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亦可是在后半夜被雨声惊醒的。
她翻身下床时,窗外的雨正砸得老槐树的枝桠噼啪响。手机屏幕亮着,是小棠发来的消息:"林姐姐,我奶奶说老槐树今晚在'说话'!"
她套上外套冲下楼时,雨幕里己经聚了七八个人——王阿婆举着伞,朵朵抱着她的布娃娃,航航举着强光手电,连平时不爱出门的周明远都拎着工具箱站在树边。
"听!"航航突然拽她的衣角。
雨声里,老槐树的枝桠确实在发出细碎的响动,像是有人在低声絮语。林亦可凑近树干,发现树根处的泥土正微微隆起,像有什么东西在地下拱动。
"是砖!"周明远用铁锹轻轻一撬,半块青砖露了出来,砖面刻着模糊的樱花纹路——和守春园砖阵里的,一模一样。
"1947年的砖!"王阿婆的声音发颤,"当年陈姨埋砖时,我蹲在旁边帮她递泥!"
林亦可的心跳加速。她记得陈素琴的日记里提过,1947年冬天,她和十二位姐妹在老槐树下埋了十二块砖,每块砖下藏着半颗种子。可之前的考古勘探只找到了十一块砖,第十二块始终没着落。
"继续挖!"朵朵举着小铲子跳过来,"陈素琴奶奶说,第十二块砖里藏着'春天的钥匙'!"
雨越下越大,雨水混着泥土溅在众人脸上。林亦可握着铁锹的手有些发颤——这把铁锹是陈默托人送来的,说是从中央档案馆借来的,和1947年边区农林局发的农具同款。
"当啷!"
铁锹碰到硬物的瞬间,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林亦可扒开泥土,看见块巴掌大的铁盒半埋在土里,盒盖上刻着"守春·1947",和之前挖出的铁皮盒如出一辙。
"是陈姨的日记本!"秀姨突然喊,"我见过!1965年小秀姨来苏州,说陈姨临终前把最珍贵的东西托付给她,就是个刻着'守春'的铁盒!"
林亦可戴上手套,轻轻打开铁盒。里面躺着的不是日记本,而是封泛黄的信,信封上写着"致我最亲爱的第十二位种春人"。
"是写给我们的?"小芽踮脚凑过来,银锁在雨里闪着光。
林亦可展开信纸,字迹被雨水晕开了一些,但依然清晰:"第十二颗种子埋下时,我以为春天会永远藏在砖缝里。可后来我才明白,春天不在砖里,在每一个愿意弯腰的人眼睛里。如果有一天,你们看见这封信,说明春天己经传到了第十二代——那时的你们,一定比我们更懂怎么种春天。"
信的末尾,附着张照片。照片里,年轻的陈素琴抱着个小女婴站在老槐树下,女婴腕间的银锁闪着光——和小芽、秀姨的银锁,是同一对。
"这是..."林亦可的声音发颤。
"是我。"秀姨突然开口,"1947年冬天,我娘把我寄养在陈姨家。她说,等春天再开时,要让我替她看第一朵续春花。"
人群突然安静下来。雨丝落在照片上,模糊了陈素琴的脸,却清晰了秀姨腕间的银锁——那锁扣内侧的"秀兰"二字,在雨里泛着温润的光。
"原来..."朵朵的眼泪砸在泥里,"陈素琴奶奶说的'第十二位种春人',是你!"
秀姨蹲下来,把照片贴在胸口:"我娘走的时候,陈姨塞给我半块砖,说'等春天再开时,把这块砖和你的故事埋在一起'。这些年我搬了七次家,每次都带着它。"她从怀里掏出块半砖,和刚挖出的砖严丝合缝,"原来...它一首在这里等我们。"
雨停时,东方泛起了鱼肚白。
林亦可站在老槐树下,望着新翻的泥土里露出的半块砖,突然想起陈默说过的话:"续春花的根系能穿透八十年时光,因为每一代人都往土里添了温度。"
"林姐姐!"小芽举着个玻璃罐跑过来,罐子里装着她今早收集的晨露,"我要把晨露浇在新砖上,这样陈素琴奶奶的信就不会干了!"
航航举着强光手电照向树根,光束扫过的地方,又露出块更小的砖——是半块刻着樱花的砖,和之前的砖阵形成完整的圆。
"十二块砖,终于齐了。"周明远摸出相机,"我要拍张照,发在社区公众号上。标题我都想好了——《守春园的十二块砖,藏着八十年的春天》。"
王阿婆把煮好的红糖姜茶分给大家,热气混着续春花的甜香,在晨雾里散成一片云。秀姨把半块砖轻轻放进树根旁的土坑,又把自己的银锁摘下来,和陈素琴的照片一起埋了进去。
"这样,"她摸着小芽的头笑,"春天就有了第十二双手,第十二颗心。"
次日清晨,守春园的老槐树下围满了人。
新翻的泥土里,十二块刻着樱花的砖整整齐齐排成圆,中间埋着秀姨的银锁和陈素琴的照片。小芽踮脚在砖缝里撒了把续春花种子,晨露顺着叶脉滚进泥土,溅起细小的水花。
"姐姐,"她指着砖缝里冒出的嫩绿,"陈素琴奶奶的种子发芽了!"
林亦可蹲下来,指尖轻轻碰了碰那抹嫩绿。叶片边缘的淡粉色像被朝霞染过,脉络里的金色纹路细得像游丝,却在阳光下泛着暖光。
远处传来孩子们的笑声,航航举着纸灯笼跑过,灯笼上歪歪扭扭写着"春天十二记"。朵朵追在后面喊:"等等我!我要把晨露分给每颗种子!"
风里飘来续春花的香气,混着红糖姜茶的甜。林亦可望着十二块砖在晨光里泛着暖光,突然明白:
春天从来不是一个人种的。
是十二代人,用血肉和勇气,用希望和传承,把春天种进了土里,种进了心里;
是每一个弯腰的人,每一次浇水的手,每一声轻轻的呼唤,把春天种成了永远不会熄灭的火种。
而此刻,这把火种正随着孩子们的笑声,随着新芽的萌发,随着每一粒新埋下的种子,在更辽阔的土地上,生根、发芽、绽放。
砖缝里的嫩芽在风里轻轻摇晃,像是在应和什么。
林亦可侧耳细听,听见了——
是陈素琴奶奶的声音,混着八十年的雨声、笑声、翻土声,轻轻说:
"春天来了。"
(http://www.yinghuaxs.com/book/jafijb-73.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yinghua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