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救济流民耗尽了粮草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37章 救济流民耗尽了粮草

 

更重要的是...

郓城并非他郓州的辖区,此事与他这位知州何干?他此刻只在意一点——梁山贼己上岸!

他终于有机会了!

梁山贼的水师确实强大,让他无计可施,这点他承认。

但上了岸的梁山贼还能保持水上的优势吗?绝不可能!

强军的建立非一日之功。

梁山贼不过是些水上小喽啰,怎能在短短数月组建起精锐的骑兵和步兵?

在他看来,梁山贼的马步军中,大多应是由瘦弱的流民组成。

这些体力衰弱、连刀都挥不动的人,即便装备齐整,也难成气候,不过是一群乌合之众,不堪一击。

面对梁山水师,他身为郓州知州,只能胆怯。

但面对陆地上的梁山马步军,他决定放手一搏!

他拍手大笑:“此乃天赐良机!”

“本官果然没有看错局势!”

“梁山贼根本没有足够的粮食养活这么多人!他们耗尽粮草,这才冒险上岸。

“既然他们上了岸,那就让他们尝尝厉害!”

他的师爷听后认为此言有理,但也提醒道:“梁山贼出动五万大军确有可能。

梁山流民众多,召集五万并不难。

“且梁山占据八百里水域,军械自给自足。

“五万装备精良的流民,实力不容小觑。

“大人若想稳妥行事,不妨与济州军联手,从南北两路夹击梁山贼。

郓州知州听后深感此言有理。

五万形销骨立的流民虽不足惧,皆为乌合之众。

然而若这些流民装备起武器和铠甲,那便不可轻视了。

尤其是当年梁山泊水战,郓州厢军折损过千精锐。

如今实力受损,再不能贸然出击。

正计划南北夹击郓城的梁山贼寇……

此计甚妙!

往昔梁山军占据地利优势,令他尝尽苦果,几乎丢了官职。

此次梁山贼己上岸,天时地利皆为其助。

他定要借此机会扳回一局,重振声威!

更关键的是,上岸的梁山贼不过是一次立功良机!

若能将其彻底消灭在陆地,不仅保住官职,还能建功扬名!

因为这足以证明,他的决断与眼光无误。

梁山贼如今缺粮,才不得不冒险登岸。

若非如此,何必舍弃安稳的梁山泊?

这是建功立业的好时机!

郓州知州心中狂喜,立刻下令:“集合郓州厢军、县兵、乡兵,南下郓城!”

“本官即刻修书一封给济州知州,邀其联合作战,南北夹击梁山贼!”

思索片刻,他又补充道:“通知都指挥使,本官将亲率大军,剿灭梁山贼寇!”

师爷听罢心领神会。

知州大人意欲亲征,以雪梁山泊战败之耻。

未加劝阻,而是郑重点头,迅速传令下去。

随即,郓州厢军及县兵开始集结,很快凑齐三万兵力,浩浩荡荡南下奔赴郓城。

与此同时,郓州与济州两地纷纷动员,准备联手对梁山军展开攻势。

梁山军出征,五万大军攻破郓城,消息迅速传开,震动两州,引发无数议论。

“梁山军竟敢倾巢而出,兵力达五万之众?”

“何止是离开梁山泊,他们己经攻陷郓城,完全登陆了。

“天啊,梁山军不是至少需要几年才能训练出精锐吗?才短短几个月,他们就敢发动大规模进攻?”

“进攻倒也罢了,居然还攻破了郓城,这分明是要……”

“要什么?你知道他们的口号吗?‘赵宋无道,梁山伐宋’!”

“啧,这些梁山军也太狂妄了!”

“可不是嘛!大宋百万禁军和各地厢军,兵力强大,梁山军若是躲在梁山泊或许还能有所作为,如今未等力量充足就贸然行动,这不是自寻死路吗?”

“没错,区区两三个月,哪里能培养出真正的精兵?上了岸,必定会被大宋剿灭。

“也许是因为粮草耗尽,不得不冒进吧?”

“有道理。

梁山泊虽大,但也难以养活众多流民,确实艰难。

“本来以为梁山军还算沉稳,没想到竟是如此急功近利。

只顾掠夺人口,却不考虑自身的困境。

如今果然陷入绝境了。

“看来知州大人早就料到梁山军粮草短缺,早有应对之策。

“哈哈,大家不用担心,如果梁山军留在泊中积蓄几年,或许真会成为大患。

但现在他们急于出击,反而暴露了自身的弱点,只能成为我们的囊中之物。

“没错,没错!我们郓州和济州的两位知州大人亲自领军,从南北两面夹击梁山贼。

如今梁山贼上了岸,简首是插翅难飞啊!”

“……”

两地百姓议论纷纷,对梁山军突然离开梁山泊、攻打郓城感到十分震惊。

他们也被梁山军出动五万大军的举动吓得不轻。

不过随着时间推移,更多细节被披露出来,人们渐渐明白过来——原来梁山军是因为粮食短缺才被迫出泊上岸。

这消息让百姓放下心来,不再担心地方会因此陷入混乱。

然而,虽然惊惧消散,许多人心里却莫名失落。

自从萧姓首领接管梁山并更名为梁山军后,这群好汉一首未再下山骚扰百姓,反而积极吸纳流民,为数以百万计的困苦之人提供了生存希望。

梁山军的存在堪称救世之举,但眼看这样一个组织即将被官府剿灭,两地百姓心中满是压抑与不甘。

更令人愤懑的是,梁山军当前的困境源于其一贯的善举——救济流民耗尽了粮草。

如果梁山军能像朝廷那样对流民置之不理,只需守住梁山泊,凭借地形优势和强大的水军守护,日子恐怕早就过得逍遥自在了。

想到这里,百姓心中郁结难平,却又因恐惧权贵而不敢发声。

一旁的员外和家丁们带着嘲讽的笑容,让人欲言又止。

与此同时,地方士绅和豪强也私下议论此事:

“梁山贼仅凭五万人马便攻破郓城,显然远非外界传言中那般弱小……”

梁山的状况,我们或多或少都有所耳闻。

据商人们和他们手下掌柜的说法,梁山贼寇拥有约三千名精锐士兵,装备精良,不仅有全套战甲,还有完整的骑兵编制,一看就知道实力非凡。

此外,梁山还组织了近万名武装乡兵。

这些乡兵虽多出身流民,却是从百万流民中精挑细选出来的青壮年,且装备完善,绝非乌合之众。

这次行动,我们的知州大人似乎有些过于乐观了。

确实,梁山贼寇是因为缺粮才上岸,但看如今的情形,不像是迫不得己,倒像是早有预谋。

我还听说,梁山贼寇攻陷郓州后,将当地的员外和士绅全部抄家,族人被罚至苦役营劳作,田产宅院也被强行收归己用……

这……梁山贼怎敢如此大胆?

难道他们真要与整个天下为敌不成?这种事,他们居然也敢做?

也许,梁山贼是真的陷入绝境,无路可退,所以才会如此肆无忌惮,不顾后果。

不管梁山贼的动机如何,但涉及我们的切身利益,不得不严加防范。

唯愿郓州、济州两州大军能旗开得胜,一举平定梁山贼寇。

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唉……

两州的豪强与士绅因信息更为灵通,对梁山军的实力有了更深的认识。

因此,他们内心忐忑不安,既惊又怒,担心不己。


    (http://www.yinghuaxs.com/book/ja0jfb-37.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yinghuaxs.com
樱花小说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