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如何修补
第七十五章 如何修补
颜清欢坐在出租车的后座上,一只手接听电话,一只手无意识的着膝盖上面放着的锦盒。
“不好说。”
颜清欢轻声开口说道。
“别人不知道,难道你还不知道吗?宋代官窑的冰裂纹本身就特殊,胎釉结合的地方很微妙,碎片又只有这点,连拼接的参照都没有,只能一点点比对釉色和纹路的走向。”
颜清欢说着,停顿了下,在心中认真估算了一下修复所需要的时间。
“如果要修复好的话,最快也需要近一个月的时间。”
这个时间听起来并不少,但古董协会即将要举办的古董鉴赏会,可就只有半个月的时间了。
半个月的时候,够她做什么?
电话那头的沈砚显然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语气沉了沉。
“一个月……时间确实有点紧张了,到时候会赶不上展会的。”
即便心中已经有了准备,但是听到既定的事实从沈砚的口中说出来,再确认一遍过后,颜清欢还是忍不住收紧了自己搭在锦盒边缘的指尖。
锦盒的棱角硌得掌心微疼,可颜清欢却像是毫无感觉般,一点点用力。
她偏头看向窗外飞逝的街景,心里那点刚燃起的斗志,像是被泼了瓢冷水般,熄灭了大半。
“其实也没关系。”
不知道是不是察觉到了颜清欢的低落,沈砚的声音很快恢复刚刚的温和。
他开口,轻声宽慰颜清欢。
“老师让你上台,本来也不是为了展示修复成果,主要是想让你露个面,让圈内人认识一下他这个准徒弟。如果实在来不及,那我们到时候就带着碎片去,在台上讲讲你对冰裂纹的理解,也算是完成任务了。”
付秋明的主要目的,不过就是让圈内的那些老家伙们知道,自己即将要收个很有天赋的学生,也是让他们看清楚,颜清欢是他内定的人,别人就算眼馋也别想抢。
所以不管颜清欢到时候上台表现成什么样子,付秋明都不会觉得有任何问题的。
话是这么说,颜清欢却有些不甘心。
付秋明把这么珍贵的碎片交给她,还处处为了她着想,她总想着能拿出点像样的东西来,哪怕只是修复了一小部分也好。
“我尽量试试吧。”
她轻声说着。
“哪怕到时候只能补好断口的边角,也能让大家看到冰裂纹的衔接思路,也算没白费功夫。”
沈砚听出她语气里的执拗,轻笑一声。
“别太逼迫自己了,修复最重要的是顺其自然,这种硬赶出来的活儿,容易失了分寸。”
他有心想要劝颜清欢,却不知道后者心里有着自己的打算。
半个月虽然短,但每天多挤点时间,未必不能做出点样子。
付秋明为了她父亲的古董愿意这么帮她,那她也绝对不能辜负了他的心意。
毕竟人和人之间总要用真心才能换来真心。
电话挂断,出租车也正好在路边停靠下来。
颜清欢推开车门下了车,和沈砚又聊了几句,这才挂断了电话。
她回去之后没有立刻休息,而是进了书房,把锦盒里放着的青瓷片小心翼翼取出,放在特制的防震垫上。
放大镜下,瓷片的冰裂纹路如同蛛网般细密,却又规整不显凌乱。
每一道纹路的走向、釉面的开片角度都暗藏玄机。
她拿起相机,对着碎片的每个细节拍摄,快门声在寂静的夜里格外清晰。
相机的闪光在瓷片表面流转,颜清欢将拍好的照片传输到电脑里,按照纹路走向和釉色的深浅程度,的将它们一一分类好。
做完这一切,她这才从电脑前起身,走到身后的书架旁,认真翻找起来。
过了一会儿,这才在角落的位置翻出来一本早前收藏的宋代官窑文献。
有些泛黄的书页里夹着数年前,她被父亲带去博物馆时特意临摹下来的冰裂纹图谱。颜清欢的指尖拂过那些密密麻麻的笔记,忽然间浮现在脑海之中的回忆让她有些怅然。
当时只道是寻常。
颜清欢轻叹了口气,把那些过往的回忆勉强压到了心里,开始专注自己想找的内容。
笔记一页页翻动,颜清欢的手指突然在看到某行字之后顿住。
冰裂纹的修补,重点在于“顺应原纹”。
字迹边缘被反复得发毛,旁边还画着歪歪扭扭的简笔裂纹图,是许多年前的她用铅笔涂画出来的。
颜清欢盯着这四个字,忽然想起父亲曾经对她说过的话。
“修复古瓷器不是要消除破碎,抹消那些痕迹,而是按着它的性子来。”
当时父亲用布满老茧的手握着她的手腕,带着她在碎瓷片上比划着。
“就像是河水流过石头,你硬拦着,水就乱了。可要是顺着河流,水流反而能走出最漂亮的弧线。清欢,懂了吗?”
当时她年纪到底还小,听到这些话只是似懂非懂的点了点头。
时隔多年,她总算是明白了父亲当年所说的那番话究竟是什么意思。
“顺势而为吗……”
颜清欢呢喃着,电光火石间,脑海中掠过道想法,让她整个人的精神都为之振奋了不少。
她猛的合上手中的笔记,那双澄亮的眼眸在光线下显得格外明亮。
或许她知道该怎么办了。
凌晨两点,书房的灯光在桌面投下明亮的光晕。
颜清欢站在桌前,戴着白手套,用镊子夹起调配好的釉料,小心翼翼地涂抹在瓷片断口处。
(http://www.yinghuaxs.com/book/je00if-76.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yinghua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