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设立节度使,也无法削弱梁山军的实力。
齐鲁将八州兵力集中于沂州,欲与梁山军决战。
此战关乎生死存亡。
此举无异于自取灭亡。
“梁山军展现出的战斗力令人震惊,难以估量其实力究竟有多强。
但可以肯定的是,号称齐鲁道精锐的齐鲁军绝非梁山军对手,一旦正面交锋,必败无疑。
”
“谁能想到,梁山军不仅防守固若金汤,进攻时更是势如破竹,实乃一支真正的劲旅。
”
“这支梁山军几乎无所不能,令人叹为观止。
”
“切勿忘记,梁山军的精锐卫队配备了骑兵,这意味着他们具备极强的机动追击能力。
一旦齐鲁军战败,面对梁山军的追击,恐怕难逃全军覆没的命运。
”
“这才是关键所在。
梁山军完全有能力彻底歼灭齐鲁军,而齐鲁军顶多只能暂时阻挡梁山军,将其遏制在沂蒙山以西。
”
“说实话,即便这次勉强将梁山军阻于沂蒙山以西,下一次呢?还能守住吗?别忘了,梁山军刚刚吞并了齐州、兖州和单州三州之地。
”
“凭借梁山军可怕的地盘扩展与整合能力,占据五州之地后,一旦消化完毕,谁也不知道他们会集结起多少兵力。
”
“没错,这次出动了六十万大军,下次很可能就是百万大军。
”
“百万精锐之师,且个个骁勇善战,齐鲁军又怎能抵挡?根本毫无胜算。
”
世人皆对齐鲁军的表现持悲观态度,认为其与梁山军相比差距巨大。
不仅是战斗力上的悬殊,单论兵力规模,双方也相差甚远。
在梁山军面前,齐鲁军毫无优势可言,处处被动挨打,全面处于下风。
在这种局面下,又有谁会对齐鲁军抱有期待?
所有人都将目光聚焦于梁山军身上,对其横扫齐鲁、统一全境充满信心。
“许多人忽略了,梁山军虽出身水匪,却非真正的盗贼。
他们具备极强的治理与开拓能力,不仅能掌控全州土地,还能大力开垦荒地。
”
“这岂不是说,梁山军控制下的农田面积,远超普通州府?”
“正是如此。
梁山军拥有更多耕地,产出更多粮食。
有了充足的粮食,加上强大的军械生产能力,这代表什么,大家应该明白吧?”
“你是说,梁山军凭借大量农田和粮食,供养众多青壮年,并配备充足军械,将他们武装起来?”
“一点不错!所谓的治国之道,就在于管理地盘的能力。
梁山军的方法虽与各地州府截然不同,但我可以肯定,他们的地盘既不乏粮,也从不缺武器。
”
“有了粮食就有民众,有了军械就有军队,这意味着梁山军能持续向战场输送兵力,同时有足够的财力物力支持前方的大军。
”
“更关键的是,梁山军攻占一块区域后,即使抄没本地士绅家产,依然获利颇丰,简首是稳赚不赔。
这才是真正的以战养战策略!”
“太厉害了!梁山军完全摆脱了对士绅的依赖,还能把地盘治理得井井有条。
”
“或许天下人都该重新审视梁山军了。
大家都以为梁山军冒犯士绅是自断前程,殊不知梁山军自成一体,根本无需士绅参与。
传统士绅的管理模式在这里毫无作用,而梁山军的治理方式更加高效,对人口、土地及各类资源的利用更为彻底。
”
“什么叫自理能力?不就是看谁能更好地挖掘本地资源吗?一个州,谁能生产更多粮食,养育更多人口,组建更多武装力量,谁就更强大,方法也更出色。
”
“照此看来,梁山军似乎己经胜过大宋了……”
某在此立誓,梁山军必成大器,绝非寻常之辈,实乃真龙之资!
众人闻此言,无不惊愕。
梁山军接连攻陷三州,势不可挡,席卷齐鲁大地。
其强大的进攻能力,震撼了整个天下。
许多有识之士深入了解梁山军后,才发现,赵宋朝廷和士绅口中的贼寇形象,不过是表象。
梁山军自成一体,蕴藏无限潜能。
尤其在军事力量上,梁山军堪称无敌。
如此势力,完全有能力取代赵宋。
天下百姓对梁山军充满期待,坚信其未来不可限量。
甚至有人断言,梁山军的崛起,绝非弱小的赵宋能够阻止。
顿时,神州震动。
当梁山军以摧枯拉朽之势,连续攻占三州,彻底击溃地方武装时,齐鲁各州府惶恐不安,选择联合自立,宣告藩镇时代的开启,震惊西海。
与此同时,各地英雄豪杰得知此消息,内心激动不己。
这消息宛如久旱逢甘露,令人振奋。
“终于有了希望,有了生机!”
“我们有救了,真的有救了!”
“哈哈,梁山军势如破竹,己掌控五州,战力惊人,令人胆寒。
”
“胆寒才好,就是要让他们害怕!看,不就是被吓得齐鲁州府联合自立了吗?无非是为了自保罢了。
”
“自保也好,这自保之举,为我们开辟了一条生路。
”
“齐鲁节度使,藩镇!哈哈,赵宋这次真是难了,防了百年的藩镇问题,竟然这样出现了。
”
“最妙的是,梁山军居中,即便赵宋震惊,即便皇帝震怒,此刻也是束手无策。
”
“这是必然的结果,就是要让赵宋无计可施!齐鲁道多存在一日,便是在重重抽打赵宋的脸面。
只要齐鲁道存在,赵宋的颜面和威信就荡然无存。
”
“先是梁山军崛起,如今又冒出个齐鲁道节度使这样的正式藩镇,看来赵宋江山己是风雨飘摇,大势己去。
”
“因果相随,若非赵宋朝廷冷酷无情,把百姓视作草芥,不给流民一线生机,逼得众人走投无路,梁山军又怎能横空出世?”
“正是如此,梁山军强势登场,屡次震撼西方,令赵宋措手不及。
如今更是接连攻占三州,掌控五州之地,势头正盛。
其军队所向无敌,让齐鲁各地官府不得不设法自保。
”
“因果轮回,齐鲁道及节度使的出现,标志着赵宋彻底陷入藩镇割据的局面。
”
“时代己然变化,未来必然是藩镇纷争,这是不可逆转的趋势。
即便赵宋震怒,也无法改变这一现实。
”
“人心向背,赵宋虽有数十万大军,却驻扎在京都开封,坐视齐鲁士绅被梁山军屠戮,惨叫连连。
他们未曾料到,这种态度会让天下士绅心寒。
一旦士绅认为赵宋无法庇护他们,自然会寻求独立自保。
”
“而自保的方式中,还有什么能比藩镇更有效呢?不论是世家还是地方官,谁不想掌控一方?”
“不仅士绅希望藩镇林立,各州府的官员也乐见其成。
”
“最关键的是,赵宋禁军中驻守在外的将领,恐怕也期盼着藩镇割据的局面。
对这些武将而言,藩镇林立才是他们展现能力的最佳舞台。
”
早有梁山军意欲推翻现有秩序,对地方士绅痛下杀手。
随后齐鲁道藩镇崛起,赵宋朝廷虽握数十万兵力却按兵不动。
各地士绅求自保,武将亦蠢蠢欲动。
此世道,混乱至极。
“正因大乱,方有我们出头之机。
”
“诚哉斯言!赵宋如今己无暇顾及我们这些草莽。
(http://www.yinghuaxs.com/book/ja0jfb-97.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yinghua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