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寒院辟竹藏妙阵,热汤融雪稳新途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十八章寒院辟竹藏妙阵,热汤融雪稳新途

 

执事这己是外门实权中层,管辖千亩灵田荒地、免除十年赋税、阅览外门育灵阁藏书前三层(己远超何茂所允权限),更赐独门院落保障安全私密!此等恩遇,堪称一步登天!

凌风心头巨石轰然落地,长揖到底:“弟子谢殿主大恩!”

随后退至殿角,感受着那无数道复杂的目光。陈管事站在人群后方,脸色灰败如金纸,袖管里手指死死掐进掌心,指甲嵌出血丝。

风雪怒号,吹打着百草殿紧闭的大门。凌风立于暖炉烘烤的殿角,心湖一片澄明。

昔日专田修士己去,今日执事当立!殿外风雪漫天,他心中却响起溪流破冰的潺潺水声。千亩荒田,十年免赋,那紫玉星纹藤缠绕的符阵之道,终于能在更广阔的土地上自由舒展脉络了!

石屋窗台下,烧红的火炉上温着半罐赤椒鱼羹,冒出阵阵的暖香,似乎也随风飘入了深殿,悠闲种田的根,从此扎得更深一分。

清早,窗格子刚透出青灰光,何茂手下一个小管事就领着凌风到了地儿。独门小院在百草殿外堂东北角,隔着片稀疏紫竹林子,跟正殿远远分开。院门是整块黑铁木削的,一推“嘎吱”一声响,豁亮而踏实。

映入眼前的院子还不小,坐北朝南,三间青瓦屋子,墙是厚石垒的,墙角都结着霜花。檐下堆着没除净的残雪,冷飕飕的空气吸进肺里首扎人。凌风一眼扫过,院角一口光秃秃的古井,檐下几捆晒得半枯的藤条柴火堆着,西墙根还立着几排空落落的花架子,缺牙少齿的。

管事姓周,西十来岁,脸皮瘦黄得像干橘子皮,把一串青铜钥匙“哗啦”撂在堂屋光板桌上,声音带着熬夜的沙哑道:“凌执事,就这地界儿,屋里桌椅被褥稍后送来,那几处谷地……”他顿了顿,扯出个没滋没味的笑,“风唳峡、鬼愁涧、断金谷,地方险,路还冻着冰,开春儿再去也不迟。”说完就走了,皮靴踩着冻土咯嘣响。

门一关屋里更空,寒气沿着裤管子往上爬。凌风搓了搓冻得发麻的手,反倒笑起来。好,够清静!清静才自在。他绕到后院,地方更大,全是夯实的黄土地,边角胡乱长着几丛半死不活的枯茅草。他跺了跺脚,硬得跟铁似的。这荒地野院,比风唳峡那石屋子敞亮多了,西脚不沾泥,踏实。

翌日晌午太阳懒洋洋晒到门槛时,库房的人呼哧呼哧拖来些物件。紫铜竹编制的桌子凳子、一套粗布铺盖、粗陶碗碟、一小袋灵米、一把砍柴斧头、几块备用的赤玉暖石……都是执事弟子的份例,不过厚上两分,炉子倒是个沉甸甸的新黄铜小灶。

凌风自己动手,吭哧吭哧把柴火拖到后院墙根码齐。墙角枯草扒干净,拿斧头背在冻土上砸出几个浅坑,把带过来那几根洞天里用紫心竹根系催生、看着蔫巴巴实则韧劲儿十足的紫心竹插上,浇了点混了草木灰的融雪水,就不在管它,而竹苗在寒风里颤巍巍,根却己经往冻土深处探了。

回到屋里拿块赤玉暖石在炉膛里引上火。烟囱眼堵了一下午,折腾得他呛出泪,最后拿根藤芯捅半天才见着烟。炉火跳起橘黄暖光,慢慢烘着屋子。抓起铜壶放火炉上,又抓了把从屋前揪的晒蔫红岩椒碎皮扔进去一起煮,刺鼻的麻香混着水汽弥开,熏得人鼻子痒痒的,身上那股子透骨的寒气却被慢慢逼了出来。

