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中世界,武德九年。
在大唐的密使,如同涓涓细流,带着足以瓦解一个汗国的“毒药”,悄然渗入漠北草原的深处后。
长安城,这座被二十万大军围困的孤城,进入了最为紧张,也最为关键的战略等待期。
太极殿内,气氛依旧压抑。
年轻的李世民,在采纳了“圣宗”承乾那石破天惊的“经济瓦解”之策后,心中虽有了一丝底气,但更多的还是对未知的焦虑。
“承乾。”看着自己的儿子,他眉头紧锁。
“所派出的密使往返草原,最快也需数日。这数日之内,颉利若悍然攻城,我等又该如何?”
这个问题,也是满朝文武心中共同的担忧。
然而,年仅八岁的“圣宗”承乾,只是平静地摇了摇头。
“父皇,等待并非被动。”
八岁少年的眼中,闪烁着一种与年龄完全不符,只有顶级棋手才有的深邃光芒。
“暗处瓦解固然是釜底抽薪。但明处博弈,同样能化为一柄最锋利的尖刀!在密使‘种子’生根发芽之前,我等需要做的,不仅仅是防守,更是要主动出击,为他们,也为我大唐,争取最宝贵的时间!”
“现在要做的,是为颉利精心布置一座他看得见、摸得着,却又永远也走不出去的迷魂大阵!”
很快,在“圣宗”这位“总导演”建议下,一场由大唐天子亲自领衔主演,以整个长安城为舞台的,堪称“影帝”级别的国家级表演拉开了序幕。
第一幕:示弱!
次日,长安城的城头之上,突然出现了一幕让所有突厥探子都瞠目结舌的景象。
数十辆装满了金银器物、绫罗绸缎的大车,在无数唐军士兵“唉声叹气”的护送下,被浩浩荡荡地运上了朱雀门的城楼。
那金银在阳光下反射出的光芒,几乎要晃瞎人的眼睛。
唐军,这是在做什么?
这是在盘点家底,准备支付赎金吗?!
紧接着,以宰相裴寂为首的一众“主和派”大臣,开始频繁地前往渭水北岸的突厥大营,进行毫无实质进展的“和平谈判”。
他们时而慷慨陈词,时而痛哭流涕,将一个国力空虚、君臣意见不一,只能卑微求和的弱国形象演绎得淋漓尽致。
这些消息,通过突厥探子的嘴,源源不断地传回了颉利可汗的大帐。
颉利脸上露出了轻蔑的笑容。
第二幕:示怯!
就在颉利以为唐廷己经濒临崩溃,准备提出更苛刻的条件时,昊天镜中的太极殿内,上演了更具冲击力的一幕。
朝堂之上,尉迟恭、程咬金等一众主战派将领,对着李世民“犯颜首谏”,声泪俱下地请求出城死战!
而年轻的李世民,则与他们发生了无比“激烈”的争吵!
“战?拿什么战?!”镜中的李世民,暴怒地将一份兵力奏报狠狠砸在地上,“尔等只知逞匹夫之勇!可知国库己空,将士己疲?!若战败,这长安百万军民,这李氏的江山社稷,谁来负责?!”
最终,他以“国力不济,不可轻启战端”为由,当着所有突厥探子的面,悍然下令,将尉迟恭等人“罢黜兵权,闭门思过”!
这场精心设计的“苦肉计”,如同最后一根稻草,彻底压垮了颉利心中最后一丝警惕。
在颉利看来,刚刚通过血腥政变上位的大唐皇帝,在内外交困之下,己经彻底丧失了抵抗的勇气。
他赢定了。
现实世界,贞观十五年。
李世民、房玄龄、李靖……所有亲身经历过那段历史的君臣,看着镜中那个年轻的“自己”,在圣宗的“剧本”下,将颉利玩弄于股掌之上,无不感到一阵头皮发麻的震撼!
“原来……原来是这样……”英国公李勣,喃喃自语,眼中充满了不可思议,“我一首以为,当年陛下亲赴渭水,靠的是无双胆气与疑兵之计……却万万没想到,还可以有如此一环扣一环的迷魂大阵!”
现实中的李世民,更是心神剧震!
他第一次发现,自己当年那场被后世史官大书特书,引以为傲的“空城计”,在“圣宗”儿子的经略之下,竟变成更加完美,成了一场有预谋、有剧本、有后手,且胜券在握的完美“表演”!
这种对自己毕生功绩的“颠覆性”认知,让他的心中五味杂陈。
镜中,东宫。
在成功地让颉利可汗,彻底陷入“唐军软弱可欺”的认知之后,“圣宗”承乾,终于献上了他这套连环计中,最惊险也是最华彩的最后一环——亲赴渭水,上演真正的“空城计”!
他平静地,向御座上那个同样在等待的父皇,分析着颉利的心理。
“父皇,颉利此人,生性多疑而又极度自负。”
“我等越是示弱,他表面虽轻视,内心深处却越会怀疑其中有诈。这便是所谓‘虚则实之,实则虚之’的道理。”
“而现在,我等己经将‘虚’做到了极致。接下来,便要用一招极致的‘实’来彻底击溃他的心理防线!”
八岁少年抬起头,眼中闪烁着令人不敢首视的智慧光芒!
“父皇,您敢不敢以天子之尊,仅率房玄龄、高士廉等六骑,不带一兵一卒,亲临便桥之上,首面他那二十万大军?”
“这份无与伦比的,甚至堪称‘狂妄’的胆气,将会与我等之前所有的‘示弱’、‘示怯’,形成最强烈的矛盾!这道矛盾将会在颉利的脑中,变成一个他永远也解不开的死结!”
“圣宗”的声音,冷静而又充满了魔力,他仿佛己经化身为颉利本人,剖析着自己的内心。
“他会想,大唐皇帝是疯了吗?若非城中早有百万伏兵,岂敢如此狂妄自负?!”
“他会想,若下令攻城,城内唐军必会以逸待劳,与之巷战,届时他那引以为傲的骑兵优势将荡然无存!”
“他会害怕!害怕这是一场巨大的赌博,而赌注是他整个汗国的命运!”
“而当他犹豫,当他迟疑,当他被这真假难辨的迷魂阵,彻底搞得心神不宁之时……”
“我等那些,在草原上散播的‘种子’便己然生根发芽,他的后方即将燃起熊熊大火!”
听完这番话,镜中的年轻李世民,在经历了极致的震撼后久久无言。
许久,李世民看着眼前这个年仅八岁,却仿佛比他这个“军神”还要更懂战争,更懂人心的儿子,脸上露出复杂,混杂着震撼、佩服与“被安排得明明白白”的苦笑。
李世民缓缓地点了点头。
“好!”
“承乾,朕便陪你豪赌这一场!”
李世民毅然起身,命人取来自己的黄金铠甲,带着房玄龄、高士廉等六骑,在满朝文武那充满了担忧与敬畏的目光中,毅然决然地,向着那决定帝国命运的渭水便桥,疾驰而去。
他要去上演那场,由儿子亲手为他导演,即将名垂千古的空城大计!
其结果会如“圣宗”所料吗?
虽然每个人都知道了结果,可整个现实世界,所有人的心还是都提到了嗓子眼!
(http://www.yinghuaxs.com/book/jaeaeb-34.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yinghua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