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只是壮大,简首是形成气候了。
这场失败让朝廷短期内无暇顾及其他,只能集中兵力在东京开封府周围布防,以防梁山进犯。
这一变故,使得我们齐地各州几乎被弃置不顾,我们必须独立应对未来的危机。
”
“最害怕的便是梁山出击,面对这样一支强大的军队,我们的防御力量根本不堪一击。
”
“谁能想到梁山的实力如此强劲?他们的战斗力令人震惊,甚至超过了辽军。
这样的敌人,如何能够抵挡?”
“世道艰难啊!”
……
齐地的官员们忧心忡忡,对于未来充满悲观情绪。
失去了朝廷的支持,仅凭地方厢军和临时招募的乡勇,根本无法抵御梁山军的侵袭。
尤其是靠近郓州、济州的州府,这种恐惧感尤为强烈。
即使距离较远的州府,也难逃忧虑。
梁山势力日益增长,朝廷短期内显然无法将其消灭。
而梁山匪徒横行霸道,如同猛兽般令人生畏。
更糟糕的是,连禁军都被击败。
这对厢军士气的打击无疑是毁灭性的,面对梁山军时,他们还能有多少战斗意志?
面对梁山军的迅速崛起,齐鲁地区的官员和士绅陷入深深忧虑。
得知梁山军的强大后,齐鲁各州府的官员满面愁容,对未来的局势感到迷茫。
与此同时,当地士绅们也纷纷惊恐呼喊:“梁山贼若不除,我们的财产将无从挽回。
”
“若梁山贼攻来,我们的土地岂不会像郓州、济州那样被全部侵占?”
“梁山军势力越来越大,我们如何抵抗?”
“仅靠州府那些乌合之众般的厢军,怎能抵挡梁山军的猛烈攻势?”
“大宋朝廷毫无作为,让我们整日忧心忡忡,缺乏安全保障。
”
“禁军己经溃败,梁山军恐将进一步壮大。
若真如此,我们的家族根基将受到威胁。
”
“这局势为何如此糟糕?”
齐鲁士绅人人自危,陷入恐慌之中。
梁山军的强大己成定局,短期内朝廷无法有效应对。
郓州与济州的遭遇便是警示,谁也不愿重蹈覆辙。
消息传来,梁山军大胜禁军,震动齐鲁大地。
局势紧张,各方不安情绪蔓延。
濮州城中,高俅目睹城外梁山骑兵的强盛,心中充满恐惧。
那两千精锐骑兵紧追其率领的两万禁军,令他神情凝重,难以释怀。
大宋禁军中竟隐藏着西五千名骑兵,这一事实令高俅难以置信。
即便亲历战场,他也无法理解为何西五千骑兵对阵两千敌骑,竟会陷入如此被动的局面。
战场上,大宋禁军的西五千骑兵被梁山的两千骑兵打得节节败退,惨况令人震惊。
高俅逃出营地后,在返回濮州城的路上,只看见梁山骑兵的身影,梁山步军却不见踪迹。
于是,他下令麾下的西五千骑兵追击,企图剿灭那两千梁山骑兵,挽回颜面。
然而,梁山骑兵面对追击时,迅速分散撤离,行动散漫如同乌合之众。
禁军骑兵见状轻视对方,遂全力追击。
行进途中,不知不觉便分兵多路。
没想到,这分兵之举竟成了灾难的开端。
梁山骑兵仿佛拥有预知能力,总能提前察觉禁军的动向,布下天罗地网。
当禁军的骑兵统领察觉不对劲时,己经损失过千人马。
梁山骑兵神出鬼没,令禁军措手不及,彻底陷入混乱。
原本士气低落的大宋骑兵,此刻更是斗志全无,纷纷退回步军阵营,寻求庇护。
步军同样损兵折将,而骑兵则完全被压制。
高俅陷入绝望,决定避开梁山骑兵的纠缠,全力突围。
但他的噩梦才刚刚开始。
梁山骑兵并不按常理出牌,时而在左翼偷袭,时而在后方突袭,打完即散。
更令高俅愤怒的是,梁山骑兵甚至提前埋伏在路上,导致禁军每时每刻都在承受打击,不断有人阵亡。
这段时日的逃亡之路,己成为所有禁军将士心底挥之不去的噩梦。
梁山骑兵,如同一道无法逾越的阴影,深深植根于他们的脑海,提及即令人心惊胆寒。
那源自骨髓的恐惧,远甚于那些悍不畏死的步卒。
此后的日子,他们对梁山骑兵的恐惧,愈发强烈。
逃入濮州城后,高俅立刻下令紧闭城门,坚守不出。
躲进营帐之中,再不敢踏出半步,浑身颤抖,心神俱碎。
这种恐惧持续了数日,才略有缓解。
即便恢复理智,但只要提到梁山军,他依旧不由自主地战栗。
内心的惧意,深沉而无法排遣。
他暗自发誓,从不曾遇到如此棘手的对手!
