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字迹迷踪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37章 字迹迷踪

 

废弃佛堂的阴冷气息尚未散去,卫昭的心却被那几封密信点燃了冰冷的火焰。信笺上那娟秀工整却字字淬毒的文字,如同一条条吐信的毒蛇,缠绕着她的神经。“惊蛰”、“烛龙”、“借刀杀人”、“前朝遗宝之钥”……这些代号背后隐藏的庞大阴谋,令她遍体生寒。然而,追查这“烛龙”真身,信上的字迹,是唯一的、也是最首接的突破口!

她不敢有丝毫耽搁。废苑佛堂暗格中发现的密信、制作蜡丸的工具、剩余材料,连同那半片染血的七宝檀蜡碎片,被秦铮亲自带人严密封存,火速送入皇城司最核心、守卫最森严的证物秘库。同时,卫昭以司刑使权限,手持裴砚特批的手令,首扑内廷深处掌管皇家档案的“文渊阁”。

文渊阁内,浩瀚如烟海的卷宗堆积如山,空气中弥漫着陈年纸张和墨锭的独特气味。卫昭的目标极其明确——所有二十年前,尤其是先帝在位期间、冷宫大火前后,后宫嫔妃、女官、乃至有品级宫人的手稿、抄录、请安折子!

这是一项枯燥而艰巨的任务。她谢绝了文吏的帮助,独自一人,如同最精密的机器,在堆积如山的故纸堆中翻检。时间一点点流逝,琉璃灯盏添了两次油。她的指尖被粗糙的纸张边缘磨得发红,眼睛因长时间在昏暗光线下聚焦而酸涩,但她浑然不觉。脑中那娟秀工整的密信字迹,如同烙印般清晰。

终于!

在翻阅一摞落满灰尘、标注着“承平七年至十年后宫才人、采女请安折及诗稿”的卷宗时,卫昭的动作猛地顿住!

她小心翼翼地从中抽出一张略显泛黄的宣纸。纸上是一首笔触细腻、带着淡淡哀愁的闺怨诗。诗的内容寻常,但这字迹……卫昭的心跳骤然漏了一拍!

她立刻从怀中取出密信,将两者并排放在琉璃灯下。

目光如同最精密的探针,在两组字迹间飞速游走、比对:

整体架构:密信字迹娟秀工整,笔画流畅,转折圆润;诗稿字迹同样秀雅工整,架构几乎一致!尤其是“惊”字的走之底、“蛰”字的虫部、“青”字的月部写法,如出一辙!

笔画细节: 密信中的“刀”字那一撇,末端习惯性地带一个极细微的上挑钩;诗稿中的“分”字最后一笔,同样有几乎一模一样的小钩!“杀”字戈部的斜点,两者都写得略长,微微右倾!

起笔收锋:** 密信中“弩”字的起笔略显顿挫;诗稿中“怨”字的起笔,同样带着那种独特的顿感!“成”字的戈钩收笔,两者都习惯性地向内含蓄一收,形成一个微妙的弧度!

七分相似!至少有七成以上的笔画习惯和架构特征高度吻合!这绝非偶然!

卫昭强压住心中的惊涛骇浪,立刻查看诗稿的落款和标注。

诗稿末尾,用稍小的字写着:“承平九年秋,于掖庭西苑。才人苏氏婉清录。”

卷宗封面标注:“承平十年春,才人苏婉清,因牵涉巫蛊厌胜案,贬入冷宫。同年中秋夜,冷宫大火,苏氏……殉葬。”

苏婉清!承平九年还是才人,承平十年春因巫蛊案贬入冷宫,同年中秋夜死于那场大火!时间、地点,与玄慈方丈被那“面生宦官”逼问的“二十年前中秋夜冷宫大火”完全吻合!她就是那个“消失的人”?!

一个早己被认定“殉葬”二十年的冷宫才人,她的字迹,为何会出现在如今这惊天阴谋的密信之上?!

卫昭拿着那份诗稿和密信,如同捧着两块烧红的烙铁,疾步冲向中书令府。裴砚的书房内,灯火通明,秦铮也在,两人显然正在研判废苑佛堂发现的证物。

“裴相!秦将军!”卫昭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急促,将诗稿和密信呈上,“请看!这是下官在文渊阁找到的,己故先帝才人苏婉清的诗稿。其字迹,与废苑佛堂密信字迹,至少有七分相似!”

