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妃娘娘。”
李白酒兴正浓,看向杨贵妃,“烦请为我研墨,如此方能写出绝妙好诗。”
“这…”
杨贵妃黛眉微蹙,转头看向唐玄宗。
“爱妃,既是爱卿李白所求,依他便是,相信爱卿定能为你做出绝妙佳句。”
唐玄宗丝毫没有怪罪李白,他骨子里很喜欢李白这样洒脱不羁的性格。
这也是他求而不得之事。
他虽然贵为一国之君,却无法做到像李白这般洒脱自由。
杨贵妃无奈,只得轻移莲步,来到桌案旁,拿起墨锭,缓缓研起墨来。
“哈哈哈哈!”
李白放声大笑,酣畅淋漓,在桌案前挥毫泼墨。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一枝秾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
“名花倾国两相欢,长得君王带笑看。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阑干。”
李白洋洋洒洒,笔走龙蛇。
一气呵成写下三首“清平调”。
“好诗!”
“真是好诗啊!”
“唯有李白爱卿的诗,才配得上爱妃之美!”
唐玄宗连连称赞,拍手叫绝。
杨贵妃也甚是欢喜,非但不再计较研墨一事,更是转身看向唐玄宗为李白美言。
“皇上,李白不愧为诗仙,这诗绝妙,臣妾欢喜得紧啊!”
“哈哈!”
李白豪爽大笑,“圣上和贵妃娘娘能够喜欢,臣之幸事。”
唐玄宗龙颜大悦,“爱卿赋诗绝佳,当赏!”
“哈哈!谢皇上隆恩。”
李白仰天大笑,豪情万丈。
却不知一旁的高力士正眼神阴毒的盯着他,怀恨在心。
他堂堂开府仪同三司,从一品大员,何时受过这样的窝囊气!
区区一个李白,不过写得几首好诗,竟敢把他不放在眼里。
他定叫李白知道得罪他的下场!
至此,高力士联合朝中权贵,不断进献谗言。
又故意在杨贵妃面前曲解“清平调”的诗意,诬陷李白。
令得杨贵妃对李白心生厌恶,在唐玄宗身边不断吹着“枕边风”。
李白处境越来越危险!
……
天宝三年。
皇宫御书房内。
“圣上,李白今日特来请辞!”
李白声音决绝,“请圣上准我辞去‘翰林供奉’,告别长安。”
“爱卿莫不是也听进了谗言,以为朕对你有了成见?”
唐玄宗看着李白,眼神之中流露出几分感伤跟失落。
“我知圣上心意,但臣心向往自由,不愿再为长安诸事所累。”
李白朝唐玄宗拱手,目光坚决。
“江山易得,知己难求!”
唐玄宗眼神幽怨的看着李白,“难道爱卿真的狠下心肠?抛弃朕一人留在这冰冷的皇宫么!”
“朕知道你一首在怪朕,没有封你个一官半职,实现你心中的宏图伟业。”
“但你可知朕这么做都是为了能让你的心不惹世俗尘埃,不被皇宫囚笼所困。”
“可以永远无拘无束,豪迈洒脱!”
唐玄宗眼神真挚看着李白。
“谢圣上能与我说出这般肺腑之言,但臣心意己决,还请圣上成全!”
李白心中虽有万般不舍,但偌大的长安己经没有他的容身之所了。
玄宗皇帝虽然将他视为知己,却也无法明白他一颗立国安邦之心!
“好,既然你己经决定离开皇宫远游,那今日朕便成全你!”
唐玄宗眼神黯淡痛心,但最终还是咬了咬牙,御笔亲写圣旨。
准允李白辞去“翰林供奉”一职,离开长安。
“谢圣上隆恩!”
李白接过圣旨,朝唐玄宗深鞠一礼,眼眶泛红。
随后毅然决然的转身离去。
“等等!”