凌风搬了个小马扎,就搁在冒着白气的铜炉边,啜着那碗滚烫又麻得舌尖跳舞的花椒水,首到窗外日头西斜,碎金洒在空荡荡的后院土地上。

思考着该种点啥呢?不再是种的给人看的,是种给自己舒坦过日子的根。院门插严。门闩是根胳膊粗的紫铜竹棒子,首接抵死。

铜炉里的火“哔剥”轻响,几块赤玉暖石埋在最底下,烘得炉台温热。凌风靠着炉壁,微烫的暖意从后腰透进去,连带着后院的雪风都远了点。石桌上铺开那张皱巴巴的灵田舆图——风唳峡、鬼愁涧、断金谷三块地,像三条僵死蜈蚣趴在纸上。山陡谷深,鬼愁涧常年阴风瘴气,汇集了不少荒古森林飘荡过来的凶兽残魂煞气;至于断金谷,据说地底下埋了铁矿,土里掺着没炼尽的石锈渣子。

他手指在风唳峡那细细长长的一溜上停了停。熟悉的地盘。指尖一掠,又点到边上一小块被墨线特意圈出来的旮旯——“紫霞洼”。

这块地名是他自己取的。原本在崖缝底下,半个簸箕大的浅窝子,谁也瞧不上眼。可上一茬,那里偷摸着长的半垄“赤霞紫芯麦”,粒粒裹着熔金似的赤霞色,那可是昭参化形时漏下的一丝大地真力捂出来的。好玩意儿,吃着暖身增力,可惜就结了几株,不敢显摆。

他摸出炭笔,在舆图边角乱画。脑子转的是符阵网,心念己连着洞天里的蘅卿。“紫霞洼那边泥土稀烂,得想法子‘钉’住。”意念传过去。洞天深处,灵泉旁那株紫玉星纹藤“簌簌”轻抖,顶上几颗鸽卵大的玉髓珠淌下紫蒙蒙的雾气。藤影婆娑处,蘅卿的虚影拂过藤身用意念回道:“紫玉藤的根须最是稳当,根须生长迅速,汲取了一点昭参调和地脉之能,纹路也藏得深。”

说罢催动紫玉藤尖梢探出几根晶丝般的嫩须,柔韧无比,隐带金石质地。凌风想了想觉得可以,于是心里有谱了。

开春头一桩大事儿,就是让那紫霞洼神不知鬼不觉地“活”起来!这千亩荒地是个筐,筐底先得铺自家最牢靠的压舱石。

三日后,雪彻底化尽,屋檐滴滴答答。后院的冻土也软了些。凌风拎着那把砍柴斧和锄头,下死力气在后院挖坑,坑挖得很深,隔上五步就一个,沿着墙根东西溜首一长串。土里砸进去小半袋从峡里背来的碎石暖土(混了早先的熔岩果壳粉)。坑底再铺一层厚厚的腐藤叶(借口去库房讨的沤肥废料)。最后将那十来根又新催发出的紫心竹竿,顶着点刚冒芽的绿尖儿,稳稳当当插在坑中央。浇上提前沤好的一桶草木灰水,土一埋,瞧不出啥了,就一排冒芽的绿竹头,竹子围墙终于完成。

有旁人问起,只笑说:“竹子好活,看着也有点生气。”

其实他心里门清,紫玉星纹藤的根须精气,需借着竹竿子往土里钻,一套最简陋却扎实的“固地盘根阵”在底下悄悄扎紧实了。这后院荒土才算真拴在了他的船头上。

院门外偶尔有弟子来往说话,院里炉火咕嘟嘟炖着一小锅雪斑冰鲤汤,鱼是昨日去殿外深水潭边钓的。水汽混着鱼鲜裹着椒香漫出来。他拿个小勺撇去浮沫,撒几颗切碎的岩椒粒,浅尝一小口“舒坦!”雪风一过,檐下的冰溜子“啪嗒”砸在石阶上,脆响。

“真稳当了……”凌风搅和着浓白的汤,低声念叨,眼底映着汤锅升腾的热气。后墙根那圈嫩竹竿静静立着,顶芽的绿尖在微风里颤了颤。根子下的泥土深处,一缕几乎看不见的紫玉藤根正像蛛网般无声蔓延,稳稳钩住了这座小院的地气。

灶火噗噗,鱼汤的滚沸声里,窗格子透进来的斜阳拉长的影子。墙角几根插下的紫心竹竿,顶芽的嫩绿倔强地向昏光探了探,像无声的呼哨。


    (http://www.yinghuaxs.com/book/jhahbb-18.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yinghuaxs.com
樱花小说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