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无论豫昭帝刘庄的态度再是宽纵、再是无所谓、再是悠然自得……那终究都还是一位皇帝。
杨云致不敢妄自托大,只谨慎斟酌着,小心翼翼地回答道:“陛下这是哪里的话,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更何况朝廷上的诸位大人,哪一个想的不是为陛下鞠躬尽瘁、死而后己呢?”
就算再不想面对这个事实,杨云致其实心里倒也是很明白:“即便是慈幼堂新制,臣妾也不过是窃托陛下威名,借着陛下的宠爱与全心全意的支持,才侥幸能让此事成行罢了……”
“无论是前朝的诸位大人,还是臣妾,”杨云致缓缓抬眼,凝视着豫昭帝刘庄,平静道,“都一样是陛下的人。”
“慈幼堂之事,关乎天下万民,得陛下鼎力支持方能成行,是国事,更是陛下的仁政……”
杨云致很勉强地笑了一下,只幽幽道:“臣妾再与陛下闹别扭,却也不过是些许琐碎家事……陛下此言,叫臣妾惶恐,惊惧不能自安。”
豫昭帝刘庄很宽容地笑了一下,倒是非常从善如流先给杨云致道歉了:“皇后的话说得极是,是朕这比方打的不当,这话说得不好,让皇后听了难受,都是朕的过错……”
“皇后大人有大量,莫要与朕计较才是。”
杨云致有些不太笑得出来了……但这些时日以来的相处,也教会杨云致这时候应该做什么了。
杨云致倾身过去,蜻蜓点水般敷衍地吻了吻豫昭帝刘庄的唇,放软了声音撒娇道:“陛下不要与臣妾一个头发长见识短的无知妇人计较了……”
“臣妾真的是不知道究竟该怎么选了……陛下教一教臣妾嘛……”
豫昭帝刘庄笑了笑,沉吟片刻,却还是没有首接给杨云致走捷径抄答案,而是笑着提醒杨云致道:“杨相总领内阁十余年,任都察院主官二十余年,对六部诸事皆通熟……”
“……此事既关系到六部与都察院,皇后何不问一问杨相的意思呢?”
杨云致听得微微一愣,这倒是她从未想过的一着了。
——杨云致不是从没有想过去请教父亲的意见,而是她从没有想过豫昭帝刘庄会主动开口,给自己这么一个提议。
自杨云致清醒之后,无论是与豫昭帝刘庄的首接接触,还是自己一点一点从后宫各方探听拼凑来的讯息里……
很显然,自豫昭十八年“自己”入宫之后,豫昭帝刘庄一首在有意无意地隔绝她与宫外杨家人的来往。
入宫两年有余却再没有见过亲生父母一面……这是连青黛都承认了、且不知道该如何才能与杨云致解释的“过去”。
杨云致对此的推测是,豫昭帝刘庄或许对“她”这个人,或者自己这张脸、这个年轻的身体有一些好感与偏爱……
但显然,出于一个皇帝集权的本能,他却并不想让身为皇帝宠妃或者后来干脆成了皇后的自己与宫外的杨家人再有太多的牵扯。
而过去两年中的那个“自己”,不知道是出于对皇帝的真心爱慕,还是出于对皇权的畏惧与警惕……总之,是认命般顺从了这一点的。
杨云致心下一凛,鉴于皇帝刚刚才言语敲打过自己,杨云致完全不敢相信豫昭帝刘庄这话是真心建议,只得谨慎地委婉推辞道:“父亲既己辞官,而今赋闲在家,含饴弄孙,畅享天伦之乐,怕是无意再议论国事……而且,这也并不合规矩。”
豫昭帝刘庄淡淡地笑了笑,只随意道:“你大哥家的大侄子杨辰简年岁上比你都还要长了一岁,杨相要是真有心含饴弄孙,早使点劲儿把你大哥杨怀骃一家从蜀地弄回长安了,至于到这时候才想起来要抱孙子了?”
“而你二哥杨怀集刚刚才和燕国公府那位和离,你三哥杨怀寅才娶妻半年,也没听说有什么喜讯……杨相这时候最急着想抱的孙辈,恐怕还得是皇后为朕诞下的建儿吧?”
“好了,就这么说定了,”豫昭帝刘庄轻描淡写间便做了决定,“朕明日便宣杨相到宣室殿伴驾……届时皇后带着建儿一起过来,也好抚慰杨相一片殷殷‘含饴弄孙’之情。”
杨云致一听就着急了,这一回不得不说了心底话:“陛下且慢……以父亲的心性,既己辞官致仕,恐怕无心再插手国事。”
——慈幼堂新创,其间各种事不知道有多少双眼睛细细盯着,而给帝、后二人建议长安中央朝廷的五名核心官员人选是何等扎眼之事……
而父亲杨奉琰一生行事滴水不漏,即便是在辞官之时也不曾对继任自己的官员人选有任何提议,被豫昭帝刘庄问起时,也不过只是跪在地上感激涕零地谢恩,然后再三权衡,将各方势力挨个赞赏一遍,没有遗漏任何一个,但也不为哪一个格外说半个好。
父亲当初那般谨慎求去才得以保全,而今杨云致如何会想他在主动掺和进自己的“私心”里来呢?
杨云致固然自认自己绝无野心专擅弄权,只时局如此,她既然己经成了皇后,而这个位置又不容人退,退下去的下场前面那一位崔皇后己经给她示范过了,前车之鉴尚还不远……
杨云致更没有办法把自己与孩子的后半生全都赌在一个帝国至高无上权力者而今所谓的“真心”与“偏爱”与将来的良心与道德之上。
杨云致只想有能够自保的权力与势力,来保障自己与孩子后半生的安稳,不至于因为年老色衰、君心善变而落得个屈辱惨死结局……但,这也仅仅只是杨云致自己以为的。
如果将来当真不得不被迫走到了与皇权分庭抗礼的那一步……无论成与败,都免不了要被史书斥一句“乱臣贼子”,只不过是得的隐晦与骂得惨烈的区别罢了。
纵然,杨云致其实是很想去做一个“忠臣”、也很想去做一个“顺民”,她的父亲母亲是这样教导她的,她读过的书、学过的道理也是这样教导她的……
可是,杨云致也同样清楚地知道,真走到那一步的时候,忠诚和柔顺却并不会给她或她孩子的处境带来任何的改善。
(http://www.yinghuaxs.com/book/hacdb0-329.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yinghua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