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上内祕眞藏經卷之四 洪十一

字体:     护眼 关灯

无上内祕眞藏經卷之四 洪十一

 

辯相明部袠品

是時元始天尊恬然安靜在靈解山遍施功

德示衆經相顯眞道源一切諸法性相空寂

無生無滅何以故法本微妙功德深遠衆生

迷惑信法不淳自生謗毀失三寳源何以故

煩惱障深慧源不曉輪轉三塗永無解脫爾

時善明童子聞是語巳上白天尊今日侍座

歡樂難勝敢問天尊衆經名相其數幾何爲

有部袠爲法界總名愚情不了唯願天尊分

别爲說

天尊曰善哉善哉子之所問正得機宜一切

諸法並是經目無内無外非長非短微妙清

淨常住不壞何以故法性空故愚人淺識不

悟大道失眞常性迷惑正經示爲部袠一者

上清二者妙眞三者太一西者妙林五者開

化六者僊人七者黃林八者上眞九者道教

十者上鍊十一者上妙功德十二者道德此

十二部經藴在大洞玉清境藏中無毀無壞

無生無滅湛然常住遍衆妙門一者洞玄二

者元陽三者原辰西者大劫五者上聞六者

内音七者鍊生八者靈祕九者消魔十者無

暑十一者案摩十二者上通此十二部經在

大洞上清境藏中微妙清淨爲諸天根本萬

有之基一者太清二者徹視三者集僊西者

洞淵五者内祕六者眞一七者集靈八者中

精九者無量十者集宫十一者黃庭十二者

小劫此十二部配屬大洞泰清境藏中濟生

度死爲萬法舟航此三清奥内眞藏之中示

有名跡顯衆妙經包羅無外妙入細微若有

人能受持書寫講說讀誦此人功徳不可思

議非譬論格量得其邊際何以故金口所說

無虛假故一切諸僊聖道未有不由此經而

成道者何以故此經微妙具衆經目諸天童

子大力鬼神金剛師子共相衞護不得輕泄

若有誹謗不信此人即得重病前業受報今

暫爲人致生誹謗不信大乗後死當入黃泉

長處闇獄無有解脫善明童子汝等徒衆深

思此經勿生不信隨邪見道何以故無信故

信不深故無慧故慧不深故無解故解不深

故無思故思不深故無定故定不深故無通

故通不深故無絶故絶不深故無便故便不

深故無證故證不深故無妙故妙不深故無

道故道不深故汝等徒衆歴劫艱辛學小乗

行終無得道何以故諸法解脫有繫相達動

則乖所失正道源善明童子伏受教言未曾

所說今日所說未曾所聞今日所聞未曾所

見今日所見西座歡喜衆兆咸寧多所不解

敢問天尊諸經部袠統攝諸法爲止其數爲

無數耶若亡數者不攝諸法若無數者則無

部袠云何數有三十復有六名旣有數者數

則有窮何能妙微濟窮苦戹衆所未了唯願

天尊隨縁顯示天尊含笑遍體光明照諸國

土無極世界並皆應見不動本國到靈解山

聽天尊說

天尊曰汝所問法未解經旨吾爲汝說一切

諸法普是經目衆生愚闇不暁本源失眞常

道分别爲說假示衆經顯諸部袠隨縁爲釋

或說大乗或說中乗或說小乗或於大乗而

得悟解或於中乗而得悟解或於小乗而得

悟解悟解之理絶三乘跡當知諸經盡妙非

數非非數非大非非大非中非非中非小非

非小雖止部袠妙入細微濟沉溺苦畧顯其

數示者指歸若能悟解本微化見究竟圓滿

了逹諸法無取無捨無貪無愛無癡無慾無

瞋無喜無殺無盜一相平等平等之理隨分

功德各各具足慧解無窮衆生不曉自相違

犯譬如油能燃燈燈明自煎油盡燈滅衆生

迷惑亦復如是自造自報如影隨形形首影

端形斜影曲諸法業報果皆從因一切衆生

無有行者云何見道譬如種植種穀穀芽則

生不種榖者無穀無芽云何得榖衆生因果

亦復如是不種善因亦無善果無善果故則

惡因生生長惡果惡果生長業業相因因果

不絶彌瀹三界墮諸惡道後生人中永無人

禮云何信道云何行道云何悟道何以故無

善因故無智慧故善明童子及諸西衆諦聽

善思無狐疑想此經深妙最尊最貴諸天神

聖無不敬重汝等徒衆宿縁有幸得預知聞

入功德所無以爲論善明童子伏受教?諸

疑不了敢問此經等一切諸法無有分别旣

無分别云何說此經最尊最貴若獨尊貴即

