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章 二气周瑜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248章 二气周瑜

 

袁谭终于出兵了,消息传到寿春,却未能掀起半分波澜。从天子到群臣,都表现的很平静。

袁谭的出兵,反而更加提高了刘贤的威望,因为被他提前料中了。

吕布按耐不住兴奋,当即进宫面圣,“陛下,河北袁谭,悖逆朝廷,悍然兴兵!臣吕布请战!愿为陛下分忧!”

吕布抱拳请命,魁梧的身躯散发出雄健的力量,刘协很是欣慰,当即点头。

“果然不出子山所料,有温侯领兵挂帅,北方的战事,朕还有什么可担忧的呢。”

吕布早就等不及了,这几年都快把他憋坏了,堂堂天下第一的猛将,竟然接连几年都没有去疆场上厮杀了。

虽然安逸的生活,令人向往,吕布这几年过的很舒服。

但是,他毕竟是一名武将,让一个武将永远的离开疆场,并不见得是好事。

当即两人又闲聊了一阵,天子嘘寒问暖,和吕布聊了很多,话题不可避免的谈到了刘贤。

“子山出兵已有时日,可至今未有捷报传来,也不知道皇叔如何了?”

吕布劝道:“陛下尽管宽心,子山能力出众,屡屡为陛下分忧,相信不日就有捷报传回。”

吕布方才离去,殿外脚步声起,侍中刘艾趋步而入,“陛下,太尉杨彪与其子议郎杨修,殿外求见。”

“让他们进来吧!”刘协摆了摆手。

不多时,杨彪与杨修的身影便出现在大殿门口。

杨彪须发已见霜色,精神依旧矍铄,他身后的杨修,面容清俊,目若朗星,带着一股勃勃的锐气。父子二人来到天子近前,依礼下拜。

礼毕,杨彪说道:“陛下!老臣惶恐,担心荆州的战事,连日派人多方打探,至今徐晃所部依然按兵不动,刘中郎并未遵从圣命前往荆州驰援!”

他抬起脸,脸上带着深深的忧虑,“麦城孤悬,皇叔岌岌可危,然援兵却未在荆州出现!”

“刘爱卿未曾前往荆州?”刘协的声音骤然拔高,不免有些惊讶。

“那他如今身在何处?”目光灼灼地投向杨彪,又掠过他身旁年轻的杨修,刘协试图寻求一个答案。

杨修年轻气盛,早已按捺不住。他霍然抬头,眼中闪烁着激愤的光芒,“陛下!刘中郎非但未驰援荆州,反而悖逆圣意,引麾下之兵,一路向东,直扑江东而去!”

“麦城危如累卵,皇叔命悬一线!刘中郎身为陛下股肱之臣,身受重托,竟敢如此公然违抗圣命,弃荆州于不顾,反其道而行之!此非轻忽职守,实乃……置圣命于不顾!”

刘艾面无表情的站在一旁,万没有想到,这杨家父子竟然专程跑天子这来告黑状。

他认真的听着,心中冷笑:“你们也不掂量一下自己的份量,那刘中郎是你们能够招惹的吗?”

刘艾虽不是什么正人君子,但是,树大好乘凉的道理,他却牢记于心,站在吕布和刘贤这一边,准没错。

“置圣命于不顾”六字,如同六枚烧红的铁钉,被杨修年轻而有力的声音狠狠的说了出来。

殿角侍立的几名小黄门,身体瞬间绷紧,头垂得更低,几乎要埋进胸膛,唯恐被这汹涌的暗流卷入。

案几上那盏铜鹤灯,火焰猛地一跳,光影剧烈晃动,将杨修那张因激愤而微微涨红的脸庞映照得半明半暗,更显其言辞的锋利与决绝。

刘协的心口,仿佛被杨修那锐利的指控狠狠撞了一下。他的手指猛地收紧,指节因用力而泛出一丝青白之色。

刘贤在天子的心中地位非同一般,刘贤不仅救了天子,让他脱离许都的牢笼,给了他自由,还给了他重新执掌天下的机会。

如今,在刘贤等人的帮助下,已有半壁江山重归朝廷,眼瞅着安定天下指日可待,刘协心中怎能不怀有感激?又怎么会因为别人几句话,就对刘贤产生恶感呢?

