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幸佞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97章 幸佞

 

“届时就算陛下愿意相信杨相的品性、微臣也愿意相信杨相的品性、满朝的文武都愿意相信杨相的品性,可天下人会信吗?史书会信吗?”左佥都御史顾澜舟慷慨激昂道,“大家都只会说,是杨家生了个好女儿,杨妃惑君乱上,阴谋策划假借‘救驾之名’得宠,陛下被枕头风吹得迷失了心智,才会一味只苛待为国有功的韩王张氏一脉,却对其时共同谋划的杨相府高高抬起、轻轻放下……”

“陛下自然可以把对杨相不利的证据全都轻轻揭过,也可以敕令我们三人守口如瓶,””左佥都御史顾澜舟步步紧逼道,“可陛下堵得住我们的嘴,也能一样去堵住韩王喊冤的嘴吗?也能堵住天下人的悠悠众口吗?届时杨相一世的清名,才是彻底地毁于了一旦。”

豫昭帝刘庄什么话都没有说,只面无表情地盯着左佥都御史顾澜舟看了很久。

豫昭帝刘庄的眼神很冷,某种意义上,他才是殿内的西个人里对冬狩行刺案的来龙去脉最为清楚的那一个……也就最清楚杨奉琰究竟有多清白,而如今又是因为什么才会被无辜拖下水。

说来说去,也不过是一句话,既然不想杀干净所有的凉州氐人,冬狩行刺案就得要去怪罪韩王张勋,可韩王张勋既然都冒着身死族灭的风险精心策划了这么一场“行刺大戏”,他的得利点在哪里?

韩王张勋于此事所有的得利点,全都被想要给杨云致一个正当入宫理由的豫昭帝刘庄先一步设局抢走了。

杨云致并不当真是一个如花木兰般弓马娴熟到足可以在一群随侍护卫间英勇救驾的女将军……豫昭帝刘庄为了给杨云致造势,自己当时本就偷偷放了许多水,也叫人在外面编了很多离谱的虚话放出去。

而这些实际上全都是经不起仔细琢磨的。

现在便被有心之人抓住了,想借着这些经不起推敲的疑点,把明明是韩王张勋一人策划的“行刺大戏”,诬陷成是与杨相府的合谋……如此,杨云致身上的种种不可推敲之处,那一日石破天惊的离奇救驾,就全都有了解释。

豫昭帝刘庄现在心里其实也很清楚,必然是有些看杨相府不过眼的人揪住了自己之前为了能尽快让杨云致正大光明地入宫而仓促行事的一些疏漏之处,想要以此来大做文章,顺着韩王张勋一口气把杨相府也给一并咬死了。

在场的其他人精未必看得有豫昭帝刘庄这么通透,但多多少少也都清楚,以杨相杨奉琰那小心谨慎、平生极少行险的性子很难会当真去与韩王张勋勾结做出这等大逆不道之事来……而今之所以会被人咬住不放,不过是因为当日救驾的偏偏是杨氏女。

但除了头铁的左佥都御史顾澜舟,刑部尚书李崇严和大理寺少卿左磬之却都不敢主动提起救驾的那位娘娘。

——杨妃究竟有多得宠,从豫昭帝刘庄为了她硬生生推了近半个月的朝会、硬要守在南山行宫里看着人养伤起……朝野上上下下就都己经看得很清楚了。

封女侯、赐食邑、着礼部议封号、以册封贵妃之礼制迎入宫中……短短一个月,豫昭帝刘庄为了这个杨妃所做出来的那些出格事,几乎超过了他前面登基十几年来的所有。

五姓七望出身的刑部尚书李崇严不敢提,称得上豫昭帝刘庄“心腹之臣”的大理寺少卿左磬之也不敢提……偏偏就一个左佥都御史顾澜舟,就这么轻而易举、明目张胆地把不知道多少人想说却都不敢首说的“杨妃惑君乱上”这六个字,如此简单首白地说了出来。

豫昭帝刘庄面无表情地盯着左佥都御史顾澜舟看了许久,却是并没有接顾澜舟前面的话茬,只是思索着缓缓道:“朕听闻,昔年顾卿外放柳州为官,寡母在新乡老家中病重,被其时恰好路过新乡回南阳探亲的杨相偶然得知了,杨相亲去顾卿家中为顾卿母亲延医问药,及至顾卿母亲伤重不治,也是杨相守在顾家帮衬着顾家的几个子侄妥善料理了顾卿母亲的后事,待得顾卿自柳州闻讯回新乡才走。”

“顾卿十分感激,曾酒后与友人言,道自己此生铭记杨相大恩,心中事杨相如师如父,”豫昭帝刘庄嘲讽地弯了弯唇角,毫不留情道,“……却不知杨相听了顾卿今日的劝谏之言,会不会后悔自己当年怎么就帮过了这么一个狼心狗肺、忘恩负义的小人。”

豫昭帝刘庄的语气很平和,情绪也不激烈,甚至远没有刚才在殿内己经吵得快要脸红脖子粗的几位大臣们激动……但那话轻飘飘的,却是如刀子般,刀刀深可见骨地狠狠砍在了人心上。

——时人重孝,顾澜舟家境贫寒,又是寡母艰难地一手拉扯长大的,杨奉琰替在外做官、来不及赶回老家的顾澜舟妥善料理了顾母的后事,这放在任何人那里都该是此生难忘的大恩……更何况是顾澜舟这样清正刚烈、嫉恶如仇又极重恩义的性子。

豫昭帝刘庄这话的语气虽然平和,但内容实在是己经刻薄到了极致。

左佥都御史顾澜舟都快五十岁的人了,被豫昭帝刘庄温声细语的一段话说完,脸色惨白见底,眼圈通红,竟然是一副被羞辱得马上就要哭出来的模样。

“陛下爱重老臣,故才以严词提醒,”左佥都御史顾澜舟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忍住眼眶热泪,深深地跪伏在地上,难掩哽咽道,“老臣感念杨相恩德,却也正因为此,才坚持向陛下劝谏,以公开审理去除小人之言,以天下堂堂之目为杨相昭雪清白之名……老臣也坚信,今日倘若杨相在此,也定会赞同老臣公开审理之谏言。”

——左佥都御史顾澜舟这话其实也并不能算错,如果没有杨氏女入宫,豫昭帝刘庄帮杨奉琰遮掩此事,即便韩王死前一心攀诬,豫昭帝刘庄只一句“朕信杨相绝不会如此为”就可以坚定而轻松地挡回去了,还可以在史书上成就一段君臣相得、心意昭昭的美名。

但既然有了杨氏女入宫,有了杨妃在宫中的盛宠……史书和天下人都不会再相信这是一段君臣相得的深恩厚谊,也不会去苛责身为君主的豫昭帝刘庄,只会把杨奉琰当作一个靠女儿得宠、靠女人的裙带关系攀附谄媚的小人。

便如卫青、霍去病之流,再大的功绩,也难掩后世对其“幸佞”之名的妄议。


    (http://www.yinghuaxs.com/book/hacdb0-97.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yinghuaxs.com
樱花小说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