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总教头由你担任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9章 总教头由你担任

 

见吴用陷入狂热,萧尘暗自轻笑。

对于像吴用这样的读书人,尤其是那些虽学识不多却渴望成就一番事业的人而言,一句改朝换代、建功立业的话,就能让他们完全失去理智。

改朝换代这个诱饵,永远不会过时!

提起造反,人人惧怕。

可一旦说成改朝换代,胆量便会瞬间大增。

看着吴用深陷其中,许久未醒,萧尘淡然一笑,随后随意说道:“从今往后,你就加入我的参谋团,担任一名参谋吧。

参谋团是在领地疆域扩大、人口增加后,萧尘组建的智囊团。

目的在于更有效地掌控和管理领地的发展。

事情一多,难免顾及不到细节。

这时就需要有人提供建议供他参考,并负责跟进落实。

这样他才能清楚掌握各项事务的进展。

吴用虽为梁山的军师,但在战略方面贡献有限。

然而,他作为梁山泊本地人,对梁山泊及北宋许多情况颇为熟悉。

萧尘将吴用纳入参谋团,不过是想借助他的本地经验为队伍指引方向。

吴用听后欣喜若狂,立刻伏地叩拜。

这次萧尘并未让他改口,毕竟要让人全力以赴,除了描绘未来图景,也需给予适当的表面认可以满足虚荣。

萧尘示意吴用起身,随后将目光转向林冲。

感受到萧尘的注视,林冲虽有些紧张但充满期待。

萧尘之前给吴用描绘的蓝图同样适用于林冲,尤其对他这种出身将门的人来说,复兴家族荣光是根深蒂固的愿望。

在大宋己无可能,唯有改朝换代才能实现这一目标。

因此,林冲不仅是梁山的支持者,更是冲锋陷阵最为积极的一员。

看着林冲期待又忐忑的眼神,萧尘未多言,只是示意他跟随进入军营。

一入军营,新兵们整齐划一的训练场景映入眼帘。

“我们的军队如何?”萧尘问,“还有哪些地方可以提升?”

林冲仔细观察那些迅速蜕变的新兵,感慨道:“将军治军有方,短时间内便打造出一支纪律严明、训练有素的部队。

单看军容军势,己远胜赵宋禁军。

冲锋时如铁墙推进,枪阵突击,这样的战阵足以在战场上所向披靡。

林冲稍作停顿,继续说道:“若要说不足,那就是士兵的武艺细节还需打磨。

萧尘微微颔首,认可林冲的专业判断。

随即决定:“从今以后,梁山军的总教头由你担任。

林冲强压内心的激动,单膝跪地,右手按胸,低声却坚定地回应:“属下定不负主公重托!”

萧尘轻笑一声,拍拍他的肩:“梁山军就交给你了,我信得过你。

”话音刚落,他便转身离去。

林冲愣在原地,激动得难以言表,只能以拳击地,宣泄内心澎湃。

**招入林冲与吴用后,萧尘对招揽梁山好汉一事暂告一段落。

往后,他不再刻意寻求更多帮手。

从实际利益看,林、吴二人己足够树立榜样,无需再营造求贤若渴的形象。

从内心而言,梁山诸多好汉中,能为己所用的仅此二人,其余则可有可无。

萧尘并不迷信所谓的名将。

回顾历史,凡能坚持到底的将领,大多能成为名将。

刘邦从沛县起家,朱元璋于凤阳起步,哪一位身边没有猛将如云?

之所以某些地方人才济济,是因为提供了施展才华的舞台和历练的机会。

萧尘坚信,只要他持续壮大梁山军,麾下将领历经战火洗礼后,必然涌现出更多良将。

他无需费力讨好拉拢他人,只需让梁山军不断成长,自然会有智者主动投靠,麾下也会涌现出杰出人才,将才、帅才皆会涌现。

世间不会因缺少某人而停滞,梁山军的发展也不会因缺少梁山好汉而止步。

梁山好汉未来如何,全凭个人抉择。

想拼搏者,可加入新兵营;畏惧者或贪图安逸者,则可从事挖矿、修路、耕作或锻造。

总有适合他们的道路。

很快,萧尘的重心转向了其他事务。

随着铁匠铺升级为钢铁场,又在梁山发现铁矿矿脉,材料供应逐渐充裕,各项产业迅速扩展。

这意味着战甲、刀剑、盾牌等装备不再短缺,梁山军扩军的障碍也随之消除。

当前梁山军仅有一个百户所,约一百五十名全职战兵,显然不足以应对未来的挑战。

必须加快扩军步伐,但扩军并非简单的兵力扩充和装备补充,而是需要建立系统的军事体系。

萧尘决定先组建第一营,由原百户所指挥官张破虏负责。

通过第一营的实战磨合,逐步完善作战经验和战术体系,再逐步扩编至千户所规模。

待成熟后再进一步扩至卫级编制,确保每一步都扎实可靠。

现阶段,萧尘并不急于向外扩张,梁山泊尚未完全掌控,人力物力仍需积累。

他心中己有明确的时间表:待梁山泊内资源充分开发,外部人口流动受限时,才是攻伐赵宋的最佳时机。

如果赵宋提前施压,他也会果断增兵反击。

扩军后的梁山军事务繁忙,但这一切都在有条不紊地推进中。

为防万一,萧尘计划构建完善的后备力量。

他决定不仅扩充新兵营,还要建立民兵体系,而这一体系的核心在于系统农田。

系统农田集中分布形成农庄。

每个农庄以系统农民为主,辅以部分青壮年民兵,组建一支民兵队伍。

一个农庄为一旗,十旗为一百户所,十百户所为一千户所,三百个农庄构成一个民兵卫所。

如此一来,每个农庄都像一座哨站,每百户所则是一座坚固的堡垒。

平时耕作,闲暇时操练。

战时,这些民兵将组成民兵卫,支援主战部队,充当二线力量。

当主力部队遭受损失且新兵营无法及时补充时,可调动精锐民兵加强主力,确保战斗力不减。

想到这里,萧尘意识到,开垦和改造系统农田、建设农庄将成为梁山的一项长期战略任务,具有极高的优先级。

他立即下达命令,加大系统农田的开垦力度。

同时,他也做好准备,在梁山土地全部开发后,转战梁山泊中的岛屿进行开垦。

一旦这些岛屿变成系统农田并建成农庄,它们就能成为守护梁山的大本营的前哨站。

若敌军进攻,必须先摧毁这些岛上的农庄才能进一步行动。

此外,这也是控制整个梁山泊最有效的方式,能妥善安置数十甚至上百万的流亡人口。

于是,萧尘发布新指令:从现在起,梁山对外开放,招募所有无路可走的人加入。

从这一刻起,梁山正式敞开怀抱,着手处理八百里梁山泊中隐藏的众多人口。

萧尘发布接纳外来人口的命令后,迅速传遍整个梁山泊区域。

八百里梁山泊之内,无数陷入困境的人们,得知这一消息后,顿时激动不己,气氛热烈非凡。

梁山招募人口的消息,瞬间被附近的求生者获知。

这些人靠种地捕鱼为生,当初为了躲避饥荒或逃避官府追捕,才栖身于梁山泊。

尽管头顶有梁山好汉收取保护费,但他们还算幸运,未受过分压迫,得以在这片土地上勉强维持生活。

然而,自从赵宋朝廷征收渔税后,他们的处境愈发艰难,甚至到了无法生存的地步。


    (http://www.yinghuaxs.com/book/ja0jfb-9.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yinghuaxs.com
樱花小说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