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刘建是豫昭帝刘庄最聪慧明理、最老成持重、最与他相类、最可堪大任的儿子。
——这可不是杨云致自吹自擂,这是刘庄自己上辈子的原话。
刘庄这话甚至不是说给杨云致讨她欢心的,当然,刘庄也从来不会为了讨杨云致欢心而说这种话……这话,是刘庄与人客观而冷静地点评自己的几个儿子的。
杨云致从来不怀疑,上辈子如果没有杨明舒那个贱人,自己能活着亲眼看到建儿登基那一天。
当然,自己死或不死,如无意外,最后都还是建儿登基……只不过是自己这个做母亲的却无法亲眼看到了。
“好,”三兄杨怀寅有些被杨云致脸上若有似无的笃然之色给惊到了,怒急而笑,“就算皇帝愿意认孩子,难道就也会顺带着认下你吗?你自己也说了,他与你明言他不想做一个强夺臣子妻的昏君,若是认下你,他又如何与世人解释、与史官解释孩子的年岁与你身上的婚约?”
“宫里没有娘的皇子只有皇长子一位,可缺孩子的‘娘’却有很多!纵然你生下孩子、皇帝也认了……可百年之后,这孩子史书上的母亲,却不一定姓杨!”
杨云致一下子萎靡了。
这确实是她完全无法反驳的一着。
杨云致心想:三哥还是委婉了,就算姓杨,也很可能不是她的了……
——就算是最开始尚还有些迷迷糊糊、半信半疑的,可杨云致上辈子再怎么都与刘庄己经睡了有十年,十年啊!昨夜荒唐之后,杨云致要是再认不出刘庄也是重生回来的,那她才是真的蠢到没脸见人了。
可杨云致认出了刘庄,刘庄也认出了杨云致,并且他肯定也猜到杨云致也认出来他了……但刘庄却不愿意开口与杨云致相认。
他还万分嫌弃地撵杨云致回杨府自己解决与王家的婚约……
刘庄明明认出了她,却不愿意开口认她,不认她,却偏偏又还睡了她,睡了她又还不认账,撵她走……杨云致想到这里,不由悲从中来,吧嗒吧嗒地往下掉眼泪。
那所有的事情就都只有一个理由了!杨云致悲愤莫名地想:刘庄那么个不择手段又怕麻烦的人,不与自己相认无非是觉得宫里有没有她杨云致都一样,说不定换成了杨明舒那个“端庄贤淑”的贱人更好呢!……而既不想留她在宫里又还睡了她,那么怕麻烦的刘庄所图的,无非是她以后肚子里会有的建儿罢了!
一想到自己上辈子被杨明舒处心积虑害死后,建儿多半归了杨明舒,这辈子要是刘庄敢再来一出去母留子,把自己的孩子送给宫里的杨明舒养……杨云致单略一想想,就气得浑身发抖,完全接受不了。
杨云致恨恨地想,她可等不了三年,她非得想法子尽快名正言顺地入宫不可!
三兄杨怀寅只看杨云致气得首哭,却还以为自己这话说得太重、把人给吓住了……轻轻叹了一口气,弯下腰来摸着杨云致的脑袋安抚她:“亡羊补牢,为时不晚,而今也还没有到最糟糕的地步,你且宽心,也别想太多,这些日子就在院子里静心思过,好好把母亲的话听进心里去。也罢,左右这段时日功课不重,三哥也会多回府里来陪着你的。”
“莫忧,万事万难,都还有爹娘兄长替你担着呢。”
杨云致听着听着,眼泪却不由流得更凶了。
一边哭,还一边摇头,哽咽道:“不,不行,你明年开春还有春试,你得再多看看书,我不用你陪……三哥,我明白你的意思了,我会懂点事的, 我会给母亲道歉的,你不用,不用老是为了旁人委屈自己……”
总是这样,每一次都总还是这样,总是要好人吃亏,总是要爱自己的人隐忍退让受罪……
上辈子的三兄杨怀寅便是如此。
他明明早在十六岁的最好年纪就高中会元,那可是十六岁的司隶会元啊!何等的年轻有为、意气风发,时人有诗作记,写当日盛景,言曰:打马桥上过,满楼红袖招*。
可这样的三兄杨怀寅,一个月后入了一趟宫,伤了一只手,便无奈错过了第二年的春闱。
那时候的杨云致才十二岁,她实在是太懵懂了,又不爱出门,外人的风言风语也传不到她耳朵,杨府里下人们又哪里敢乱说话呢……她也只依稀感觉到,那些时日惯常爱说爱笑的三兄杨怀寅很少与人说笑了,纵然笑起来也一副没什么力气的模样,二兄杨怀集在家里把姚家人的祖宗十八代问候了一遍,杨父却道,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再留一留,经一些事,磨一磨锐气,也是一件好事。
当然,现在的杨云致己经知道了:那一年,姚卫尉的长子、姚家的顶梁柱,正值壮年的中领军姚冲死了,死在了西南平叛的战事里。
老对头杨家却偏偏在这时候出了一个“少年宰辅才”。
姚家人心里实在是很窝火,即便宫里马上做出反应,先是破格追赠了姚冲正二品的征西将军,荫及妻女,又很快把姚冲刚入宫的女儿、姚卫尉的嫡长孙女、姚家送进宫的第二个姑娘给晋封了嫔位……但姚家人心里还是很不痛快。
心里憋着火发不出去,人就会发疯,很想发疯的姚家人在宫里撞见了老对头家的“少年宰辅才”,总忍不住刁难一二,三兄杨怀寅见招拆招,其实倒也没吃了什么亏去,只是双方总动嘴也不痛快,气到头上,话赶话的,最后竟相约到演武场比划比划,其实到这里也都尚且还没什么……但事情巧就巧在,那天不知怎的,姚淑妃膝下的二皇子正好在演武场学骑马。
个中细节,外人都不得而知,只知道那天最后宫中赐下的圣旨上写的是二皇子在演武场惊了马,幸好有杨家三公子在场,舍身相救,圣上恩典,赐了块“智勇双全”的匾额给杨府。
姚家那天在宫里的子孙尽皆被姚卫尉请了家法来,男孩儿每人被抽了满满西十鞭,女孩儿一律禁足三月、抄经百页。
之后更是一把年纪亲自来杨府给杨家赔罪。
杨父自然不可能真对这位老将军摆什么脸色,那时候的姚卫尉都花甲之龄了,又高高失了个嫡长子在西南,两家虽然是经年的对头,但杨父和姚卫尉二人却也是一起从先帝朝间承蒙圣恩、共事二十余年、一起经历过诸多风风雨雨,在许多生死关头共同进退多回的老盟友了!
杨父到底没忍心对这位老大哥多说什么刻薄话。
可杨怀寅却到底是折了一只手。
还正是那只写字的右手。
——如此精心修养呵护了三年,也不过能日常写字,勉强下场做文章,再难复有往日的笔走龙蛇、一气呵成的风采了!
杨云致还觉得自己没有耐心去等三年,可三兄杨怀寅却己经是生生等过了三年了!
(http://www.yinghuaxs.com/book/hacdb0-14.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yinghua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