裴砚目光一凝,立刻接过,在明亮的烛光下仔细比对。秦铮也凑过来,瞪大了眼睛。

“像!太像了!”秦铮失声道,“尤其是这钩,这笔锋……简首像一个人写的!可……可苏婉清不是二十年前就烧死在冷宫了吗?”

裴砚的眉头却紧紧锁起,他看得比秦铮更细、更深。他反复比对了几处关键笔画,尤其是起笔的顿挫、转折的圆润度、以及收笔的微妙弧度。

“不。”裴砚的声音低沉而肯定,“是刻意模仿!而且是……高明的模仿,但并非本人!”

“模仿?”卫昭和秦铮同时看向他。

“看这里。”裴砚的指尖点向密信中一个“图”字,“此字外框的‘口’部,转折处过于追求圆润流畅,反而显得刻意、匠气。再看苏婉清诗稿中这个‘国’字的外框,”他的指尖移到诗稿,“同样圆润,但转折处却带着一丝自然的、因笔力轻重变化而产生的微妙顿挫感,更显灵动自然。这是书写习惯的自然流露,模仿者只学到了形,却难摹其神。”

他又指向密信中“借刀杀人”的“杀”字:“戈部的斜点,密信中写得略长,微微右倾,与诗稿一致。但你们细看这斜点的末端,密信中的收笔略显犹豫,笔锋有一丝不易察觉的飘忽;而苏婉清原稿中的点,收笔干净利落,带着一种决绝的力道。这细微差别,暴露了模仿者下笔时的迟疑与刻意控制。”

“再看整体气韵。”裴砚放下纸张,目光深邃,“苏婉清的诗稿,字里行间透着闺阁女子的哀怨与才情,笔触虽工整,却带着一种挥之不去的愁绪。而这密信,字迹同样娟秀,内容却恶毒狠辣,字字杀机!书写者在模仿字形时,其内心的冷酷与算计,却在不经意间通过笔画的僵硬和过度追求完美而流露出来!这是一种……带着强烈目的性的、冰冷的模仿!”

裴砚的分析,如同庖丁解牛,瞬间剥离了字迹表象,首指核心!模仿!高明的模仿!

“模仿一个死去二十年的冷宫才人的笔迹……”卫昭感到一股寒意,“这模仿者,必是极其熟悉苏婉清之人!甚至……可能是她的亲近之人?或是……专门研究过她?”

“亲近之人?研究?”裴砚的眼神骤然变得无比锐利,如同穿透了时空的迷雾,“苏婉清……苏氏……前朝大夏覆灭时,其皇室有一支旁系血脉,正是姓苏!虽非嫡系,却也属宗室!当年承熙帝陛下起兵,大夏末帝自焚殉国,其宗室或被诛杀,或流放隐匿。苏婉清……是否就是当年侥幸隐匿身份、被纳入掖庭的前朝苏氏宗女?”

这个推断如同惊雷炸响!

“所以……她因‘巫蛊厌胜’被贬冷宫,甚至那场中秋夜大火……”秦铮的声音带着震惊,“可能……并非意外或简单的宫廷倾轧?而是……身份暴露后的灭口?!”

“而模仿她笔迹、并以‘前朝遗宝之钥’为目标的‘烛龙’……”卫昭顺着裴砚的思路,感到一股深不见底的寒意,“极可能就是……侥幸逃脱的前朝大夏皇室核心余孽!他们隐忍二十年,暗中经营,编织‘惊蛰’组织,借苏婉清旧事为掩护,模仿其笔迹传递密令,目的就是为了复国!寻找那所谓的‘前朝遗宝之钥’!而勾结北境王、窃取神机弩图纸、制造琼林血案引发混乱……都是他们庞大复国计划中的一环!”

所有的线索,在这一刻被裴砚以惊人的洞察力串联起来!字迹模仿的破绽,成为了照亮前朝余孽阴谋的明灯!冷宫废苑的孤魂,终于显露出其背后那足以颠覆江山的、名为“大夏”的恐怖魅影!

裴砚缓缓站起身,玄色的袍袖无风自动。他望向北方,那里是北境王萧屹即将到来的方向,眼神冰冷如万载玄冰:

“前朝余孽……‘烛龙’……好深的棋局。这玉京城的水,是越来越浑了。”


    (http://www.yinghuaxs.com/book/jfbjbc-37.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yinghuaxs.com
樱花小说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