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位滇国段氏遗族曾经悲愤地斥责杨云致与豫昭帝刘庄,明言滇地百姓降而复叛……实则是被大周朝廷给逼反的。
当时杨云致面上不动声色,心下却是骤然一凛。
抛开两国交战的立场与个人情感的远近,单从理智而言,杨云致综合自己从各色渠道里所探听的形形色色消息……是基本认同段既白的这个判断的。
可豫昭帝刘庄对此的态度是:“朕做了什么便逼得他们要谋反了?……分明是他们狼子野心、不沐王化、不知感恩在先!”
看,这就是皇帝,这就是皇权。
而今皇帝宠爱她,站在她这一边,杨云致当然可以对此事谨慎地一言不发。
——毕竟,滇地百姓,与她何干?他们甚至连周人都不是……异族之人,何足怜悯。
可皇帝现在甚至还不到而立之年……十年后、二十年后、三十年后,五十年后,如果这位皇帝陛下能一首身体强健地活到七老八十的时候,杨云致如何敢保证,自己不会变成第二个崔皇后呢?
到时候,想来在更年轻美貌的新人面前、与更恭顺听话的幼子相较……人老珠黄的皇后与羽翼丰厚的年长皇子都会显得是那么的面目可憎、令皇帝厌倦了。
毕竟,大周历史上并不是没有过这样的先例。
到那时候,想必无论杨云致如何努力挣扎、如何试图反抗,落到皇帝眼里,也一样还是那一句:“朕做了什么便逼得他们要谋反了?……分明是他们狼子野心、不沐王化、不知感恩在先!”
杨云致正是因为深知这一点,才试图求权以自保。
也正是因为杨云致清楚地明白自己试图掌权自保的目的是为了什么,才更加地不想自己一生清白、一世尽忠的父亲杨奉琰掺和进这些事情里面来。
自古老子英雄儿好汉,可子孙辈要是做了什么叛逆不恭顺之事,也一样会被史官倒查祖宗三代、史书认证其父辈早“包藏祸心”的。
如果将来有一天,真的走到了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的那一步,杨云致是不可能为了父亲史书上一个虚无缥缈的名声而乖乖束手就擒、引颈就戮……
但一样的,至少从目前来说,杨云致不太想把己经年迈致仕、保全清名的父亲再重新拉回这个波谲云诡的名利场里来。
豫昭帝刘庄笑了笑,竟然真还颇为认可地点了点头,只道:“杨相性情沉稳持重,不好言他人事……若是此事由朕来问,恐怕确实会如他当初辞官时那般,只向朕赞赏遍诸臣。”
“不过,”豫昭帝刘庄微微一顿,话锋一转,却是道,“……这话若是皇后来问,杨相或许会有不同的答案。”
杨云致还想再推拒,但见豫昭帝刘庄如此坚持,一时竟有些拿捏不定对方究竟是为了向自己施恩,还是故意借慈幼堂一事试探父亲杨奉琰是否还有再次插手朝政的态度……
杨云致最后还是只好心不甘情不愿地答应了。
杨云致心里有点慌,但她也知道自己不太可能在后宫中、周边全是皇帝的人前提下提前向宫外传什么消息……
杨云致只得稳住心神,以不变应万变,只安慰自己要相信父亲几十年宦海沉浮的经验,绝不会那么一件两件的小事上轻易栽跟头。
其实豫昭帝刘庄对此事的坚持,倒完全没有杨云致想的那么复杂。
——杨云致当下的茫然无主和惴惴不安,刘庄看得清清楚楚,偏偏自己又一时半会儿无法取信于杨云致……只好借助外援,请杨奉琰亲自上了。
豫昭帝刘庄在正式召见杨奉琰之前就己经想得很清楚了,无论杨奉琰向他们举荐哪一位,届时,他自己都绝不会多置喙一句。
——只要杨云致听了,刘庄便决心彻底放权、完全依照他们父女俩的意思行事便是……
毕竟,杨奉琰在朝为官几十年,如果想要弄权祸国,早都弄了,没有必要都辞官了还再给自己折腾一出不好的……闹得个晚节不保的地步。
刘庄相信,杨奉琰举荐的人,本身就至少一定是是可用之人。
豫昭帝刘庄只是想通过“全权倚赖”来向杨云致示好,用实际行动告诉她自己并不介意她如何向自己索要权力……
只要杨云致想要的,刘庄都可以给她。
刘庄本来就绝不可能真的去伤害杨云致什么,可是杨云致现在又确实很害怕……刘庄只能如此迂回行事来以求取信。
——毕竟,《放妻书》是刘庄自己写了又毁、三年之期也是刘庄应了之后又故意赖掉的……
刘庄其实也并不是完全不知道杨云致到底在伤心什么、畏惧什么,只是……有些时候,人真的很会自己骗自己。
有些东西是刘庄很清楚自己绝对没办法给的,比如杨云致想要离开的自由,所以他只有一边装作看不见那些伤害,而另一边又自知理亏地从其他方面来弥补。
而如果杨奉琰到了这种时候还谨守着明哲保身、置身事外的态度,含糊暧昧地不给一个明确的人选的话……
这种情况豫昭帝刘庄也一样想过,甚至都不觉得那将会是多么糟糕的发展。
因为倘若如此的话……刘庄便可以通过这件事,在己经彻底绝了杨云致离宫的心思后,再进一步绝了杨云致对杨家人的眷恋。
枝枝到时候肯定会很难受,说不定还会伤心地、隐忍地、无助地哭了……
不过也无妨,豫昭帝刘庄只在这个虚幻的想象里短短地心疼了杨云致一瞬,便复又慢慢悠悠地笑了一下,只心道:无妨,疾风知劲草、板荡识忠臣……
到那时候,我将会站在她面前,亲手擦掉她的眼泪……
让她知道,谁才是这个世上唯一会真正地、永远地喜欢她、爱她、对她好、站在她那一边的人。
就像豫昭十八年在冬狩猎场的时候一样。
如此,倒也不算太坏……不是吗?
杨奉琰便是在帝、后二人的各异心思之下,被宣召入宣室殿,拜见了豫昭帝刘庄与杨云致。
这距离这一对父女二人上一次私下相见,己经足足有两年矣。
(http://www.yinghuaxs.com/book/hacdb0-330.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yinghua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