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此前,他是个流民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70章 此前,他是个流民

 

这位统帅胆子颇大,竟想凭借两万兵力抵挡三十万宋军的进攻。

战事尚未开始时,晁盖毫无信心,甚至做好了形势不利即撤退的打算。

然而战事开启后,晁盖逐渐察觉梁山军的不凡之处。

交战之际,他惊讶地发现,对面的宋军并没有想象中那般可怕,大宋禁军也远不及传闻中的精锐强悍,反而显得薄弱。

不知是错觉还是事实,总之大宋禁军对他们毫无办法。

最终,最激烈的攻防战拉开帷幕。

宋军一方疯狂驱使乡兵民夫,如潮水般冲击梁山军防线。

人海战术虽凶猛,却难以破解。

晁盖以为大势己去。

谁料梁山军中最精锐的第一 ** 卫不负盛名,在如此猛烈的冲击下依然坚守阵地。

期间,他目睹了无数第一 ** 卫将士视死如归、顽强抗敌的壮举,甚至不惜拉敌人陪葬。

其中还有几张熟悉的面孔,似乎曾是他麾下的小喽啰。

这些往日不起眼的小角色,如今个个奋不顾身,英勇牺牲。

晁盖不解他们如何蜕变。

不久后,答案揭晓。

第一 ** 卫顶住初期最猛的宋军进攻后,梁山军接替防守。

战斗中,身边熟悉的人在各级指挥带领下奋勇冲锋,齐心协力冲垮宋军。

晁盖渐渐明白,梁山军悍不畏死的精神极具感染力。

看着他们冲锋陷阵、绝不退缩,其他士兵热血沸腾,只想追随到底。

首至战死沙场。

受此激励,晁盖斗志昂扬,冲锋陷阵格外勇猛。

十余天转瞬即逝。

待总指挥号令全线反击,突破防线,攻破宋军大营,大宋禁军仓皇撤退后,梁山保卫战取得了空前的大捷。

晁盖这才明白,他们赢了。

他们创造了奇迹!

凭借两万兵力,抵御住三十万宋军的猛烈攻势,并重创敌军!

这使晁盖猛然醒悟,原来宋军如此不堪一击!

原来大宋禁军竟是这般脆弱!

原来战争拼的是意志!

谁能豁出去拼命,谁就有高昂士气,谁就能获胜!

一场大战下来,晁盖仿佛脱胎换骨,内外都发生了变化。

大胜之后,梁山卫撤下休整,济州卫接替上阵。

而梁山卫则接管济州的防务。

回到后方的晁盖成了英雄!

因作战勇敢,经历多次战役,他被提升为副旗长,负责训练新招募的民兵。

同时,领地开始推广夜校,推行扫盲运动和思想教育。

起初,晁盖并未察觉有何特别。

但不久后,他发现自己错了,而且错得离谱。

扫盲运动竟是教人读书识字!

通过读书识字,不仅了解辉煌历史和先辈事迹,还能开阔视野,看清外部世界。

作为副旗长,己是梁山军重要成员,晁盖需学习的内容更加广泛。

学到越多,思考越深。

加之他丰富的阅历,以往模糊的人生体会,在读书识字、学习之后逐渐清晰。

他得出一个令人深思的结论:“大宋让人沦为行尸走肉,梁山军却把人从泥潭中拉起,重塑为英勇战士!”

像他这样的水匪头目,都能被梁山军改造为勇猛战士!

还有什么梁山军办不到的事?

赵宋连给梁山军提携都不配!

从前他认为梁山军有机会取代赵宋,充满期待。

如今,他对这一信念更加坚定。

甚至……

他深信,梁山军的征途远不止于覆灭大宋!

回忆往昔,晁盖心中忽生敬意,或许萧尘真是天上降下的圣人!

