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7章 刘贤诚意相劝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247章 刘贤诚意相劝

 

刘贤的计划,如同天罗地网,将太史慈牢牢困死在重围中!

看着身边一个个倒下、死不瞑目的江东兵,太史慈几乎咬碎钢牙,胸中一股不屈的怒火与决死的意志轰然爆发!

“江东儿郎!随我杀!”

太史慈的确很强,一番猛攻,从甘宁面前突了过去。

一路往前突进,杀的汉军人仰马翻,不知倒下了多少人。

可汉军实在太多了,一波又一波,一层又一层,密密麻麻,仿佛无穷无尽。

太史慈,历史上太史慈公元206年就死了,因为刘贤这只蝴蝶煽动翅膀的缘故,太史慈的命运也受到了影响。

自从天子来到淮南后,使得孙权束手束脚,无法向北伸展。

尤其是刘贤两次皖城失而复得的经典表现,更是让孙权吓出了心理阴影,安分了不少。

江东对外的战事少了,自然太史慈就没那么容易死了。

太史慈陷于重围深处,身上的甲胄染满了鲜血,就连他胯下那匹雄健的青骢马,连番激战速度也慢了不少,呼呼的喘息着。

四面八方人山人海,无数长矛戈戟,如同层层叠叠的荆棘丛林,将太史慈这些人死死困在中央,汉军前赴后继,如同涨潮的海水一样,不停的往前涌来。

太史慈手中长枪不停的挥舞着,每一次枪影掠过,必带起一蓬刺目的血雨。

周围的地上,已有数十具汉军尸体层层叠叠,成了他的枪下亡魂。

太史慈虽勇,却如落入蛛网中心的猛虎,被这连番无休止的缠斗消耗的愈发没了脾气。

好不容易从甘宁的面前杀开一条路,面前又来了一员大将,身量不高,却凶悍无比,正是先登鞠义。

鞠义的身后跟着数百人,如同饥饿至极的狼群嗅到了血肉的气息。他们手中兵器各异,短戟、环刀、重斧,无不沾满粘稠的鲜血。

他们冲锋时毫无阵型可言,但是气势却非常凶悍,仿佛一群挣脱了锁链、扑向猎物的恶兽。

“上,让他领教一下先登死士的厉害!”鞠义举刀振臂大吼,声震天地,气势威然。

太史慈顿时一愣,他虽然人在江东,但“先登死士”的事情,却多少也听闻过。

当年鞠义就是率领八百名先登死士,勇挫公孙瓒的三万精锐。

眼前这些人,阵型杂乱不整,武器也五花八门,太史慈不由得心中泛起了一丝疑惑。

鞠义根本不屑废话,随后就杀了过来,目光死死的锁定住了太史慈。

先登死士如一群发狂的野兽,咆哮着向太史慈席卷而来!

一名先登死士狂吼着,竟无视刺向胸腹的长枪,手中沉重的短柄斧以同归于尽的姿态狠狠劈向太史慈的战马!

太史慈枪尖一抖,精准地刺入其咽喉,那人临死前依旧将斧头脱手掷出,带着最后的力量砸向马头。

青骢马惊嘶着偏头躲过。几乎同时,两侧又有数把环刀带着恶风劈至!

太史慈枪出如龙,左右连点,刺翻两人。然而第三名死士竟猛地扑倒在地,死死抱住了青骢马的一条前腿!

马儿吃痛,人立而起,将那人甩开,但这一瞬的迟滞已足够致命。第四名死士如猿猴般猱身而上,手中淬毒的匕首狠狠扎向马腹!

太史慈回枪不及,只能猛勒缰绳,青骢马奋力扭身,匕首在战马的屁股上划过,带起一溜血线。

这些先登死士,全然不理会同伴的死亡。

倒下的尸体再多,丝毫不影响其他人的冲锋。

他们踏过同伴的尸身,眼中只有太史慈这一个目标。

血腥味非但未能使先登死士退缩,反而彻底点燃了他们灵魂深处的,攻势愈发癫狂。

一个被长枪贯穿腹部的死士,竟用尽最后力气死死抓住枪杆,张开血口咬向太史慈握枪的手腕!

