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你担心的问题,在我们梁山军这里完全不是问题!”
“士绅?朝廷把他们当宝贝,我们却视若尘土,让他们去挖矿修路都觉得力道不足!”
听到张破虏的话,林冲心中一片茫然。
他忽然意识到,梁山军与他想象中的组织截然不同!
具体差异在哪里,他还无法明确指出,但隐约觉得,这次梁山军出征,必将搅动大宋江山!
当梁山军占领郓城后,当地百姓才真正明白什么叫“天翻地覆”。
昔日趾高气扬的士绅和富户,被从豪宅庄园中拖出,证据确凿地展示出他们欺压百姓的罪行,随后公开审判。
紧接着,他们的财产与田地全数充公,全家被送往苦役营,从事挖矿、修路等重体力劳动。
一夜之间,郓城的阴霾一扫而空。
很快,郓城的百姓得知,要想填饱肚子,就必须为梁山军干活。
修路、建房(可获报酬)、挖矿、运输、耕种……各种工作应有尽有,总能找到适合自己的活计。
当然,家中存粮充足的百姓可以选择不参与劳作。
这年头,大宋百姓家中鲜有余粮。
面对饥饿,没人再关心什么从贼与否。
短短数日内,郓城的土地、资源、人口尽归掌控。
县衙内,看着战利品统计,张破虏喜形于色。
梁山军仅粮食一项,便缴获可供十万人食用两三年之量。
此等收获前所未有。
张破虏随即下令,向主将报捷:“我军攻克郓城,缴获无数战利品,新增民众十万以上。
”
八百里梁山泊,梁山,主府。
“大捷,主公,郓城告捷!”
前线总指挥张破虏传来捷报:大军成功登陆郓城码头,三天后攻破城池。
占领郓城后,张破虏迅速控制土地与人口。
此次战利品数量惊人,单粮食一项即可供十万人多年所需。
参谋长白瑞明兴奋地汇报,萧尘听后神情舒缓。
他最担忧的是登陆损失会影响后续计划,如今大军顺利登岸并快速攻克郓城,战略意义重大。
郓城是梁山军后续计划的关键,得此城则一切顺利,否则难以推进。
拿下郓城后,阻击大宋禁军的战略目标己达成大半。
控制郓城,梁山军可通过梁山泊广阔的水域,以船运源源不断输送后勤物资和兵力至前线。
只要这条补给线稳固,大宋禁军想突破郓城防线几乎是不可能的。
关键时刻,萧尘能随时派遣武装农夫轮换,与禁军耗下去。
放心之余,萧尘仔细审阅了战报。
结果不出所料,这支缺乏经验的军队,依然展现出顶级战斗力。
纪律严明是关键,简单高效的战阵足以碾压对手。
攻城战最为艰难,尤其登上城头的白刃战,拼的是士兵的意志力。
梁山军悍不畏死,无人可挡。
萧尘对这一优势深感自豪。
此外,张破虏迅速肃清郓城豪强,将土地和人口收入囊中,这让萧尘十分满意,证明了自己的用人眼光。
梁山军欲壮大发展,必先将地盘上的所有资源牢牢掌握。
夺取城池并非真正掌控地盘,因土地与人口大多被地方豪强和士大夫掌控。
若不驱逐这些人,梁山军便无法实现掌控,连战利品都难以充实。
仅靠从宋军官府缴获的物资维持扩张,几乎是天方夜谭。
郓城之战的缴获清单足以证明,县衙所得的战利品仅占总缴获的百分之一,微乎其微。
要在大宋数十万大军的围堵下开辟疆土、快速发展,梁山军必须掌控地盘的所有资源。
尽管这样做隐患重重,甚至可能与整个天下为敌,但这天下本就属于地方豪强和士大夫。
梁山军若对他们动手,无疑会招致强烈敌视。
然而,萧尘对此毫无畏惧,也不放在心上。
他无需依赖这些豪强士大夫打天下或治天下,自然可以无所顾忌。
梁山军治理地盘时,首接深入农庄层面,构建以农庄为基础的管理体系,迫使军队必须清除所占领地盘上的豪强与士大夫。
这是梁山军区别于其他势力的本质不同之处。
在萧尘的带领下,梁山军反宋是彻底的革命,开创了全新的局面。
而其他势力只针对赵宋政权表面反抗,未能触及根本。
赵宋与士大夫共享权力,不是空谈。
在这种背景下,其他势力即便稍有起色,也会因内部矛盾而分崩离析,难以崛起。
多年后,方腊在江南的实践再次验证了这一观点。
简而言之,对于萧尘来说:
反宋之举绝非小事!
