昊天镜右镜的画面,仍在继续。
在田间地头,用脚步丈量了民生疾苦,用双眼洞悉了农耕之弊后,镜中的“圣宗”李承乾,结束了他为期数日的关中“调研”之旅。
他返回了长安城。
没有设宴庆功,没有召见臣属。
做的第一件事,便是带着他那几卷,写满了笔记和奇特草图的书册,再次求见镜中的李世民。
甘露殿内。
所有观者都屏住了呼吸。
他们知道,在指出了所有问题之后,这位无所不能的太子殿下,即将给出他那足以改变世界的答案。
“圣宗”承乾,将他一路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向父皇详细禀报。
最后,在李世民那充满了期待与鼓励的目光中,将自己亲手绘制的两幅图纸缓缓展开。
“父皇请看。”
第一幅图纸上,画着一具农具的侧面与俯瞰图,其结构之精妙,标注之详尽,让现实世界工部的所有官员都瞬间瞪大了双眼。
“此物,儿臣名之曰‘曲辕犁’。”
“圣宗”承乾的声音充满了自信。
“儿臣观当今天下之耕犁,皆为首辕,体沉而转向不便,人牛皆苦事倍功半。”
“此犁,将首辕改为曲辕,又增设了可调控深浅的犁评,与便于翻土的犁壁。其形制小巧,操控灵活,一人一牛,其耕作之效,可抵得上旧犁两人三牛!”
“一人一牛,可抵两人三牛……”
现实中的司农寺卿喃喃自语,他飞快地在心中计算着。
随即整个人都因过度激动而剧烈地颤抖起来,“这……这意味着,我大唐每年的耕地总数,至少,至少能凭空多出三成!天……天哪!”
然而,震撼,还远未结束。
“圣宗”承乾,又展开了第二幅,结构更为复杂的图纸。
“父皇再看此物。”
“此物名为‘筒车’。”
“无需人力,无需畜力,只需将其置于河边,借水流之冲击便可自行转动,将那一枚枚竹筒中的河水,提至高处,送入田中,昼夜不息,循环往复。”
“一台筒车,便可润泽良田百亩。其效远胜百人劳作!”
“轰——!!!”
如果说,“曲辕犁”只是让百官震惊。
那么,“筒车”的出现,便彻底击垮了他们所有的常识!
水能自己往高处流?!
无需人力畜力,便可自行灌溉?!
这不是神仙法术又是什么!
“妖孽……真是妖孽啊!”工部尚书段纶,看着那副精妙绝伦的筒车图,老泪纵横,嘴里反复念叨着。
他身为大唐工匠的最高首领,在这一刻,对镜中这位十岁的太子生出了顶礼膜膜拜之心。
镜中,“圣宗”承乾最后做出总结,声音铿锵有力,掷地有声。
“父皇!欲使百姓富,必先使其仓廪实!欲使其仓廪实,必先利其器增其效!”
“儿臣以为,若能举国之力,推广此二物,并以百炼之钢替代青铜铸铁,打造新式农具。则不出十年,我大唐之粮产至少可增三成以上!”
“届时,天下百姓,何愁不能食‘脱壳之米’!”
这一番话,成为了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现实世界,彻底沸腾了!
文臣激动,武将骇然,百姓狂喜!
所有人都明白,这两样东西,意味着什么!
那意味着,一个前所未有,人人皆可温饱的煌煌大世即将到来!
甘露殿前,李世民在经历了极致的震撼与狂喜之后,缓缓地闭上了眼睛。
他强行压下自己心中那翻腾如海的激动情绪。
许久,他再次睁开眼。
他没有再看昊天镜。
他转过身,用一种前所未有,充满了审视、期待与最后一丝考验的复杂目光,看向了那个从始至终都跪在他身后,因巨大的冲击而身体摇摇欲坠的真正儿子——李承乾。
大殿之内,瞬间安静了下来。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了这对父子身上。
李世民缓缓开口,声音不大却带着一股沉甸甸的重量。
“承乾。”
“你都看到了吗?”
“都听懂了吗?”
李承乾的身体猛地一颤。
他知道,这是父皇在给他机会。
也是在给他最后的考验!
他抬起头,迎上李世民那双仿佛能洞穿一切的眼睛。
想起了镜中那个自信的“自己”,想起了那番掷地有声的言论,想起了那两件足以改变世界的神器。
一股前所未有的勇气从他心底涌起。
李承乾深吸一口气,压下声音中的颤抖,用尽全身力气清晰回答道:
“回……回父皇!”
“儿臣看懂了!”
“百姓之苦,在于劳而无功!富民之策,当从利其器始!”
当“利其器”三个字,从他口中说出的那一刻。
李世民的脸上终于第一次对这个现实中的儿子,露出了一个发自内心,充满了欣慰的笑容。
笑容如冬日暖阳,瞬间驱散了李承乾心中所有的阴霾。
“好!”
李世民只说了一个字。
随即,他的声音陡然变得威严而果决响彻全场。
“既然懂了,那这件事……”
“朕,就交给你去做!”
李承乾猛地抬头,眼中满是不可思议!
只听李世民继续说道,每一个字都像是在宣布一个新时代的来临。
“朕命你,以太子之身,兼领工部、司农寺相关事务,总领‘新式农具改良一事’!”
“朕给你钱,给你人,给你所有你能调动的权力!”
“朕不问过程,朕只要结果!”
李世民走上前,居高临下地看着自己的儿子,眼中燃烧着信任与期盼的火焰。
“‘圣宗’承乾己经为你指明了道路。接下来,你要亲自将这条路给朕一步一步走出来!”
“承乾……”
“莫要再让朕失望!”
李承乾呆呆地看着父皇,感受着那份沉甸甸的信任与责任。
他知道,从这一刻起,他不再是那个只能在昊天镜前艳羡、羞愧的旁观者了。
他己经站在了棋盘之上。
李承乾缓缓地,深深地磕下了一个头。
再抬起时,眼中虽还有惶恐与压力,但更多的是一种被点燃,破釜沉舟的熊熊斗志!
“儿臣领旨!”
(http://www.yinghuaxs.com/book/jaeaeb-20.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yinghua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