太史慈手腕剧震,奋力一甩,将那垂死之躯甩开,枪上已沾满滑腻的肠液与血浆。

“嗷!”

鞠义发出一声惊天动地的咆哮,厚背环首大刀带着劈山断岳的威势,迎头斩下!刀风凌厉,竟将空气都斩得嘶鸣起来。

鞠义杀到了太史慈的面前,不由分说,大刀连番凶狠的落下。

太史慈不敢大意,舞枪相迎,可那些先登死士却依旧缠着他,不死不休,并没有因为鞠义加入进来,别人就让开。

鞠义这些人的打法,凶狠而疯狂,都是搏命的架势,才一会的功夫,太史慈就被逼的险象环生,落入了被动。

俗话说,双拳难敌四手,猛虎架不住群狼!

连番和这么多汉兵汉将交手,尤其是刚才和甘宁一战,对太史慈体力的消耗是巨大的,撑到现在,他的身体已经有些不支了。

可偏偏在这个时候,又遇到了最凶悍,最玩命的鞠义。

面对先登死士的围攻,太史慈左支右拙,压力很大,刚挡住这一人的攻击,另一人的攻击又到了。

顾前顾不了后,顾左顾不了右,没多久,太史慈的左肩就被鞠义劈中了一刀。

太史慈浑身剧震,左肩鲜血横流,浸透了战袍。他座下的青骢马终于承受不住这连番的重压与创伤,发出一声凄厉绝望的长嘶,前膝一软,轰然跪倒在血泥之中!

马倒下的瞬间,太史慈眼前的世界剧烈地颠倒旋转。他凭借惊人的本能,借势向侧翻滚,手中长枪顺势横扫,将几个趁势靠近的先登死士逼退。

然而,当他单膝跪地,以枪拄地稳住身形时,却还是无可避免的陷入先登死士疯狂围攻的漩涡中心。

失去了战马的依托,如同猛虎失去了山林的屏障,暴露在群狼最直接的獠牙之下。

先登死士们发出更加兴奋嗜血的狂嗥,他们嗷嗷直叫,无数双血红的眼睛死死盯着眼前的猎物。

“杀了他!”鞠义狂吼一声,再次奋力冲了上来。

先登死士们大叫着,刀枪斧戟从四面八方攒刺而来,不给太史慈丝毫闪避腾挪的空间!

太史慈目眦欲裂,喉中爆发出困兽般的怒吼。长枪在他手中化作一团暴烈的银光,左格右挡,前刺后扫,叮当碰撞声密如骤雨。每一次枪影掠过,必带起一蓬血雨,必有人惨嚎倒下。

然而,他枪下的亡魂越多,后续扑上的死士便越是疯狂,踩着同伴的尸骸,攻势如同永不停歇的血浪,一浪高过一浪。

“杀!杀了他!”

鞠义的咆哮如同战鼓,催动着这群嗜血的野兽。他魁梧的身躯亲自顶在最前,大刀大开大阖,每一刀都势大力沉,逼得太史慈不得不分神格挡。

一个死士被太史慈一枪洞穿胸口,竟在咽气前用尽最后力气死死抱住枪杆!

鞠义抓住这稍纵即逝的破绽,大刀横扫千军,直取太史慈腰腹!

太史慈弃枪已然不及,猛地撒手后仰,冰冷的刀锋带着死亡的气息,堪堪擦着他的胸甲掠过,刮下一片铁屑。

数名死士同时狂吼着扑上,用身体作为武器,死死锁住他的手臂和腰身!那腥臭滚烫的躯体带着令人作呕的力量缠绕上来。

太史慈怒吼挣扎,拔出腰间的长剑反手刺入一个死士的肋下。

另一名死士趁机从侧面猛撞,太史慈重心顿失,轰然仰面栽倒在冰冷粘稠的血泥之中!

结束了。

太史慈缓缓的闭上双眼,心中一片死寂的苍凉。

江东的碧水,母亲的叮咛,壮志未酬的火焰……一切都在那高举的屠刀下化为齑粉。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一个年轻却带着不容置疑威严的声音,如同惊雷般炸响在每一个人的耳边:

“刀下留人!生擒太史慈!”