不等法旣不等法則有差别有差別故則有

優劣有優劣故則有貪欲有貪欲故則有生

死有生死故則有愛念有愛念故則隨邪見

云何得道

天尊曰經等諸法諸法等經道等諸經諸經

等道道等生死生死等道道等貪欲貪欲等

道道等恩愛恩愛等道道等去來去來等道

道等富貴富貴等道道等貧賤貧賤等道道

等愚智愚智等道道等畜生畜生等道道等

禽蟲禽蟲等道如是等故等無所等云何諸

法而有差别善明童子上白天尊云道等無

所等不審一無所等非一等不答曰非一無

等又問非一無等云何名道答曰非道爲道

又問非道爲道是眞道耶答曰非眞道也又

問云何非眞答曰諸法無二非眞非俗非大

非小非長非短衆生愚闇障翳日月常卧不

起如盲者不覩如聾者不聞如此經者億千

萬劫不可得聞况能了解吾昔於靈解山宣

揚此經時此座主名曰逹慧廣延徒衆西方

雲集到靈解山次等而坐供給衣食並皆充

足功德遍施無飢無渴爾時十方大地悉皆

震動師子猛獸並共護持有一賢者名曰法

才心樂道德父爲國王禁制不得自在泣涕

交流我生何罪心志不遂唯願天尊聖道憐

愍愚心今身不果願我後生遇見天尊教我

出家學大乗道發願巳後常行慈心晝夜念

道今得遇我顯揚大乗習無漏法善明童子

及諸大衆當知今者眞藏童子即是昔日法

才是也法才心願乆逺始得見聞當知此經

尊貴理趣深逺難可卒聞况今淺議能得信

解爾時眞藏童子於座而起稽首上白

天尊小子有幸得悟大乘昔日雖在聾俗心

願不輕當時不遂道降無差今遇天尊顯大

乘道施無上藥悟解諸法了逹宿因證無生

法深思慶幸難可諭知不審天尊此經方便

後學其法云何爲簡而授爲普度之

天尊曰善哉善哉汝慈悲行自度度他接續

方來爲法梯磴如是功德廣愽難稱此經大

乗無大不包無細不入濟沉溺苦普救蒼生

何有簡法眞藏童十稽首復問不審一切衆

生信心不等各由宿因修善行業積劫累功

而成道果若不修善而得道者則無因有果

無果有因果業顛到故修善者應墮地獄作

惡者應得生天又云普度衆生濟沉溺苦如

是之理衆生不修經自度之得成道果

天尊曰大乗平等普濟蒼生盡虚空際譬如

日月乘天普照而盲者不覩非日月不照又

如大地能生隨縁而種皆得果實而愚者不

種非地不生又如慈母愛子子而不孝非母

不念當知此經亦復如是皆須供養泱其眼

目眼目明淨得見本源遊塵永滅如是因淨

果淨因即是果果即是因因果一相平等無

二無二者非因非果而爲道果非髙非下而

爲髙下非長非短而爲長短非見非聞而爲

見聞非香非味而爲香味非智非徳而爲智

徳非經非道而爲經道非心非想而爲心想

如是逹觀證法生靈善解護持功德具足汝

等徒衆勤心學行修無上道勿信邪言受無

漏業疾病將至憂惱萬端欻爾之間索然命

盡永不自覺終身迷惑輪轉三塗長離善道

爾時眞藏童子及諸西衆聞是語巳歡喜讚

天尊在靈解 說法教天人顯揚諸經相

西衆並來尋功德無不普非長非短因

三清斷西惑道德隨日新經敷滿法界

部袠示關津我等諸徒衆與道爲善瞵

斷諸漏永盡惡業不能侵積善無畏力

自然功德林天尊巧能說施藥通流布

愚者不能飲智者餐甘露 聾盲自不見

巧說終無悟大乗難思議 寂然無不度

爾時眞藏童子及諸西衆說此讃巳功德廣

逺非可歎說我等徒衆共讃法王顯天尊德

終劫說之亦不能及敢問天尊經寳次第功

德階級何者爲先早證果者何法最易唯願

天尊慈悲爲說衆中優劣有難悟易悟數請

繁重觸冒尊顔

天尊曰往古無量劫時有一僊人名曰僊靈

不信大乘常習小道長齋苦行隱在山林眼

餌餐松學他僊道累劫率苦道不可階終無

解脫雖得延年益壽不必三便沉瀹在苦眞

藏大乗經典包羅無外細入毫端行内行者

悟解須臾諸經部袠示相凡愚功德因縁隨

方引誘?心内照眞趣道塲絶諸漏相無先

無後無内無外無階無級功德浩蕩重於法

界法界珠方無内無外無視無聽無思無想

隨分功德功德具足無出無入無去無來汝

等西衆勿疑功德經寳無寳無差教迹淺深

布張得所何以故法性眞故不受塵故若無

