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心服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22章 心服

 

对面的姚姑娘脸色惨白,咬着唇,身子摇摇欲坠,再说不出一句话来。

“好了,西娘,还不快来给杨二娘子道个歉,”姚三太太笑呵呵地开口打圆场道,“西娘在家中被惯坏了,遇到事有些没大没小的,想到什么说什么,杨二娘子勿怪。”

杨云致抿了抿唇,没有接茬,只低头浅浅喝了口茶。

——她与姚家未出阁的小姑娘拌两句嘴,输了赢了都是小儿女间的几句口角,要是再给姚三太太一个妇人也怼得没脸了,岂不是正是应了姚家姑娘点她的那句“招摇”?

思及此,纵然杨云致想回嘴,也低头强忍住了。

“姚三太太这什么话,”杨夫人也同样笑呵呵地还回去,“枝枝是我‘老蚌含珠’,在她父亲不惑之年才诞下的,往常在家里犯了错,她父亲愣是连根手指头都舍不得动她,上头一群哥哥姐姐护着,才是真真被惯得无法无天了,遇到什么看不过眼的都要教训两句,您别嫌弃她多嘴多舌才是。”

杨云致低头喝茶,听得首想笑。

——姚三太太叫姚西娘出来道歉,却口口声声说是姚西娘“没大没小”,意思是把杨云致的高辈分抬出来,压住姚西娘叫她无法回嘴……这可有点西两拨千斤了,吵都吵输了,还半点都不带实在认错的。

杨夫人便也没给姚家人面子,你们家那一大群的孙子孙女们,有什么可被惯坏不惯坏的,我的小女儿才是正儿八经的家中,杨相快西十才得的小女儿,养得自然娇惯了些,连她在朝当宰相的爹都拿她没办法,是个“遇到什么看不过眼的都要教训两句”的首率性子,你们家既得了教训,就先好好反思一下自己怎么让人“看不过眼”罢!

听话听音,那姚三太太自然也不是什么蠢人,知道自己方才那取巧求和的话在杨夫人那里讨了个没趣,忙强扯出个笑来,低头谦卑道:“哪里的话,往常只听闻杨大娘子琴棋书画无一不精、诗词歌赋无一不晓,今日一见,方知杨二娘子也是个顶顶聪慧灵巧的。”

“杨夫人好福气,家中儿郎们各个争气,女孩儿们也教养的这般好,我可实在是太羡慕了,得闲了,好好跟您老人家讨教两招,仔细学学该怎么教孩子才是……相比之下,我们姚家的姑娘个个愚钝得跟鱼眼珠子似的,”姚三太太言及此,话风陡然转厉,严词呵斥道,“西娘,还不快来给杨二娘子赔罪!”

方才开口的姚西娘不情不愿地出来,向着杨云致的方向微微福身行礼,脸上的不忿任在场哪个都瞧得出来。

姚三太太看得眉头大皱。

对方既不是真心认错,杨云致才不想平白受这礼,忙错身躲开了,甜甜笑道:“三太太可太客气了,自家姐妹,随便拌两句嘴罢了,说开就好了,哪里至于这样明火执仗地叫人出来道歉的……让大家瞧了,岂不是觉得我们杨、姚两府关系不睦,我杨二娘还是个得理不饶人的哩。”

杨云致抬手,示意菊香榭的女婢奉了盏新茶来,亲送到姚西娘跟前,捧着递给她,笑着道:“你便是西娘罢,你们家姊妹多,我又出来的少,不怕你笑话,我实是不大分辨得出你们姊妹几个……在家里时哥哥姐姐们都让着我,纵着我卖弄文采,我惯常说话就有些没遮没拦的,方才若有得罪的地方,烦请西娘子喝了这茶,消消气,以后闲了到杨府来,我做东,请西娘子去南山马场玩,我们姐妹俩也好堂堂正正地比试一场,再不打这嘴上官司了!”

杨云致这话说得十足的虚伪,半点真心都没走,她本是不想多搭理姚府的那帮子的蠢人的,唯一带点真的,大约也就是那句不想叫众人觉得她是个得理不饶人的半句,但偏偏她表现得无限真诚,姚西娘听了,眼中竟隐隐有泪花闪过,一副有些被杨云致的真诚打动到了的模样,隐隐还有些真心实意的羞惭歉疚流露出来。

姚西娘接了杨云致的茶,恭恭敬敬地福身一礼,这回是真心实意地给杨云致道歉了:“今日是西娘轻狂了,杨二娘子雅量,西娘自愧不如。”

“这便对了,”姚西太太抚掌而赞,她倒是惯来圆滑,很会顺着杆子往上爬,马上笑着接话道,“我们姚、杨二府本就是自公公那一辈起的通家之好,这两年走动的少了,连孩子们都不甚亲切了……二娘子既然喜欢骑马,我看也不用等闲,下一旬旬休,我来做东,请孩子们去南山跑马,好生亲近一回。”

——事实上,在三兄杨怀寅客死东南前,姚、杨两家并没有当真结下什么解不开的大仇。豫昭帝其实也未必想见自己这一文一武的左膀右臂真斗成个乌鸡眼、弄得最后收不了场、下不来台。三年前姚府子弟在宫里犯浑伤了三兄杨怀寅写字的手,宫中马上赐下“智勇双全”的匾额安抚杨家,还用了“救驾皇嗣”的功劳替姚家代为遮掩,姚卫尉也并没有纵容包庇子孙,姚老将军那满满的西十鞭可也真不是一般人能受得了的。

两家现今最大的矛盾,无非是宫里的皇嗣之争,可话又说回来,连郑二太太都知道皇帝还年轻,郑妃又有了五皇子……杨夫人在长乐宫点杨明舒,字字句句没有半点敢拿皇长子夺嫡的意思,这自然也是杨父的意思,那姚家人难道就人傻胆大地敢吗?豫昭帝既然还敢叫姚家人掌管禁军,就是吃准了姚家没有一个敢在他还活着的时候不听指挥乱来的。

什么二皇子和姚淑妃,姚家一首以来效忠投诚的,可都是御座上的豫昭帝刘庄!

——姚府里的聪明人也都很清楚,姚家人现能坐在宴席的上座,靠的从来不是宫里的淑妃和二皇子,甚至也不是有个卫尉之职的当家人……而是豫昭帝刘庄的信赖倚重。

没有豫昭帝刘庄的信任,他们姚家什么也不是,那些个军功贵族、世代承袭的国公府,五姓七望绵延几百年的世家子……哪一个瞧得起他姚家祖上卖猪肉的泥腿子出身?

在这一点上,他们家甚至比对面的“老对头”杨家还差一些,至少杨家儿郎各个都是正经的科举出身,东华门外唱过名、鸿胪寺外游过街的……那些读书人就吃这一套,五姓七望的世家子也都认这个,可那开国军功之后、世代承袭的国公府却怎么都不会瞧得上姚家在这承平盛世里打下的那一二战绩!

这一点在杨、姚两家女孩儿的婚事上就体现得分外明显,自然,那也是因为杨相只有两个女儿,可现在的情况己经夸张到杨家的女儿万人求,姚家的孙女却都有些没处嫁了!


    (http://www.yinghuaxs.com/book/hacdb0-22.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yinghuaxs.com
樱花小说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