不知何时,刘贤已经带人来到了近前。

之前他没有下令生擒,是顾及太史慈的勇武,怕自己人死伤太多,可现在他已经被制住了,生死只在一念之间。

鞠义急忙停手,并喊了一声,“不要杀他!”

围攻的先登死士纷纷停止了手中的动作,就这么一会的功夫,死在太史慈手里的先登死士不下二十多人。

当战斗结束后,步骘前来禀报,“中郎,除了太史慈被生擒,他带来的三千江东兵,死伤两千人,余者全部归降。”

刘贤摆了摆手,“我知道了,对于那些受伤的人,务必及时救治,不可轻慢!”

“诺!”步骘答应着,转身大步离去。

刘贤摆了摆手,吩咐道:“带太史慈来见我。”

两名魁梧如铁塔的先登死士,押着太史慈走了进来,鞠义紧随其后,魁梧的身躯带着凶悍的气息。“中郎,人已经带到!”

刘贤摆了摆手,声音亲和的说道:“鞠将军此战功不可没,辛苦啦。”

鞠义平日里性子非常冷漠,虽说比在河北那时收敛了一些,但依旧高傲狂妄,这是骨子里的东西,但刘贤却并没有轻视他。

有能力的人,谁还没点脾气!

袁绍容不下鞠义,不代表刘贤容不下他!

看向太史慈,刘贤并没有摆出居高临下的胜利者姿态,只有一种沉静的审视。

太史慈虽然伤的很重,但身躯傲然挺立,毫不示弱的和刘贤对视着,眼睛怒视着,充满了不甘和不屈。

“松绑!”过了一会,刘贤摆了摆手吩咐道。

太史慈的眼中闪过一丝疑惑,鞠义急忙劝阻,“万万不可!此人甚是凶悍,恐对中郎不利。”

“无妨,松绑。”刘贤重复了一遍,语调未变,却带着不容置疑的穿透力。

两名先登死士不敢怠慢,迅速上前,掏出腰间短匕,用力割断那些勒入皮肉的绳索。

绳索骤然松开,太史慈被反剪的手臂因骤然失去束缚而猛地一沉,牵扯到肩头的伤口,一阵钻心剧痛袭来,他身体不受控制地微微晃了一下,但他牙关紧咬,一声不吭。

随即,他挺直了腰背,倔强地迎上刘贤审视的目光。

“实不相瞒,我早就想见你一面了。”

刘贤开口,语气和缓,如同与故友叙谈,“你为人仗义,义薄云天,我仰慕已久啊。“可惜,天不遂人愿,直到今日,才能与你相见。”

太史慈顿时一愣,眼中闪过一丝错愕,这刘贤说话的语气……全然不似对待俘虏。

刘贤并未等待他的回应,只是负手而立,目光悠远,缓缓道来,如数家珍:

“早年间,你在东莱郡府任职,郡府和州府起了冲突,你匹马单骑,千里奔波,星夜兼程直抵洛阳,硬是在州府使者抵达之前,于宫门之外截住了州府公文。”

“你对郡守有情有义,尽心竭力,可惜你让州府颜面尽失,恼羞成怒,竟反落得个被通缉的下场,逼得你堂堂丈夫,不得不远遁辽东,避祸天涯。”

太史慈眼睛瞪的越来越大了,想不到,这刘贤对自己的往事竟如此熟悉。

“你自辽东归来后,孔融被黄巾围困在北海,局势危在旦夕。又是你闻讯星夜驰援,单枪匹马,竟敢只身杀入重围向平原刘皇叔求救!你血染征袍,硬是凭一腔孤勇,解了北海之围。此等胆魄,此等忠义,天下几人能有?”

