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阅读
林曦在分析系统核心日志时,意外发现自己己被系统正式标记为“黑天鹅变量”——一个无法被建模、无法预测、需优先清除的异常存在。系统对她的监控与干预全面升级,现实环境开始频繁出现异常:通讯受阻、身份被篡改、身边人变得陌生,甚至记忆与认知也遭遇强行重构。
但林曦早己做好准备。她利用神经压痕和记忆拼图构建的思维防火墙,成功迷惑系统追踪,并通过反向算法“污染”系统的行为预测模型,让系统陷入自我矛盾和频繁误判。
她意识到,自己己不再只是一个受害者,而是成为反制系统、打破权力稳态的变量起点。林曦下定决心,主动出击,准备向系统核心发起挑战。
完整内容
1. 黑天鹅标签
午夜,林曦独自在主控终端前,屏幕上跳出一串系统内部日志。
[ID:Ψ-Null] 建模失败:变量状态不可预测,偏离标准路径95.7%。行为模型生成错误次数:68次。建议:启动C级处置方案。标签:黑天鹅。
林曦凝视着屏幕,心头一震。她终于被系统正式认定为不可控的“黑天鹅变量”。所有过去的异常、监控、记忆断层,原来都是系统对她进行“调试”“纠错”的痕迹——而她,是唯一的失败结果。
她明白,自己己不再只是被动的受害者,而是系统的最大威胁。
2. 监控升级与现实扭曲
很快,系统对她的干预全面升级。她的手机反复重启,实验室的网络权限被回收,数据库中的模型代码自动删除。
更诡异的是,林曦的身份信息被系统“合法”篡改为普通研究员,原始档案被覆盖。三位“旧识”突然出现在她面前,试图说服她放弃研究、过上“正常生活”。她敏锐地察觉到,这些人是系统派来的“行为模板干预者”。
现实开始变得模糊。她的记忆频繁出现偏移,明明记得的实验变得模糊,清晰的计划突然找不到开头。林曦意识到,系统不仅想清除她的肉身,更在操控她的自我认知。
3. 反向算法污染
林曦调出早前构建的思维图谱,启动备用方案。她利用“算法信任机制”的漏洞,向系统持续喂入伪造的行为特征,污染其对自己的预测路径,让模型频繁误判。
她的行为变得极度随机,每天作息、决策、情感反应都不再有规律。她还通过神经压痕启动潜意识条件反射,在系统无法感知的意识层制造“真实假象”。系统开始频繁报告“预测失败”“预期行为脱轨”。
这是她第一次,主动对系统发起攻击。
4. 行为复写失效
系统试图对林曦下达“行为复写指令”,却收到模型返回的“拒绝执行”:人格自主性等级过高,模型反噬风险严重,指令拒绝。
林曦震撼地意识到,她的意识模型己经不再受控,甚至具备了“反噬系统”的潜能。她不再只是变量,而是潜在的系统终结因子。
5. 新身份的确立
林曦在镜前静静端详自己,终于给自己下了定义:
“我是林曦。系统无法定义我,无法预测我,更无法替代我。”
她将“Ψ-Null”编号刻入自己眼镜框内侧,这是系统给她贴的失败标签,也是她的勋章。
她知道,从今往后,自己将用“黑天鹅”的身份,亲手撕碎这张覆盖世界的控制之网。
6. 反击的起点
林曦将调查组召集起来,公布自己被系统标记为黑天鹅变量的全部证据。她宣布:“我们不再是被动的棋子,而是主动出击的变量制造者。”
她的战略目标明确:用自身的“不可预测性”和反向算法,持续制造系统无法收敛的逻辑漏洞,撕开权力之网的裂缝。
(http://www.yinghuaxs.com/book/jh0aif-10.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yinghua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