这是一场充满血雨腥风的武装斗争!
是对资源与地盘的真正暴力掠夺!
不容许半点松懈或侥幸心理!
“拿下郓城后,张破虏立即着手组织人力物力,向西疯狂构筑防御工事。
”
“决定先休养生息,耐心等待济州与郓州宋军的到来……”
参谋长白瑞明继续向萧尘汇报前线部队的动向。
萧尘听后沉思片刻,随即果断下令:“派遣多支精锐小队及物资增援前线。
”
“全力推动郓城农业和工业的发展!”
“同时命令工业部门派出专业团队,将郓城各处矿场开采起来,逐步满足工业原材料需求,尽可能实现资源自给自足。
”
占据郓城后,梁山军正式踏上陆地。
自此,梁山军的所有战略重点都将转向新夺取的土地。
迅速将其转化为支持自身发展的沃土。
郓州,州衙内。
“蔡太师到底在想什么?”
“竟打算招安这群梁山贼?!”
郓州知州看着来自东京太师府的信件,满脸忧虑。
他实在难以理解,在梁山水师击败两州宋军后,蔡太师居然没有大发雷霆,也没有斥责他这个地方官员。
更没摘掉他的官帽。
相反,蔡太师做出了一个令人意想不到的决定。
他要招安梁山贼。
不仅给予他们厢军编制,还亲自指定人选负责谈判,将梁山贼纳入麾下。
在郓州知州得知朝廷有意招安梁山贼寇时,他的态度相当消极。
从理智上讲,梁山若被招安成为梁山军,便成了共享赵家朝廷资源的一部分。
如此一来,梁山军的存在仿佛每日都在扇他这个郓州知州耳光。
他担忧,将来同僚提及梁山军时,是否会联想到他这个曾被梁山军击败的知州?想到此,他内心极不舒服。
作为士大夫,最惧怕的就是沦为同僚间的笑柄,而非百姓口中的坏人。
因此,尽管蔡太师有书信嘱托,他却一首拖延未动,既无头绪,也心生抗拒。
日子一天天过去,事情愈发紧迫,他不得不考虑如何回应蔡太师。
这时,师爷慌张闯入,报告梁山贼寇以五万大军出梁山泊,在郓城西岸登陆,并攻陷了郓城。
郓州知州听后,并非震惊愤怒,反而是又惊又喜。
梁山贼上岸意味着他们正式举兵,这和盘踞梁山泊作威作福完全不同。
对朝廷而言,梁山泊内的贼寇只是强盗;而一旦他们登陆并攻占州县,则成了真正的威胁。
如果梁山军真的起兵作乱,蔡太师也难以隐瞒此事。
朝廷必然震惊,进而派遣禁军讨伐。
至于招安?那是在战事不利或代价过高时才可能讨论的问题。
如今梁山贼己上岸,逃无可逃。
至于传言中梁山军攻破郓城,对他来说不过是笑话罢了。
梁山贼盘踞梁山泊不过短短数月,那些数十万流民的身体尚未恢复,哪来如此规模的大军?这明显是梁山贼因粮食短缺,被迫上岸。
至于郓城为何会被梁山军攻破?郓城本就兵力薄弱,又遭突袭,失守也在情理之中。
(http://www.yinghuaxs.com/book/ja0jfb-36.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yinghua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