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十年,紫禁城的养心殿内,气氛凝重得如同暴风雨前的乌云压城。
康熙皇帝坐在龙椅上,手中紧握着刚刚送来的密奏,脸色愈发阴沉。密奏上的内容如同一颗巨石投入平静的湖面,掀起了滔天巨浪——吴三桂与耿精忠竟然达成了联姻。
“来人,即刻传索额图、明珠、周培公进宫议事!”康熙的声音低沉而有力,带着一丝难以掩饰的愤怒与忧虑。
不多时,三位大臣匆匆赶来,在殿中跪地行礼。
康熙将密奏猛地掷于案上,语气沉重地说道:“诸位爱卿,吴三桂与耿精忠联姻了,此事实在棘手,你们有何看法?”
索额图率先开口,眉头紧皱:“陛下,吴三桂与耿精忠本就手握重兵,割据一方,如今联姻,怕是会结成更紧密的联盟,对朝廷的威胁不容小觑啊。以臣之见,当务之急是密切关注他们的动向,加强边境的军事防备,以防他们突然发难。”
明珠微微点头,接着说道:“索大人所言极是。不过,臣以为也可尝试分化他们。可暗中派人去见耿精忠,晓以利害,告知他吴三桂野心勃勃,恐日后会对他不利,未必能与他共享富贵。同时,朝廷也可对耿精忠示以一些恩宠,让他对朝廷有所倚仗,不致完全倒向吴三桂。”
周培公上前一步,躬身道:“陛下,二位大人之策固然可行,但也需防备他们狗急跳墙。臣建议,可在湖南、江西、福建等地增派精兵良将,形成掎角之势,既能相互支援,又可对吴三桂和耿精忠形成威慑。若他们有异动,便可迅速出兵平叛。”
康熙微微点头,在殿中来回踱步,思索良久后说道:“诸位爱卿的建议都有可取之处。就依索额图所言,先加强边境防备;明珠去安排人手,暗中接触耿精忠,分化他们的联盟;周培公则负责调兵遣将,加强湖南、江西、福建等地的军事部署。此事关系重大,诸位务必谨慎行事,不得有丝毫懈怠。”
三位大臣齐声应道:“臣等遵旨!”便匆匆退下,各自去执行任务。
康熙望着他们离去的背影,目光坚定而深邃,心中暗暗发誓,定不会让吴三桂与耿精忠的阴谋得逞,绝不容许任何人威胁到大清的江山社稷……
与此同时,在昆明的平西王府中,吴逸尘正在自己的书房内,仔细研读着云南周边的山川地理图。联姻之后,他深知自己身上的责任愈发重大,不仅要巩固与耿家的联盟,更要为应对可能出现的朝廷举措做好准备。
“公子,王爷请您去正厅,说是有要事相商。”贴身侍从的声音从门外传来。
吴逸尘放下手中的地图,整了整衣衫,快步走向正厅。一进厅门,便看到吴三桂端坐在主位,神色凝重,一旁还坐着刘玄初和方光琛。
“爹,您找我何事?”吴逸尘恭敬地问道。
吴三桂示意他坐下,缓缓说道:“逸尘,如今你与耿家联姻,咱们与耿精忠算是彻底绑在一条船上了。但这联姻之事,朝廷想必很快就会知晓,他们必定不会坐视不管,咱们得商量个应对之策。”
刘玄初接口道:“公子,依我看,朝廷或许会先采取怀柔之策,试图分化我们与耿家的联盟。我们需提前做好准备,稳住耿精忠,同时也要提防朝廷暗中使坏。”
方光琛也点头道:“不错,此外,军事上也不能松懈。我们要加强对云南周边要道的布防,万一朝廷用兵,我们也能有一战之力。”
吴逸尘沉思片刻后说道:“爹,刘先生和方先生所言极是。孩儿以为,我们可主动与耿精忠沟通,表明我们的立场,共同应对朝廷。同时,在军事布防上,除了加强要道防御,还可在一些隐秘之处设置伏兵,以备不时之需。另外,我们也得在朝中安插眼线,及时掌握朝廷的动向。”
吴三桂微微点头,眼中闪过一丝赞许:“逸尘,你想得很周全。此事就由你牵头,与耿精忠商议合作细节,刘玄初和方光琛协助你。务必小心行事,不可大意。”
“孩儿明白!”吴逸尘坚定地回答道。
就在平西王府众人紧张谋划之时,远在福建的靖南王府内,耿精忠同样在与自己的谋士们商讨应对之策。
“王爷,吴三桂与咱们联姻,虽可壮大势力,但也将我们置于风口浪尖,朝廷怕是不会轻易放过我们。”一位谋士忧心忡忡地说道。
耿精忠冷哼一声:“哼,我岂会不知。但如今木己成舟,我们只能与吴三桂共进退。只是不知朝廷会如何动作,我们必须早做准备。”
另一位谋士沉思片刻后说道:“王爷,朝廷或许会以高官厚禄诱惑您,试图让您与吴三桂决裂。我们要小心应对,切不可为一时之利所迷惑。同时,我们也可派人前往云南,与吴三桂商讨协同防御之策,加强彼此间的信任。”
耿精忠点头道:“你说得有理。即刻派人前往云南,告知吴三桂,就说我耿精忠愿与他携手共进,共抗朝廷。另外,加强福建沿海的防御,以防朝廷水师突袭。”
各方势力都在因吴三桂与耿精忠的联姻而暗自调整部署,整个局势如同一张紧绷的大网,一场风暴正悄然酝酿,各方都在等待着一个爆发的契机,而天下的命运,也在这微妙的平衡中,逐渐走向未知的方向。
(http://www.yinghuaxs.com/book/jbdbba-58.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yinghua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