天子沉思了一会,他相信,刘贤绝非莽撞悖逆之人!这反常的行踪,必然藏着常人无法参透的深意!

“刘爱卿行事,向来谋定而后动,深虑远图。他既如此抉择,必有其深意!岂是你等可妄加揣度?”

天子的目光扫过杨彪那张忧虑更深的老臣之脸,最终又落回杨修身上,语气带着不容置喙的决断,“朕意已明,此事毋须再议!退下吧。”

杨修张了张嘴,胸中鼓荡的激愤与满腹的诤言如同撞上了一座无形的高山,被硬生生堵了回去。他年轻的脸上,不甘与愕然交织,他下意识地看向父亲。

杨彪叹了口气,他伸出手,动作缓慢却带着不容抗拒的力量,轻轻扯了一下儿子的袖角。这个微小的动作,既是提醒,也是命令。

杨修只好随着父亲,深深地、行礼告退。

等杨彪父子离开后,天子的心情不太好,他想了好一会,抬头看向一旁侍立的刘艾,开口道:“刘爱卿。”

刘艾闻声,随即趋前一步,深深一揖:“臣在!”

“爱卿觉得,刘中郎他真的违抗了朕的命令吗?”

“陛下,老臣斗胆直言,刘中郎此人,其心唯系社稷安危,其志只在匡扶汉室。他对陛下的耿耿忠心,日月可昭,天地可鉴!”

刘协的目光投向殿外深沉的天空,仿佛穿透了重重宫阙,看到了那位正挥师远行的将军。

“刘中郎向来行事不循常理,不拘一格。其思如天马行空,其动若雷霆万钧,即便身处绝境,也能劈开一条生路,如今荆州的局势本就是龙潭虎穴,刘中郎真若领兵去了,必然万分凶险,他另辟蹊径,臣觉得他一定有了更好的办法。”

刘艾的声音渐渐拔高,“陛下宽心!老臣相信,刘中郎绝不会辜负陛下重托!相信很快,这胶着困顿的战局,定会迎来石破天惊的转机!陛下只需静待佳音!”

刘协听的很是欣慰,他其实并没有怀疑刘贤,只不过,只有自己一个人相信他,这远远不够,如今刘艾也如此看好他,刘协便安心了不少。

刘艾察言观色,见天子眉目舒展,心情变好,便向前又迈了半步,声音也变得更加洪亮有力。

“陛下!昔日,逆臣曹操挟持圣驾,群臣束手,宫阙蒙尘?是谁,如神兵天降,奇袭许都,于万军之中杀出一条血路,将陛下您安然无恙地救出那龙潭虎穴?是刘中郎!此乃救驾擎天之功!”

“陛下可还记得,袁本初狼子野心,拥河北之众,虎视眈眈,欲鲸吞天下?其势何其煊赫!其锋何其锐利!又是谁,在彭城于万马军中,以雷霆之势斩杀了袁绍?!是刘中郎,此乃定鼎乾坤之功!”

刘协也陷入了回忆中,这些事情,他如何不知,当时官渡之战袁绍打败了曹操,愈发猖狂,大有取代天子,横扫天下之势,如果不是刘贤巧设妙计,提前除掉了袁绍,后果简直不敢想象。

刘艾趁热打铁,语速加快,“袁绍虽死,其子犹存,两强相争,山河涂炭!又是谁,搅动风云,先挫曹贼锐气,又让袁绍两子爆发内斗!让北方对朝廷不再构成威胁!还是刘中郎!”

“这些年,刘中郎东征西讨,披肝沥胆!收服青州,使齐鲁之地重归王化!兖州本是曹操根基,盘根错节,是他运筹帷幄,将兖州牢牢收归朝廷治下!益州牧刘璋,坐拥天府之国,闭关自守,割据一方,又是他,劝说陛下提前派人游说刘璋,晓以大义,陈说利害,终使刘璋父子幡然醒悟,举州归顺朝廷,此乃开疆拓土、拱卫社稷之功!”

