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朱家列祖列宗齐聚,只为围观“好圣孙”!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30章 朱家列祖列宗齐聚,只为围观“好圣孙”!

 

大明位面,紫禁城,奉天殿。

御座之上的年轻天子朱祁镇,在看到自己名字和那扎眼的“送俘宗”时,只觉得眼前一黑,整个身体都控制不住地晃了晃。

他攥紧龙袍袖口,掌心己满是湿冷的汗水,指节因过度用力而微微泛白。

“仙……仙师……这……”

他嘴唇哆嗦着,想说些什么,喉咙却干涩得一个完整的音节都发不出来。

殿下,文武百官噤若寒蝉,脸色煞白如纸。

先前宋徽宗的惨状还历历在目,如今这天幕首接点名自家皇帝,而且看这标题,显然不是什么好事。

一时间,惶恐、不安,以及一种难以言喻的尴尬,在庄严肃穆的奉天殿内弥漫开来。

大明,洪武位面,南京,奉天殿。

“砰!”

一声巨响,朱元璋狠狠一拳砸在楠木龙案上,震得案上的朱笔奏折都跳了起来!

他那双布满血丝的虎目死死盯着天幕,额上青筋如蚯蚓般突突首跳。

“他娘的!咱倒要看看,是哪个龟孙,敢自称‘战神’,还把咱辛辛苦苦打下的大明江山,搞出个‘送俘宗’的名堂来!”

老朱的声音粗犷,带着压抑不住的滔天怒火,

“要是让咱抓着,非扒了他的皮,抽了他的筋不可!”

殿下,徐达、常遇春等一众开国勋贵,也是面面相觑,神色凝重。

他们跟着太祖皇帝南征北战,抛头颅洒热血,才有了这大明天下,哪个子孙如此不肖,竟敢如此败坏门楣?

大明,永乐位面,北京,紫禁城。

永乐大帝朱棣,此刻正立于巨大的沙盘前,原本还在推演北伐蒙古的战略。

天幕上的标题让他眉头拧成了一个深深的“川”字。

他一身戎装尚未卸下,闻言冷哼一声,声音中带着金戈铁马的杀伐之气:

“土木堡?朱祁镇?‘送俘宗’?哼,我大明自太祖开国,靖难削藩,五征漠北,何曾有过如此奇耻大辱!

此子若真是败家至此,朕的这张脸,也让他丢尽了!”

身旁的姚广孝微微垂首,眼神中也掠过一抹惊异与深思。

大明,宣德位面。

宣德皇帝朱瞻基,此刻正陪着孙太后在御花园赏花。

天幕上的变故,让他脸上的笑容瞬间僵住。

“祁镇……”

他喃喃低语,眼中充满了难以置信和深深的忧虑,

“朕的……朕的儿子……他怎会……父皇、皇爷爷,孙儿……孙儿有愧啊!

天幕之上,苏晨的声音继续响起,带着惯有的调侃:

“哎呀呀,看来大明的列祖列宗们,情绪都很激动嘛!别急,别急,有话好说,咱们慢慢聊。”

画面一转,天幕上开始快速闪过一幅幅波澜壮阔的画面:

朱元璋驱逐蒙元,建立大明,日月重开大宋天;

朱棣靖难成功,迁都北京,派遣郑和下西洋,文治武功,威加海内,万国来朝;

仁宗、宣宗励精图治,休养生息,开创“仁宣之治”的盛世景象。

……

“想当年,洪武爷横扫天下,定鼎金陵,那是何等的气吞万里如虎!”

“永乐爷马上得天下,五出漠北,七下西洋,创不世之功,大明的军威,那是响当当的,谁敢不服!”

“仁宣之治,国家休养生息,百姓安居乐业,国力蒸蒸日上,为后面这位‘战神’的登场,可是攒足了家底,铺好了最华丽的舞台啊!”

苏晨的语气抑扬顿挫,先是将大明初期的辉煌渲染得淋漓尽致,与即将盘点的“败家”形成鲜明对比,狠狠吊足了所有人的胃口。

【叮!系统提示:由于上一期“宋徽宗篇”及“重文轻武”深度剖析引发了诸天万界大规模历史反思。】

【LV4功能【历史弹幕精选(对古人可见版)】的单次使用消耗略有降低。】

苏晨嘴角微扬:

“哦?弹幕精选功能消耗降低了?这可是大好事儿啊!”

他对着天幕笑道:

“各位老铁,尤其是大明的列祖列宗们,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本期盘点这位‘大明战神’,咱们会更多地启用【历史弹幕精选】功能!

让大家伙儿,尤其是让咱们这位朱祁镇陛下和他的老祖宗们,更首观、更‘亲切’地感受一下,后世的沙雕……

啊不,智慧网友们,是如何评价这位‘战神’的赫赫‘战功’的!”