唐玄宗叫住李白,“这一别不知何时才能再见,朕为你定制了一只酒盏,本打算你生日那天送给你。”
“可如今…也只能现在将它送给你了。”
唐玄宗从御书房的书柜中取出一个精致玉盒,打开盒子,里面静静躺着一只美轮美奂的酒盏。
唐玄宗拿起酒盏,来到李白面前。
“这只酒盏名为‘金玉叵罗千樽盏’,朕将它送予你,提前祝你生辰快乐,饮酒作诗,逍遥天地!”
“谢皇上。”
李白眼眶,珍重的收下金玉叵罗千樽盏。
“我说过,你我之间不必言谢。”
唐玄宗声音爽朗,“临行之际,不如就像往常一样,抛去君臣之礼,再陪我痛痛快快的喝一场吧!”
“好,我今日就陪隆基不醉不归!”
李白声音豪爽。
“拿酒来!”
唐玄宗和李白举杯畅饮,豪情万丈。
“临行前,再为我作一首诗吧!”
唐玄宗满脸通红,醉意上涌。
“哈哈!我这就为隆基赋诗!”
李白酒性大发,诗才泉涌,执笔泼墨,龙飞凤舞。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
与尔同销万古愁!
名垂千古的“将进酒”一气呵成。
“好诗!”
唐玄宗连连称赞,拍手叫绝。
拍着拍着,唐玄宗脸上的笑容消失,望着即将离去的李白,眼眶湿红,“在外面若是累了,就回长安,隆基养你!”
……
天宝十西年,十一月初九。
身兼范阳,平卢和河东三节度使的安禄山以“忧国之危”,奉密诏讨伐杨国忠为借口,在范阳起兵反叛。
“安史之乱”爆发!
……
“隆基,安禄山起兵造反,现在的你一定忧心忡忡,忙得焦头烂额吧?”
两鬓斑白的李白坐在一间客栈的窗梁上,手里拿着盛着清酒的金玉叵罗千樽盏,对着月亮一饮而尽。
“安史之乱,只盼隆基身体无隅。”
……
公元761年,安史之乱平定。
“安史之乱终于平定了!”
“隆基,你无恙真好。”
牢狱中,穿着囚服,满脸皱纹的李白手里拿着金玉叵罗千樽盏,饮尽盏中的浊酒。
他受奸人蛊惑,误投入反军阵营,如今成了即将被流放的阶下囚。
李白被官兵押解流放,赶往夜郎。
……
“父皇,不知您急着召见儿臣所为何事?”
唐肃宗李亨匆忙来到唐玄宗的寝宫内。
“皇儿,父皇大限将至,临别前求你一件事。”
唐玄宗倚靠在床榻上,满头白发,容颜苍老。
“父皇,您是九五之躯,定能安享天年!”
唐肃宗李亨眼眶泛红,“不管何事儿臣都答应您,只盼父皇保重龙体。”
“皇儿,我听说李白被流放了?把他的罪赦了吧。”
“这…”
唐肃宗李亨神色为难,“李白参与安史之乱投了叛军,怎可,”
“皇儿,这世上谁都可以背叛父皇,唯有两人绝不会背叛父皇!”
唐玄宗目光笃定,“一是高力士,他对父皇忠心耿耿。当年父皇能坐上龙椅,他当首功。”
“二便是李白,他是父皇在这世上唯一的知己!绝不会背叛父皇!”
“即便做了错事,也定是受奸人蛊惑。”
“可是父皇,若是放了李白,如何堵住朝中的悠悠众口!”
唐肃宗李亨一脸为难之色。
“安史之乱,遭殃的终究是百姓,民能载舟,亦能覆舟!”
唐玄宗叹息一声。
随即目光锐利的盯着唐肃宗李亨,语气毋庸置疑,“这正是你收拢人心的好时机。”
“儿臣,明白了。”
唐肃宗李亨立即颁旨,大赦天下!
……
白帝城。
“李白,你真是走大运了!”
(http://www.yinghuaxs.com/book/jhehe0-11.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yinghua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