太史慈眼前似乎又闪过北海城下那惨烈的厮杀,孔融在城头那焦灼又最终化为狂喜的目光。

那是快意恩仇的壮举,是他太史慈引以为傲的过往。

“之后,子义受到汉室宗亲刘繇的招募,追随其麾下,奈何刘繇势单力弱,最终难敌孙策,而子义对刘繇,也算是尽心尽力,神亭岭一战,你与那江东小霸王孙策,酣战百合!长枪对钢戟,杀得天地变色,日月无光!此战之后,子义之名,天下谁人不识君?”

刘贤目光灼灼,直视着太史慈,“忠、孝、勇、武,子义实乃当世难得的豪杰!刘繇郁郁而终,令人叹息。然子义所展现的忠义与神勇,也当真令人钦佩,你当得起豪杰之名,所以,我早就想见你一面了!”

“豪杰”二字,如同重锤,狠狠敲在太史慈的心坎上。

这一桩桩、一件件,皆是他生命中最浓墨重彩的烙印,想不到,竟被刘贤记得如此清楚。

“你说这些何意?莫不是要招降我?”

刘贤笑了,“我知道你不肯背叛孙权,然而,此乃汉室天下!当今天子,承袭大统,乃是天下共主,是万民所望的正朔所在!”

刘贤迈步朝他走来,一股凛然之气沛然而生,“我刘贤,奉天子明诏,讨逆剿贼,涤荡宇内,本就是顺天应命,匡扶社稷!江东孙权,割据一方,子义追随于他,是小忠,而非大忠!是小义,而非大义!”

“另外,你可知你这‘太史’之姓,从何而来?”

这突如其来的问题,让太史慈如遭雷击,满腔的愤怒瞬间僵在脸上,化作一片茫然。

刘贤的声音带着一种追溯历史的悠远与沉重:

“太史本非姓氏,乃是周室掌史之官名!负责秉笔直书,记录君王功过,监察天下得失,位卑而权重!你们这一脉的先祖,正是昔日周室的太史官!因忠贞不二,刚直不阿,屡次犯颜直谏,守护史册如守护社稷,功在千秋!周天子感念其忠义无双,遂将这太史之官名,赐予你们祖上为姓!”

刘贤的目光紧紧锁住太史慈剧烈变幻的脸色,语气愈发沉痛而有力:

“太史一姓,承载的便是这忠义二字!是忠于史笔,忠于真相,更是忠于社稷,忠于天下正道!我相信,令堂大人自幼教导你,必是忠义二字为先!是忠心于煌煌汉室,忠心于祖宗传下的社稷神器!”

他踏前一步,声音不高,却字字千钧,砸在太史慈心头。

“你昔日在东莱郡府,为的是不负职守,报效一方黎庶!你追随刘繇刘使君,浴血沙场,为的是匡扶汉室,扫平奸佞!此心此志,日月可鉴!这才是你太史慈血脉深处流淌的、不可磨灭的忠义之魂!”

“可如今呢?!你一身肝胆,满腔热血,却尽付与那割据江东、裂土称雄的逆贼孙权!你手中的长枪,你身上的伤痕,你引以为傲的勇武,竟成了阻挠天兵一统、阻挠天下万民重归汉室治下的障碍!你扪心自问,你今日所行之忠义,可对得起你太史一姓那光耀千古的祖宗?可对得起令堂大人自幼的殷殷教诲?可对得起你当年在东莱、在刘繇帐下那份纯粹的报国之心?”

在刘贤掷地有声的质问下,太史慈气势顿消,那股桀骜不驯的气势,彻底败下阵来。

孙权屋中的那盏青铜雁鱼灯,彻夜未燃,他一直在等待太史慈的消息,希望能等来捷报。

不知等了多久,吕范匆匆的来了。

“主公!太史将军,偷营失手了!”

“失手了?”孙权的声音干涩得如同砂纸摩擦,他惊讶的瞪大了眼睛。

“中了刘贤伏兵之计,被重重围困,最后力竭被擒!”

孙权的身体不可控制的摇晃了一下,脸色也变的有些发白,太史慈是江东数一数二的猛将,想不到,竟然被擒了。

本来江东士气就很低落,现在好了,太史慈被擒,对江东的士气又是一次重创。


    (http://www.yinghuaxs.com/book/fjdadi-247.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yinghuaxs.com
樱花小说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