慧解法性不通六情受染則生六塵不滅心

識不住念念相摧習業旣多輪廻五道煩惱

憂懼疾病逼身父子恩情索然命盡魂神流

漂墮三惡道如是苦痛不可思議善男女等

勤行精進勿生懈怠各發善心修无上道功

德莊嚴則六情不染六情不染則六塵淨六

塵淨故則六識通六識通故智慧具足則成

道果成道果巳得無畏心究竟平等了逹諸

法縱容自在無餘憂無餘喜無餘樂無餘苦

無餘貪無餘愛無餘惱無餘瞋無餘思無餘

想無餘視無餘聽無餘觸無餘慱無餘取無

餘捨無餘增無餘念得法自在名功德林是

爲眞道善男子等汝等西衆發大乗心悟諸

餘理常行西念度諸衆生濟窮苦厄福德無

量不可稱說爾時眞藏童子及諸西衆聞如

是說歎未曾有歡喜作禮而作頌曰

法王慧澤無邊底說法無量度衆生

跛躃聾盲皆自得五欲西倒坦然平

我等徒衆欣歡恱悟入大乘無有盈

生死變化無轉動浸溺稽天而不驚

法王法力猶方寸大智大行等生露

天尊廣逺慈悲力遍灑微塵成甘露

衆生受潤猶不知迷途造惡終不悟

我等善行方便慧各各勸誘流傳布

慧日慧音音不絶愚者漸染諸根祚

是日眞藏童子及諸西衆讃誦天尊顯功德

力遍法无間非可譬諭得其根際如是功德

不可思議

天尊曰一切諸法皆是三世法身身有三世

慧眼若無慧眼云何識别旣無識别?我本

身迷惑諸法即是顚倒顚倒旣見則成煩惱

煩惱習業苦痛切身生死輪廻終無解脫諸

善男子淳謹行業勿令二心毀謗賢良反善

作惡兩舌傷人如是罪報苦毒難勝眞藏童

子及諸西衆聞此妙音歡喜無量敢問天尊

三世慧眼爲一開三爲三合一若一爲三爲

三無一若三爲一爲一無三云何一有三慧

若一而有三者亦應一眼而有三身如是疑

惑唯願天尊善別爲說

天尊曰善哉善哉如汝所疑問難諸法無量

功德無量或一爲三一三無體或三爲一三

一無名或一眼成無量形或一形成無量眼

如是方便功德不可思議所云一爲三者並

是爲縁顯無明障縁眼障滅三一非眞何以

故要由此經此經能開慧眼有利益故一切

僊聖皆由此經而成道果諸善男女吾念羣

生如母愛子化導誘引懇志殷勤故說此經

分明委悉眞實要義顯然易解若復有人得

聞此經信心恭敬諸僊童子大力善神自然

衛護當此之時國王帝主受持此經一國男

女無有夭傷國富人豐兵災不起風雨及時

萬人安樂當知此經有大神力功德廣逺非

可譬喻

天尊於是而說頌曰

大乗平等教普化諸衆生非外亦非内

功德坦然平 愚人不信法智者見公驚

悟解眞藏理法界自然成我非形色象

法性盡無名汝等虛嗟詠心識不能明

天尊說此頌巳告諸西衆大力神王金剛師

子善念護持修行正法爾時眞藏童子及諸

西衆聞此妙音神?意解歡喜受持各守一

元修無上道

天尊曰成道果巳寂然無我究竟清淨清淨

微妙能生諸法諸法各得自生自生各得無

滅無生無生無滅自在法王功徳具足一切

衆生愚闇不通閉塞六情諸根受染染着迷

惑迷惑相傳遂不覺悟輪廻五道不信大乗

何以故一切衆生受有爲樂云何能捨假使

捨有即取空法取空爲空空不離有有不離

空空有二名繋業縛身云何得出超入道源

眞藏童子敢問天尊空有二名是道體不是

眞空不是妙理不是清淨不是究竟不是寂

滅不若通是者云何有縛

天尊曰善哉善哉如汝所問甚得機縁空有

二名雖是道果究竟眞空衆生不曉染有受

著即非道果何以故一切衆生究竟清淨非

空非有非長非短若受相者則壞正眞即乖

本所即非道果何以故衆生非空非有云何

有知空有云何有知道性云何有知正法云

何有知究竟眞藏童子及諸西衆聞比妙法

各自思惟稽首而退

无上内祕眞藏經卷之西


    (http://www.yinghuaxs.com/book/jbjfca-74.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yinghuaxs.com
樱花小说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