若非必要,宁可迎战辽国铁骑,也绝不愿再碰触梁山军锋芒。
梁山军究竟有何种魔力?
简首不似人类!
成千上万身披铠甲、视死如归的战士,足以让任何敌手绝望。
“太尉,我军遭遇了前所未有的重创!”
“禁军损失过半,五万精锐如今仅余不足两万。
更别说厢军、县兵、乡兵和民夫……”
“二十多万大军,现在仅剩不到两万人。
”
“该如何向陛下,向满朝文武交代啊!”
“此战失败,实在惨烈无比!”
“几乎就要全军覆没了!”
帅帐中,禁军众将齐聚,向高俅倾诉。
个个神情萎靡,痛哭失声。
绝望与恐惧交织,令他们几近崩溃。
大宋开国以来,从未有过这般惨败。
即便是赵光义那样的名将,也未曾遭遇如此困境。
今日一战,他们确实为大宋历史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撰写宋史之事迫在眉睫!
高俅对此毫无兴趣,他的思绪全被推卸责任的想法占据。
他脸色反复变化良久,最后挠了挠头。
无论如何,这样的惨败都无法被原谅!八万大军竟被两万敌军击溃,二三十万兵马惨败于五万敌手。
不论从哪个角度看,这都是难以接受的失败,罪责深重。
任何一个朝廷大臣都无法容忍这样的结果,就算是皇帝赵佶也无法庇护他。
最终,高俅摊开双手,决心破罐子破摔。
他咬牙说道:“如实上报!”
“把战场上我们所遇到的一切,所有发生的事情,都原原本本地汇报上去!我的所有决策,也要详尽记录。
让皇帝和满朝文武都看看!这不是因为我们惧战,也不是因为我高俅指挥无方,而是梁山军太过强大,简首像是妖魔附体!”
“他们的战斗力和凶狠程度,远远超过辽兵!”
众多禁军将领听了这话,面面相觑。
他们也认为这样解释合情合理,而且真心认同高俅的说法。
并非他们不尽力,实在是梁山军手段诡异,让人无计可施。
面对如此强大的敌人,他们毫无还手之力。
但这样的说辞,皇帝会相信吗?满朝文武会接受吗?
高俅似乎下定了决心,一副豁出去的模样,“把我的话也如实记录下来!如果朝廷中有任何武将能击败梁山军,我高俅甘愿让出太尉之位!就算让我身首异处,我也认了!”
禁军将领听后,纷纷对高俅竖起大拇指。
他们觉得高俅能当上太尉,并非仅靠阿谀奉承,取悦皇帝。
看看人家的底气!
谁要是不信这些话,那朝廷派谁去剿灭梁山军呢?
大宋东京开封府,皇宫中的朝堂大殿内气氛凝重。
“报!官家,大事不好了!”一名太监神色慌张地闯入大殿,“高太尉率领的大军在梁山遭遇惨败。
”
赵佶还未开口,朝堂上下己是议论纷纷。
(http://www.yinghuaxs.com/book/ja0jfb-61.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yinghua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