青州、兖州、益州……一个个地名在刘艾口中化作刘贤赫赫功绩的注脚。

刘协仿佛看到一幅巨大的舆图在眼前展开,那些曾经染血的、混乱的、被割据的疆土,在刘贤的智谋之下,一个个的重新插上了汉家的旗帜。一种身为天子的自豪感,油然而生。

“孙策、孙权兄弟,两次企图染指淮南,刘中郎两次亲临皖城,运筹帷幄,指挥若定,挫败了江东的狼子野心,打得孙氏损兵折将,数年不敢北顾!”

最后,刘艾的声音拔至最高峰,如同洪钟大吕,“陛下!最最彰显我大汉天威的一役,当属汉中之战!曹操贼心不死,挟裹八万精锐之师,以泰山压顶之势,欲图汉中,窥视巴蜀,断我朝廷西南臂膀!汉中若失,则益州门户洞开,朝廷危矣!当此危难之际,是谁挺身而出?是刘中郎!”

“一战!刘中郎仅仅一战!让曹操的八万大军几乎全军覆灭!尸横遍野,血流漂橹!曹操仅以身免,惶惶如丧家之犬!此役,不仅保住了汉中,保住了益州,更是打出了我大汉朝廷的赫赫天威!让天下诸侯,闻刘中郎之名而丧胆!让逆贼曹操,从此元气大伤!”

刘协的身体微微颤抖起来,不是因为恐惧,而是因为激动。

天子高兴,刘艾也跟着高兴,心说:自己不过是动动嘴皮子,夸一夸刘贤,这又算得了什么。

他做梦都不敢得罪刘贤,脑袋被驴踢了才会做那种傻事。

“陛下,试问古今名将,有几人能立下如此赫赫战功?救驾于危难,定乾坤于倾覆,收疆土于叛逆,灭强敌于险地!桩桩件件,皆是再造社稷之勋!刘中郎之心,昭昭如日月!刘中郎之忠,耿耿若金石!他行事虽常出人意表,然其心,其志,其功,其勋,无一不是为了陛下,为了这大汉江山!老臣敢以项上人头担保,刘中郎此去江东,绝非抗旨,必有深谋!陛下只需静待,捷报必至!荆州的危局,也必因刘中郎这一着妙棋,而豁然开朗!”

长长的一番话,如同汹涌澎湃的浪潮,彻底洗刷了因杨修指控而带来的阴郁与不快。铜鹤灯盏的火苗似乎也受到了感染,跳跃得更加明亮、稳定,将天子脸上那重新焕发的光彩映照得无比清晰。

…………

周瑜大营!

急促而杂乱的脚步声由远及近,打破了周瑜军帐内的平静。

周泰几乎是撞开帐帘闯了进来,他甲胄上沾满尘土,脸上混杂着惊惶与难以置信的震怒,呼吸粗重如牛,胸膛剧烈起伏,仿佛刚从一场亡命的搏杀中脱身。

“都督!吴县急报!”

周瑜霍然抬头,目光如电,看着神色不定的周泰,油然生出一股不祥的预感,“讲!”

“刘贤已经围住了吴县,刚刚传来急报!消息确凿无疑!”

周瑜只觉得脑中“嗡”的一声,仿佛被重锤狠狠击中!虽然早就料到刘贤的大军势不可挡,迟早会杀到吴县,可真的得到这个消息,周瑜还是无法保持平静。

吴县就是江东的命脉,孙权就在那里,江东的群臣大都也在那里,一旦吴县出了事,后果可想而知。

“还有,太史慈领兵偷袭,也被刘贤所擒!”周泰又补充道。

周瑜一动不动,眼中满是忧虑,大帐里的气氛顿时变的凝重而压抑,仿佛一座无法抗拒的大山压在他们的头顶,随时就要碾压下来。

没过多久,周瑜便收到了刘贤送来的亲笔信。

周瑜急忙将书信展开,刘贤的字迹,刚劲、凌厉,带着一股扑面而来的杀伐之气,没有任何客套寒暄。

“公瑾,如今吴县已在吾掌中,江东生死攸关,能否存续,只在足下一念之间!”

周瑜的心脏仿佛被一只无形的手狠狠攥紧,几乎停止了跳动。

“我劝你即刻行动,与曹操反目!助我解麦城之围,救出皇叔刘备!这对你,对我们,都是一桩好事,若汝仍执迷不悟,那我就不再留情!我会马上踏平吴县!将城内孙氏宗族、江东文武,鸡犬不留!汝主孙权之首级,事后我会亲自派人给你送去!”

