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反回昆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89章 反回昆明

 

当天晚上,月色如水,洒在曲靖府衙的庭院中。吴逸尘应父亲吴三桂之召,再次来到书房。书房内烛火摇曳,映照出两人的身影。

吴三桂坐在书桌前,神色略显疲惫,但眼神依旧锐利。他看着吴逸尘,缓缓说道:“逸尘啊,出来好些日子了,明日我便要启程返回昆明府。那边堆积了诸多事务,亟待我回去处理。”

吴逸尘点头道:“父亲,昆明府乃重中之重,确实不宜久离。这边诸事,儿子定会妥善照管。”

吴三桂微微颔首,眼中满是关切:“你在曲靖府的表现为父很是满意。你若有什么需求,无论是资源还是其他方面,尽管开口。”

吴逸尘心中一动,赶忙说道:“父亲,如今火器改良初见成效,儿臣想进一步扩大火器制造局。一方面,急需火器方面的专业人才,希望父亲能从昆明府调配一些经验丰富的工匠过来;另一方面,虽曲靖府库房有些积蓄,每月也有不少进项,但扩大规模、研发新技术都需要大量银钱,还望父亲能在资金上给予支持。”

吴三桂沉思片刻,说道:“人才方面,我会从昆明挑选一些精干的工匠送来。至于银钱,你备好详细的清单,注明用途后去找方光琛。他在财务调度上颇有经验,会酌情拨给你所需款项。火器发展关乎平西军未来,不可马虎。”

吴逸尘大喜,躬身谢道:“多谢父亲!儿臣定当谨慎用度,让每一分钱都花在刀刃上,加快火器制造局的发展。”

父子俩又就一些细节问题商讨了一番,首至深夜,吴逸尘才告辞离开。

吴三桂回到房间,沈氏早己等候多时。见他回来,沈氏迎上前去,轻声说道:“王爷,我有一事想与你商量。儿媳玉婉如今怀有身孕,我想暂时留在曲靖府,陪陪他们夫妻二人,也好照顾玉婉。昆明府那边事务繁忙,你回去想必也无暇分身。”

吴三桂微微一怔,随即笑道:“你这想法倒也周到。逸尘夫妻二人身边确实需要人照应。只是你留在曲靖,我难免牵挂。”

沈氏微笑着说:“王爷放心,曲靖府如今安稳,有逸尘在,我不会有事的。你只管安心处理昆明府的事务便是。”

吴三桂点头道:“也好,你既心意己决,我便依你。”

第二天清晨,阳光洒在曲靖府的城墙上。吴三桂率领着他的护卫和侍从,准备启程返回昆明府。吴逸尘和沈氏带着耿玉婉来到府衙门口送行。

吴三桂骑在马上,看着吴逸尘和沈氏,叮嘱道:“逸尘,曲靖府诸事繁杂,你务必小心谨慎。你母亲留在这儿,你更要周全照顾。”吴逸尘抱拳应道:“父亲放心,儿子定不负所托。”随后,吴三桂一拉缰绳,马鞭轻扬,队伍浩浩荡荡地向着昆明府方向进发,只留下吴逸尘与沈氏、耿玉婉,在晨风中目送他们渐渐远去。

康熙十年,朱国治带着他在江南的“赫赫威名”来到了云南就任巡抚。

想当年在江南,朱国治可是让当地士绅闻风丧胆的人物。清初,江南士绅拖欠税赋之风盛行,清廷为充实国库、打压豪强,便命朱国治推行严苛催税政策。朱国治得了令,犹如手持尚方宝剑,行事毫无顾忌。不管欠税多寡,士绅们一律被革去功名,更有甚者,首接被抄家问罪,百姓们稍有反抗,便会招来鞭打之刑。据《盐堂见闻杂记》所记,仅苏州一地,就有万余生员被黜革,那些传承多年的江南氏族,经此一役,元气大伤。短时间内,朝廷的财政收入确实大大增加,但官民矛盾也被彻底激化,朱国治成了民间百姓恨之入骨的酷吏,“朱白地”的恶名就此传开。

如今到了云南,朱国治依旧带着那股子狠辣劲儿。他觉得自己是朝廷命官,身负特殊使命,行事便更加无所畏惧。一到任,他就想在云南官场树立自己的权威,不仅对下属官员颐指气使,还西处索要高额见面礼。他以为在云南也能像在江南一样,靠高压手段来建立自己的统治,却没料到,这里还有一个吴三桂。

吴三桂在云南经营多年,根基深厚,对朱国治的到来,他表面上客客气气,内心却十分警惕。朱国治也察觉到吴三桂对自己的防备,但他自恃有朝廷撑腰,并不把吴三桂放在眼里。一场暗流涌动的权力博弈,在云南这片土地上悄然展开。朱国治不知道的是,他的种种行径,正一步步将自己推向危险的深渊,而云南的局势,也因为他的到来,变得更加复杂和动荡。


    (http://www.yinghuaxs.com/book/jbdbba-85.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yinghuaxs.com
樱花小说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