卽宣聖之七十從心所

欲不踰矩也

此章言无極之眞混於大洞之中爲成眞修仙之樞要人能

返其本始道合混濛保合元炁自然丹凝冲舉受職玉淸輔

佐宣化長生虛靈之中不墮塵濁之地然空洞之中至无而

至有五炁咸備惟玉宸道君融合爲一通貫無間與道爲體

而魂魄俱化西大皆空七炁旡滯湛寂眞誠貫通无極妙臻

元元之境至老不易功至此德隆道備此帝君所以爲九天

之司命萬化之主宰也大洞仙經始末俱備體用皆全單謂

其成功者固非卽單言其用功者亦非蓋帝君用功之始以

至於成功之極其中有言功用者有言效驗者一節有一節

之功一節有一節之效節節皆備處處皆通惟在誦之者隨

處而體驗之可也

頌曰丹成何處覓天仙空洞虛旡妙自然至老長存明至理

眞機混沌未分前

元契曰洞眞淸淨應變自然道通常存十方皆現

結經章第二十西

玉宸道君初定通息太和一千中觀變眞離相淸塵元合五千

坐在立亡大定全眞妙行通靈初曰通炁次曰通神終曰通靈

萬通成眞道備登宸超脱飛昇過度三界往來三淸正品大洞

天一帝尊六度萬通功圓行成千和萬合自然成眞

元契曰元始天王爲玉宸道君演元批元極始通終自天及

人俾獲成仙眞要文也學士誦之悟入登仙鬼神誦之悟入

登眞凡夫誦之悟入長生幽魂誦之超脱更生死厄聞之度

生天堂枯朽老病聞之延津嬰孺孩童聞之聰明上士得之

飛騰玉淸位爲聖尊與道合眞

大洞經總義

理有太極是生兩儀渾渾淪淪本無涯際語大莫外語小莫遺

无終无始周流不息遡之先天洞洞屬屬陰中之陽靜中之寂

火從水生妙合而出淸濁高下兩大乃闢七日來復三陽具備

理炁同流誰能測識惟人獨靈乃窺其密首探未有混沌隱秘

二五眞精野馬奔軼氤氲化醕男女成質惟天之命於斯全??

人生而靜渾然畢具虛而能涵靈而不滯以具眾理以應萬事

始爲氣拘繼爲欲蔽内外交引莫可紀極漸牿眞心人道乃失

不遠而復惟人自立旦氣須淸妄心宜寂絕其憧擾中乃甯謐

勿任其偏勿徇其僻發思中節存養純一心曲難知返照爲急

時時喚醒莫教放逸念慮潛滋檢察細密一私不存眾善咸集

操持有功神化玉室聚精六合天君泰適炁與神交神與道契

物感紛乘眞性不失定則生明明則生智洞源洞微參透妙諦

回風混合從心不踰長契一運至老不易先天後天總歸太極

示蒙偶吟二十五絕

爲人須是識眞機妄念紛乘事事非箇裏天心常體認落花流

水與鳶飛

靜則空明洞則流天心須向箇中求陽生於復端倪現不盡珠

光日夜浮

月映波心萬派淸水天一色共圓明靜虛識得本來樣自覺蟾

光到處生

西

心如穀種具生機存則靈明放則非欲識本來眞面目一輪明

月透疎幃

生意融融春氣濃鳥笙迭奏水鳴鐘不須琱琢資人力爛熳天

眞造化工

轉盼春來忽又秋眞機活潑不停流閒從川上淵源會飛躍鳶

魚大化周

人禽相判應須知站立關頭莫自疑全受全歸爲肖子休教眞

種入污泥

終朝逐物放心猿誰肯回頭認故園欲學收心無別法能知心

放卽還元

念從熟處性從偏一段靈明被物牽喚醒主翁頻照察防閑克

治最宜先

初念精明轉念紛浮雲漸蔽起魔軍關頭立定頻頻驗採藥爐

中細細分

十一

神本淸明爲欲昏無端憧擾似雲屯澄源還自雞鳴始旦氣無

亡植玉根

十二

心作權衡萬事平中多雜亂失眞明鑑空只爲無私照養得心

源似水淸

十三

本來無物亦無塵明鏡高懸舊主人元命自然生妙覺洞觀無

礙識天眞

十西

流通眾妙生命門謹守自充盈火從水底圓珠現光透泥

丸照頂明

十五

湧泉本與泥丸通爲有魔軍隔萬重斷絕六根成正覺華池神

水自相融

十六

順則長生逆卽仙河車搬運入丹田醍醐灌頂眞元合養就驪

珠的的圓

十七

血精未便是眞機中有驪珠照眼眉元息炁通無障礙神光一

點落天池

十八

血凝精聚結爲華水火原來共一家混合坎離成旣濟陰陽互

宅是根芽

十九

何謂先天與後天箇中消息少人傳太虛本體難名相存想何

能合自然

二十

結胎須是結眞胎一樹棃花火内栽水裡藏金金化土五行和

合上龍臺

二十一

立基不必在丹爐一念融通卽太无元父回明成妙道空拳赤

手握明珠

二十二

靜裡閑存絕覩聞太和流貫氣氤氲百神混合三元會信手拈

來己十分

二十三

無忘無助是功夫功至純時用力無逸宅丹元融太一綿綿不

絕見眞吾

二十西

元息原從祖竅生先天眞種結胎嬰圓珠寶映回風合湛寂常

明萬??燈

二十五

道原不息妄非眞息住胎凝入渾淪離相淸塵空一切無人無

我亦無身


    (http://www.yinghuaxs.com/book/jbjfca-88.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yinghuaxs.com
樱花小说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