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月光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61章 月光

 

林亦可是在立秋那天接到王教授的电话的。

"小林啊,"老人的声音带着陕北口音的沙哑,"我在甘泉县老窑洞的后墙缝里,又摸出个铁盒子。你得来看看——盒底压着张照片,拍的是1947年陈素琴和你外婆张秀兰。"

林亦可的手指在手机屏上微微发颤。她望着窗外渐黄的银杏叶,想起小芽昨天举着放大镜看续春花时说的话:"姐姐,陈素琴奶奶的照片里,我妈妈的银锁和她的好像。"

"我和小芽明天就到。"她挂断电话,转身看向正在整理资料的严颂,"延安的老窑洞,可能有新线索。"

高铁穿过黄土高原时,小芽正趴在车窗上数云朵。

她的银锁在阳光下闪着光,锁扣内侧的"秀兰"二字被磨得发亮。林亦可摸了摸她的头,想起昨夜小芽翻出的红布包——里面除了银锁,还有半张泛黄的合影:两个穿蓝布衫的姑娘站在窑洞前,一个是陈素琴,另一个抱着襁褓的,分明是年轻时的张秀兰。

"姐姐,"小芽突然指着窗外,"那座山像不像陈素琴奶奶照片里的?"

林亦可抬头。车窗外,连绵的黄土坡间,有座青灰色的山包,山顶长着几棵老槐树——和陈素琴1947年照片里的背景,分毫不差。

老窑洞的木门"吱呀"一声开了。

王教授举着探照灯,光束扫过墙根的青苔。后墙缝里的铁盒己经取出,盒盖上的"守春·1947"在灯光下泛着锈红。林亦可戴上手套打开盒盖,最底下压着张照片——两个姑娘并肩站着,陈素琴怀里抱着个襁褓,张秀兰的手搭在她肩上,腕间的银锁闪着光。

"这是..."苏晚的声音发颤。她从背包里掏出张老照片,是她外婆张秀兰二十岁的模样,"和我外婆二十岁时的照片,背景里的山包一模一样!"

严颂凑过来,镜片上蒙着层雾气:"照片背面有字吗?"

林亦可翻转照片,背面用钢笔写着:"1947年春,与阿秀在守春山留影。阿秀的锁,和我的锁,本是同一对。"

"阿秀..."小芽突然拽林亦可的衣角,"我外婆的小名是不是叫阿秀?"

林亦可想起昨夜小芽翻出的红布包,里面除了银锁,还有张纸条,是张秀兰的字迹:"小芽,等你见到陈素琴奶奶的照片,告诉她——我的锁,在等她的锁。"

窑洞外的老槐树下,林亦可和小芽蹲在青石板前。

小芽用树枝戳了戳石缝里的土,突然喊:"姐姐,这里有块砖!"

林亦可顺着她的手指望去,石缝里半块青砖露了出来,砖面刻着五瓣樱花,和之前发现的砖阵纹路一模一样。她伸手一抠,砖块"咔嗒"落地,露出下面的铁盒——和张秀兰遗物里那个装着续春种子的铁盒,是同批次的。

"里面有封信。"小芽举着信笺跑过来,"是陈素琴奶奶写的!"

林亦可拆开信,字迹比日记本里更清瘦,带着延安时期特有的硬朗:"致阿秀:今日在守春山埋下十二块砖,每块砖下藏着半颗种子。若我遭遇不测,请将这些种子交给最信任的人。他们会替我种下去,等春天再开时,春天就不再是我的名字,是一群人的心跳。"

"另,阿秀的锁,和我的锁,本是同一对。等春天再开时,让小芽戴着两把锁,站在守春树下——那是我们的根。"

深夜的窑洞里,林亦可坐在老藤椅上,翻看着陈素琴的信。小芽蜷在她腿上打盹,手里攥着那枚刻着"秀兰"的银锁。严颂在院子里擦那十二支钢笔,月光下,笔帽上的"守"字泛着清冷的光。

"林姐姐。"小芽突然惊醒,指着窗外,"月亮好圆。"

林亦可抬头。窑洞外的月亮又大又圆,月光透过老槐树的枝桠洒下来,在地上投下斑驳的影。她摸出陈素琴的日记本,翻到最后一页。泛黄的纸页上,陈素琴的字迹依然清晰:"小芽今天满三岁,她蹲在花池边说'花要种在人心上'。我突然懂了,春天从来不是花,是种花的人。"

"啪嗒。"

一滴眼泪落在纸页上。林亦可抬头,看见小芽抱着枕头站在门口,银锁在月光下闪着光。小女孩揉了揉眼睛,踮脚爬上她的膝盖:"姐姐,我做了个梦。梦见陈素琴奶奶和张秀兰奶奶坐在守春树下,她们说——小芽,春天要传给你啦。"

次日清晨,林亦可和小芽站在守春山的山顶。

山风裹着槐花香钻进衣领,她们望着山脚下的文化广场——那里,十二块刻着樱花的砖阵在晨光里泛着暖光,中间的小芽正踮脚往砖缝里撒新土。

"姐姐!"小芽回头喊,"陈素琴奶奶说,春天藏在砖缝里,等有人弯腰,就能看见。"

林亦可蹲下来,和她一起培土。指尖触到的泥土时,她想起昨夜王教授说的话:"历史不会消失,它会变成种子,在每个愿意弯腰的人心里发芽。"


    (http://www.yinghuaxs.com/book/jafijb-61.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yinghuaxs.com
樱花小说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