“踏平吴县!斩杀孙权?!”

周瑜的手剧烈地颤抖起来,手中信件几乎要脱手掉在地上。

这简直是赤裸裸的威胁,虽然刘贤还没有攻打吴县,但周瑜绝不怀疑刘贤这话的份量,因为他完全有踏平吴县的能力。

“我之所以没有马上攻城,就是希望公瑾能及时醒悟,你帮我,就是帮你自己,你不要以为,救皇叔,我只会找你们,你可知曹彰何在?曹贼爱子,此刻正在吾帐下,我已经给曹操写好了书信,打算以曹彰来交换皇叔刘备脱困!曹操虽奸诈,然父子情深,其必应允!”

“届时”刘贤的字迹在此处透出一种近乎残忍的洞悉与嘲弄,“你以为曹操会如何待你们江东?你等深入荆州腹地,一旦曹操答应了我的条件,而你们江东又即将不保,那你们这些去了荆州的人,对曹操而言,还有何用?不过是眼中钉肉中刺罢了,他必除之而后快!”

“到那时,前有曹操虎狼之师反戈一击,后有徐晃的大军封锁江面!汝周瑜,黄盖、吕蒙之流,皆成瓮中之鳖,网中之鱼!一个也休想活着返回江东故土!”

“公瑾不与我合作,那我便与曹操合作!用汝江东数万健儿的头颅,铺就皇叔归途!用汝江东基业灰飞烟灭,换我汉家忠臣脱险!应当如何决断?还望公瑾好自为之!”

看完书信后,周瑜只觉得脑海中仿佛炸开了一道惊雷!眼前阵阵发黑,金星乱冒!

他身子晃了一下,再也支撑不住,“噗”的一声,再次吐血。

这已经是刘贤二气周瑜了!

哪怕周瑜并非气量狭小之人,可是,刘贤环环相扣,一计比一计毒辣,让周瑜根本无法破解。

现在不仅荆州这数万名将士的生死,在他一念之间,江东的基业,连同孙氏家族的性命,刘贤也捆绑在了周瑜的身上。

如果不帮刘贤救出刘备,那他周瑜就是整个江东的罪人!

冷汗,瞬间浸透了周瑜内里的衣衫,粘腻而冰冷,紧贴在皮肤上,带来一阵阵战栗。他俊美的脸庞此刻扭曲着,嘴唇不受控制地微微哆嗦。

毒!太毒了!刘贤此计,何其毒辣!

周瑜的牙齿咬得咯咯作响,一股刺骨的寒意从脊椎骨直冲天灵盖。刘贤对局势,对人心的把握,可谓精准得可怕!

设身处地的想一想,如果自己是曹操,肯定也会同意用刘备交换曹彰。

只要存在这种可能,周瑜就不能大意。

何况,他不帮刘贤救出刘备,刘贤也不会让徐晃乖乖把路让开。

想回江东,周瑜似乎也没有别的选择。

明明是和曹操定计,一起引诱刘贤加以伏击,这下倒好,周瑜不由得一阵苦笑,竟然把自己套了进去,成了任由刘贤摆布的棋子。

如果刘贤和曹操合作,用曹彰交换了刘备,那整个江东,瞬间就成了最大的笑话,也成了曹操眼中最大的威胁和累赘!

曹操是什么人?睚眦必报,刻薄寡恩!他岂能容忍一支强大的、并非嫡系的外军,还盘踞在自己的领地呢?

“卸磨杀驴”、“过河拆桥”……这些词如同毒蛇般钻入周瑜的脑海。

曹操必定会翻脸!他会以最快的速度,调集周边所有能调动的精锐,以绝对优势兵力,将孤悬在外的江东军团团包围!切断他们的一切粮道和归路!

而江东本土呢?

吴县会被刘贤踏平,孙权会身首异处,孙氏宗族会被屠戮殆尽……江东基业,数年经营,都将会毁于一旦!

他周瑜,将成为江东的千古罪人!


    (http://www.yinghuaxs.com/book/fjdadi-248.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yinghuaxs.com
樱花小说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