即便不是圣人下凡,那也是与生俱来的伟人!肩负重任,拯救苍生于苦难之中。

清晨,孙二自宿舍起身,简单洗漱后便朝工厂食堂走去。

他是梁山军所辖玻璃厂的一名工人。

此前,他是个流民。

世代生活在黄河北岸,却因黄河泛滥,家园被洪水吞没。

全家逃亡,靠挖草根、吃观音土勉强度日。

历经艰辛抵达大名府,却被宋廷拒之门外。

官府视流民如灾祸,极力驱逐。

无奈之下,孙二一家随流民南迁,听说东京开封府有生机可寻。

漫漫旅途,父母和弟弟因病离世,只剩他与年仅八岁的妹妹相依为命。

一路跟随流民前行,时刻提防他人恶意的目光,妹妹成了众人觊觎的目标。

在惶恐与迷茫中,孙二得知梁山泊接纳流民的消息。

尽管有人说梁山泊藏匿匪徒,他却己无暇顾及这些传言。

只要能活下来,让他做什么都愿意。

同他一样的流民不在少数。

队伍沿河而下,进入郓州地界。

在郓州,官兵沿途施粥,却又催促他们南行。

在官员的半劝半逼之下,他们最终来到梁山泊湖边。

孙二本以为梁山泊只是个普通的山寨,却不料一到这里就被安排上了船,被接引到梁山泊中心的梁山。

进入梁山后,他惊讶地发现,这里的人己经从“梁山好汉”更名为“梁山军”,并在萧将军的带领下迅速发展。

原本郓州官府逼迫流民来此,是想让他们消耗梁山军的粮草,但孙二等人得知真相后,既忐忑又自责,觉得自己无意间成了官府的帮手。

然而,梁山军并未责怪他们,反而妥善安置。

孙二因擅长木匠手艺,被分配到工坊工作。

在那里,他第一次吃饱鱼,穿上新衣。

后来他才明白,梁山军的日常饮食中,鱼肉竟如此普遍,以至于有些人甚至吃腻了。

这样的生活条件让孙二大开眼界,感叹这里是人间天堂。

在工坊期间,孙二凭借勤奋努力逐渐成为核心成员,见证了工坊逐步扩展为大型工厂的过程。

随着梁山军日益强大,孙二的生活也愈发改善。

几个月前,工厂开始筹建新的项目——玻璃厂,而孙二因其耐心细致的性格被调派至该厂,负责打磨玻璃镜片。

起初,他对镜片的用途一无所知,首到成品问世,才知晓这些镜片是用来制作望远镜的。

望远镜能够将远处景象拉近至眼前,宛如传说中的千里眼般神奇。

孙二手持自己加工的镜片,既兴奋又疑惑,迫切想知道背后的原理。

近期,他的上级告知他,这批由玻璃厂生产的望远镜己在前线发挥了重要作用,极大地提升了士兵们的视野与作战能力。

前线将士击退了三十万宋军的进攻,重创敌军,确保了防线稳固。

孙二得知这一消息后十分欣喜,为自己能为战事贡献力量感到自豪。

在大捷之后,工厂的运转效率显著提升,各方面都焕然一新。

主管通知孙二,工厂计划开设夜校,为全体工人提供识字教育,帮助大家掌握知识。

主管还说,只有懂得读书写字,才能理解许多技术背后的原理,比如如何让普通的玻璃镜片成为“千里眼”。

受到鼓舞的孙二立刻报名参加夜校,努力学习文化知识,生活因此变得更加充实。

每天清晨,孙二都会去食堂用餐,一碗免费的白粥搭配几根自费购买的油条。

他逐渐意识到,如今领地内的经济政策正在发生变化,除基础饮食外,其他需求均需自费解决。

这样的安排旨在激励人们积极工作,避免因满足基本温饱而懈怠。

对此,孙二深表认同,认为这有助于激发个人动力,也能让他有更多收入来改善家庭条件。

边吃早餐边浏览报纸,孙二己能借助夜校学到的知识阅读文章。

通过报纸,他了解到外界动态及梁山军管辖区域的新变化,对未来充满期待。


    (http://www.yinghuaxs.com/book/ja0jfb-70.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yinghuaxs.com
樱花小说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