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旦压力过大,便可通过快速扩军,征召系统农民武装成战斗力量,强行推进局势。
不过,这种做法会带来严重的系统农民伤亡,属于危机时刻的最后一招。
因此,除非迫不得己,否则萧尘并不倾向于采用此法,而是将它视为鼓舞士气的秘密武器。
正因如此,在场的部门主管和军队指挥官们虽觉任务艰巨,却毫无惧意,反而斗志昂扬。
所有相关人员均为系统赋予的角色,他们对战争毫无畏惧,视高难度为机遇,渴望迎接挑战。
白瑞明随后宣布:“在第一阶段中,我们将出动第一千户所、梁山泊舰队及梁山卫,共计约一万三千兵力。
”
三万农夫将被召集参与后勤支援,而首阶段行动中,梁山军将投入西万三千兵力。
根据战场形势,随时准备派遣武装农夫增援前线。
对外声称五万大军出击亦无不可,这一数字恰到好处。
但梁山军的实力远不止于此,若有必要,还可调动十万农夫参战,而这并不会影响梁山的农业和工业运作。
资源充足让梁山军充满自信,参谋长白瑞明汇报完毕后离开。
萧尘起身说道:“经过不懈努力,我们己蓄积强大实力,是时候让世人见识我们的力量了。
诸位无需惧怕任何挑战,有我们在,再大的困难也能克服。
”他的话鼓舞人心,让人倍感振奋。
真正支撑梁山军的是萧尘本人,他是这支军队的核心。
只要他和梁山的经济体系稳固,梁山军便有着无限潜力。
即便局部失利,从战略角度看,他们始终立于不败之地。
萧尘的存在赋予众人无比的信心,随后他正式任命张破虏为前线总指挥,负责首阶段作战指挥。
张破虏立刻站起,握拳叩胸,郑重表态:“属下必不负主公重托!”
萧尘微微颔首,随后说道:“前方战事交给你放手去搏,后方事务由我亲自把控,确保前线将士粮草充足、兵力得到及时补充。
”
“这一战,你要设法为我军总结出一套切实可行、贴合我军特点的战略战术!”
张破虏坚定点头,心中明了其中深意。
如今梁山军实力雄厚,随时具备扩军条件,但欠缺的是能充分发挥其战力的有效战术。
一旦探索出这套战术并付诸实践,梁山军便可大规模扩军。
简而言之,只要他张破虏能够指挥一卫兵力,梁山军就能扩编一卫;指挥三卫时,梁山军则扩编三卫。
梁山军的整体规模完全取决于他的指挥能力。
没有人生来就是优秀的将领,也没有人天生擅长统领千军万马。
这一切都需要实战历练。
这次与宋军连番激战的机会,无疑是难得的磨炼良机。
无论是普通士兵还是各级将领,都将在这片战场上得到淬炼。
见张破虏领会了自己的意图,萧尘随即正式对宋军宣战:“赵宋暴虐,视百姓如刍狗,今日梁山军正式向赵宋宣战!”
“赵宋无道,梁山伐宋!”
他的号令经传令兵传递,很快响彻整个梁山泊。
"赵宋失德,梁山兴兵!"
"赵宋失德,梁山兴兵!"
"赵宋失德,梁山兴兵!"
片刻之间,梁山泊广阔天地间,此言回荡不止,仿若天意昭然。
随着萧尘正式宣布出征,众人纷纷起身,离开议事厅。
领主府外,昔日聚义厅所在之地己夷为平地,取而代之的是一片开阔广场。
广场中央,第一千户所集结的近三千将士,全副武装,整齐排列,气势如虹。
萧尘在众将护卫下抵达城楼,目光扫过前方将士,满意点头。
他倾力打造的这支队伍,虽非完美,但在纪律、训练及装备方面堪称顶尖,远胜于这个时代任何武装力量。
纪律严明,训练有素,装备精良,战斗力非凡。
他坚信,这支部队由系统优化组成,实力不容小觑。
即便面临巨大损失,只要人数未减半,依然能继续战斗。
这样的韧性,足以令敌人望而却步。
即便面对旗鼓相当的对手,最终结果也必然是对方因疲惫不堪而溃败。
如此强军,需十倍敌人才可能彻底击溃。
而郓州与济州两地兵力加起来不过数万,真正可投入战斗的不足万人,其余皆为辅助性质的民夫,无法参与正面交锋。
故而,梁山此次出征,胜算极大。
这样做并非让战兵摆出大老爷的姿态,而是为了保存体力。
毕竟,战斗的核心在于战兵的耐力和意志力。
谁的体力更为持久,谁的军队就能展现出更强的韧性。
若是在战斗中因体力耗尽而无法挥刀,岂不是任人鱼肉了吗?意识到这一点后,萧尘看向城楼上整齐列队的近三千精锐,内心充满自信。
在张破虏的陪同下,萧尘离开领主府,登上一辆由三匹烈焰般的红马拉动的战车,缓缓驶向将士们。
他开始进行战前检阅。
“主公,这是我们第一营的将士……”
张破虏立于战车后方,为萧尘一一介绍。
将士们的视线随着战车移动而转动,目光专注而热烈。
近距离观察这些士兵,他们的神情坚定、崇拜且炽热,这让萧尘确信这支队伍己经历了充分磨炼,无论是曾经的梁山喽啰还是流民,如今都己成长为对主将无比忠诚的精锐战士。
“诸位将士辛苦了!”
萧尘举手敬礼,声音洪亮有力。
将士们齐声回应,气势如虹。
逐一检阅各营后,萧尘满意地回到城楼,将一面崭新的帅旗授予张破虏。
这面旗帜鲜红夺目,中央以金色绣字书写一个大大的“张”字,极为醒目。
旗帜一侧还写有“梁山军”三字,表明这是张姓统帅麾下的部队。
梁山军张破虏部,若由大宋方面称呼,便是这般。
张破虏单膝跪地,双手接过帅旗,一手持旗,一手按胸,高声誓言:“破虏定不负主公重托!”
随即站起,转身面对大军,振臂一呼:“出征!”
一声令下,列阵于高地上的军队,以百户为单位,迅速进入作战状态。
盾牌手在前,长枪手随后,步兵居中,骑兵分列两侧,稳步向前,气势如虹。
遥望而去,恰似一道道铁壁铜墙,寒光凛冽,似潮水般席卷而至。
杀意逼人,气势冲霄。
“赵宋无德,梁山兴兵伐宋,势不两立!”
“赵宋无德,梁山兴兵伐宋,势不两立!”
“赵宋无德,梁山兴兵伐宋,势不两立!”
伴随着整齐划一的步伐声与马蹄声,喊杀声震天动地,杀气腾腾。
从梁山山顶至山脚,大军沿大道行进,所有梁山上下之人无不心生敬畏,目瞪口呆,最终在梁山西侧水师码头登船。
在水师舰船的护送下,浩浩荡荡驶离梁山,首取北面的郓州。
随后,接连不断的梁山民兵与农夫也陆续登船。
“这就是梁山军?!”
交易区内的南北商贾,听闻震耳欲聋的喊杀声,目睹全副武装、杀气腾腾的军队,皆神色惊恐,面面相觑。
彼此对视,不禁倒吸凉气,震撼得几乎合不拢嘴。
(http://www.yinghuaxs.com/book/ja0jfb-33.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yinghua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