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鸣涛文化”那间新租的办公室里,空气里弥漫着新打印文件的油墨味、外卖餐盒的味道,以及一种久违的、带着紧张感的忙碌气息。程一鸣坐在那张充当办公桌的旧货箱前,眉头紧锁,眼神却异常专注,快速翻阅着苏晴整理好的厚厚一叠资料。旁边的小陈正对着电脑噼里啪啦地打字,小张在另一张桌子上摊开图纸写写画画,还有两三个员工也都低头在忙碌。
这才有点公司样!程一鸣想。
苏晴站在程一鸣对面,手里拿着一份刚打印出来的清单,声音清晰平稳:“程总,这是目前能收集到的关于‘老城改造文化地标项目’的所有公开信息汇总。招标文件预计下周三在政府采购网正式发布。根据现有资料,宣传品分包部分的核心要求,正如我们之前分析的,集中在两点:一是对柳阳老城核心文化地标历史内涵的深度挖掘和准确表达;二是如何将这种历史内涵转化为具有吸引力、易于大众理解和传播的宣传载体,同时严格控制成本。”
她将清单递给程一鸣:“这是我们需要重点准备的初步方向清单。另外,关于资质要求,我初步比对过,我们公司基本符合基础门槛。但竞争对手方面,目前己知至少有五家本地规模较大的文化公司和广告公司有意向参与,实力都不容小觑。”
程一鸣接过清单,快速扫视着,手指在“历史内涵挖掘”和“大众化呈现成本控制”两项上重重敲了敲:“这两点是关键!也是我们的突破口!苏晴,你立刻联系市档案馆和地方志办公室,预约时间,我们需要调阅所有关于项目涉及那几个核心地标,比如西大街古戏台、东门码头旧址的原始史料和地方志记载!越详尽越好!”他抬起头,眼中闪烁着锐利的光芒,“历史解读是我们的优势,必须吃透!”
“好的,我马上去办。”苏晴立刻记下。
“小张!”程一鸣转向设计实习生,“你负责搜集目前国内外优秀的历史文化主题宣传品案例,特别是那些成功做到‘深入浅出’、又控制成本的!海报、手册、文创小物件、短视频形式都要!整理好给我参考!”
“明白,程总!”小张立刻应道,脸上带着被委以重任的兴奋。
“小陈,你继续跟进公司日常事务,尤其是和供应商的沟通,确保我们承诺的延期支付能稳住局面。另外,帮我约一下文华书店的李老板,看能不能去拜访他一下。”程一鸣思路清晰地下达指令。李老板是本地文化圈的老前辈,人脉广,对柳阳历史如数家珍,他的意见至关重要。
“好的程总!”小陈也立刻投入工作。
看着团队重新运转起来,程一鸣深吸一口气,疲惫感依旧存在,但被一种强烈的目标感暂时压制。他必须抓住这次机会!为了公司,也为了昏迷中的涛子!他拿起手机,准备给医院打个电话询问马涛的情况。
就在这时,刘梅梅的电话先一步打了进来。程一鸣立刻接起:“梅梅,涛子那边怎么样?”今天程一鸣没有再去医院,但委托刘梅梅有空帮忙去探听一下消息。
“还是老样子,没醒,但医生说生命体征平稳。”刘梅梅的声音从电话那头传来,带着医院特有的背景杂音,听起来有些疲惫,“一鸣,你那边怎么样?忙坏了吧?”
“嗯,在准备那个老城项目的竞标资料,刚开了个小会。”程一鸣揉了揉眉心,“你呢?累不累?老婆,辛苦你了!”
“没事,老公,我还能撑住。你专心忙公司的事,这边有我看着。”刘梅梅的声音温柔而坚定,“对了,刚才医生找我谈了谈,说涛子这种情况,后期康复可能需要很专业的护理和理疗,费用……可能会是个长期的大数目。我就是跟你说一声,心里有个准备。”她适时地抛出了另一个现实压力,提醒程一鸣这个项目不容有失。
程一鸣的心沉了沉,握紧了手机:“好的,我知道了,梅梅。你放心,项目这边我一定全力以赴!涛子的康复,我们砸锅卖铁也要管!”
“嗯,我相信你。你自己也注意身体,别熬太晚。我先去护士站问问情况。”刘梅梅叮嘱了几句,挂断了电话。
放下电话,程一鸣感觉肩上的担子又重了几分,但同时也更坚定了要拿下项目的决心。他收敛心神,重新投入到眼前的工作中。时间紧迫,每一分钟都不能浪费。
傍晚,程一鸣在公司简单吃了外卖,又和苏晴讨论了一会儿资料收集的方向和难点,首到快八点才离开。他没有首接回家,而是先去了医院。
ICU外的走廊依旧安静压抑。刘梅梅坐在长椅上,看到程一鸣过来,脸上露出温婉的笑容,站起身:“忙完了?吃饭了吗?”
“吃了点。涛子怎么样?”程一鸣的目光第一时间投向那扇门。
“还是那样。”刘梅梅摇摇头,将手里拎着的一个保温桶递给他,“给你带了点汤,熬了一下午的骨头汤,趁热喝点。”
程一鸣心头一暖,接过保温桶:“辛苦你了,梅梅。你也累了一天了,你回去休息吧。”
“没事,”刘梅梅摇摇头,很自然地挽住他的手臂,“我等下跟你一起回去吧。傍晚趴着睡了一会儿。倒是你,忙了一天公司的事,肯定累坏了。你明天不是还要去学校上课吗?今天晚上养足精神要紧。”她的安排体贴入微,完全站在程一鸣的角度考虑。
程一鸣拗不过她,也确实感到精神疲惫。他坐在长椅上,陪着刘梅梅说了一会儿话,主要是关于项目筹备的进展。刘梅梅认真地听着,不时给出一些温和的建议或鼓励。九点半左右,在刘梅梅的再三催促下,两人才起身离开医院回家。
路上,趁着程一鸣在出租车上打盹的空隙,她拿出手机,屏幕亮起,上面显示着几条未读信息和一个未接来电,还是那个来自陈健的号码。她面无表情地解锁,快速浏览了一下信息内容,手指在屏幕上敲击着回复:
“最近家里有事,走不开。等忙过这阵子再说。”
发送完毕,立刻删除了对话记录。她将手机放回口袋,重新坐回长椅上,目光投向ICU紧闭的大门,眼神平静无波,仿佛刚才的一切从未发生。医院走廊惨白的灯光落在她精致的侧脸上,勾勒出一种沉静的、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疏离的美。她就这样静静地坐着,扮演着一个为丈夫兄弟忧心忡忡、日夜守候的完美妻子。窗外的城市霓虹闪烁,与她内心分割的世界,在城市的街道,并行不悖。
(http://www.yinghuaxs.com/book/jbcfie-25.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yinghua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