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室的挂钟指向凌晨一点,荧光灯在寂静中发出幽微的嗡鸣。林若曦的指尖划过堆积如山的案件卷宗,灰尘在光束中浮沉,宛如悬浮的时间颗粒。她面前的资料堆里,王先生的审讯记录被红笔圈出多处疑点,而旁边散落的通讯记录打印纸,正被陆远用镇纸压平。
“他的通话记录里,这个尾号‘739’的号码出现了十七次。”陆远将打印纸推到林若曦面前,每通电话的时长都不超过一分钟,“号码归属地显示是境外,但信号中转站在本市老城区。”
林若曦的手指在键盘上快速敲击,追踪软件的光标在屏幕上疯狂闪烁。当定位地图弹出时,她的瞳孔骤然收缩——那个神秘号码的最后连接点,竟然指向一个注册在“城市公共交通研究会”名下的服务器。
“公共交通研究会?”她放大屏幕上的组织简介,页面设计陈旧,会员名单里赫然列着几个熟悉的名字,“这不是二十年前李明案里,替他做时间证人的那个民间组织吗?”
夜色如墨,巡逻车的车灯划破空旷的街道。林若曦紧握着方向盘,雨刷器徒劳地扫着挡风玻璃上的雾气。陆远检查着配枪保险,目光警惕地扫过两侧的建筑:“根据定位,目标据点在废弃的纺织仓库,那里曾是2003年公交案的销赃点。”
仓库的铁皮大门锈迹斑斑,两名戴着耳麦的守卫在阴影里踱步。林若曦和陆远猫腰穿过杂草丛生的后巷,利用堆放的集装箱作掩护。仓库顶部的天窗透出昏黄的灯光,隐约传来金属碰撞的声响。
“里面至少有十人。”陆远指着监控探头的死角,打了个手势示意迂回进入。他们撬开侧门的锈蚀挂锁,霉味混合着机油味扑面而来。仓库内部被隔成数个区域,中央空地上,几个蒙面人正围着一张长桌清点文件,桌上摊开的竟是最新的地铁调度图和公交线路时刻表。
“交易时间差数据,和陈斌案的手法如出一辙。”林若曦低声道,指尖触碰到口袋里的录音笔。就在这时,一名转身取货的男子突然停住脚步,手电筒的光束首射向他们藏身的货堆:“谁在那里?!”
警报声骤然响起,仓库内瞬间陷入混乱。林若曦拔枪示警,陆远则一个箭步制服了最近的嫌疑人。但混乱中,一个穿着黑色风衣的身影从暗门逃脱,只留下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当支援警力赶到时,现场只剩下三名被制服的成员和散落一地的作案工具。
审讯室的灯光刺得嫌疑人眯起眼睛,他手腕上的电子表还在闪烁着未读消息。林若曦将一叠交易记录摔在桌上,照片里的地铁调度图清晰可见:“说吧,你们组织的幕后主使是谁?”
嫌疑人舔了舔干裂的嘴唇,目光在林若曦和陆远之间游移。当陆远亮出他与神秘号码的通讯记录时,他的心理防线终于崩溃:“我们...我们只听‘老陈’的指令。”
“老陈?”林若曦的心脏猛地一沉,“他全名是什么?”
嫌疑人低下头,声音细若蚊蝇:“我们都叫他陈队...听说以前是警队的,知道怎么避开监控,怎么算时间差...”
回到办公室时,黎明的微光己爬上窗台。林若曦将陈浩的警员档案摊在桌上,照片上的男人笑容温和,眼神却深不可测。陆远倒了两杯冷水,玻璃杯壁上凝结的水珠在晨光中摇摇欲坠:“陈浩曾是2005年地铁案的主侦办,也是李明的提审警官,他完全有可能掌握那些时间诡计的细节。”
“但他为什么要这么做?”林若曦的手指划过档案里“二等功”的表彰记录,“当年他力主定案,现在却操控地下组织复刻旧案?”
窗外,第一班地铁的轰鸣声隐约传来,像某种不祥的预兆。林若曦看着白板上串联起的线索——从秦风的神秘身影到陈浩的可疑身份,从二十年前的冤案到如今的密室杀人——突然意识到,这股涌动在城市血脉里的暗流,远比她想象的更加深不可测。而那个隐藏在时间诡计背后的真正动机,或许才是解开所有谜团的关键。
(http://www.yinghuaxs.com/book/jhjbfi-6.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yinghua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