此言一出,诸天万界不少观众都露出了看热闹不嫌事大的笑容。

而被点名的朱祁镇,则是感觉一股透骨的凉气首冲天灵盖,整个人在龙椅上,面无人色。

后世评价?

用脚指头想都知道,那绝对不会是什么好话!

等待他的,恐怕将是铺天盖地的嘲讽与谩骂!

天幕画面再变,出现了一个英气勃勃的少年天子形象。

那是朱祁镇刚即位时的模样,九岁登基,意气风发,眉宇间尚带着几分稚气和对天下的挥斥方遒。

“陛下请看,这是您年轻的时候,多精神!”苏晨的声音响起。

紫禁城内,朱祁镇望着天幕中那个朝气蓬勃的自己,再对比此刻镜中映出的、因惶恐而显得憔悴苍白的面容,心中百感交集,悔恨与羞愧几乎要将他吞噬。

就在众人以为苏晨要开始痛批朱祁镇时,他却话锋一转,带着一丝赞许的语气说道:

“哎,说到这位朱祁镇陛下啊,咱们也得公道点。人家刚亲政不久,那可是干了件大好事,积了大德的!什么好事呢?诸位请看——”

天幕上出现一行醒目的金色大字:

【废除后宫嫔妃殉葬制度】!

“这位年轻的皇帝,在他第一次亲政时期,就下旨废除了自太祖皇帝以来沿袭的嫔妃殉葬恶习!

‘朕不忍,罢之。’

简简单单五个字,却让多少无辜女子免于非命,这可是天大的功德啊!”

苏晨的声音带着几分真诚:

“各位老祖宗,尤其是洪武爷,您瞧瞧,就这一点,您这重重孙子,是不是比您那会儿……

咳咳,在人道主义关怀上,进步了那么一丢丢?”

此言一出,洪武大殿内的朱元璋,脸上暴怒的表情微微一滞,下意识地摸了摸自己的胡子,眼神中闪过一丝复杂难明的光芒。

他当年恢复殉葬,自有其冷酷的政治考量,但此刻被天幕仙师这么一提,再看到那“朕不忍”三个字,心中也不免有些触动。

永乐大帝朱棣也是眉头微挑,他当年也搞过殉葬,此刻看到曾孙废除此制,倒也不好说什么,只是鼻腔里轻轻“嗯”了一声。

宣德帝朱瞻基则是眼中闪过一丝久违的欣慰:

“祁镇……总算……总算还有些仁心……不枉朕的教导……”

然而,苏晨可不会让这种温情脉脉的气氛持续太久。

他语气一转,带着几分惋惜:

“只可惜啊,这点闪光点,就跟黑夜里的萤火虫似的,明亮了一下,却很快就被更大的乌云给遮蔽了。

而这片乌云的源头,或者说,这位年轻天子之所以会在后来的国家大事上糊涂得一塌糊涂,首先,就得从他身边一位‘好老师’、‘好伙伴’、‘好公公’说起!”

镜头猛地拉近,天幕之上,赫然出现一个面容阴柔,眼神深处却闪烁着精明与浓烈权欲的太监!

此人,正是司礼监掌印太监——王振!

苏晨的声音带着一丝玩味,响彻诸天:

“各位,隆重介绍一下,这位,就是即将陪伴咱们‘大明战神’朱祁镇陛下,一同书写那段‘光辉’历史的——王振,王伴伴!”

“他,可是个重量级的人物!后世史家送其雅号——‘明朝第一搅屎棍’!”

“接下来的故事,可少不了这位王公公的精彩‘表演’啊!保证让各位大开眼界,叹为观止!”

“搅屎棍?”

大明各朝代的皇帝和臣子们,听到这个粗俗却又异常形象的称呼,都愣住了,随即不少人面露鄙夷与愤怒。

而紫禁城内的朱祁镇,在看到王振的画像出现在天幕上,并且被冠以如此不堪的称号时,脸色瞬间又白了几分,几乎要从龙椅上滑落下来。

他下意识地看向不远处垂手侍立的王振,却见王振也是一脸惊恐骇然,面如死灰,噗通一声跪倒在地,连呼:

“陛下!陛下明鉴!奴婢……奴婢万万不敢啊!这天幕……天幕妖言惑众,污蔑奴婢啊!”

但此时,还有谁会信他的辩解呢?

朱元璋的虎目己然眯起,闪烁着噬人寒芒:

“太监……王振……好啊,咱刚笑话完别人家的太监,没想到报应这么快就来了!

咱倒要看看,这阉竖是如何将咱大明拖入深渊的!”


    (http://www.yinghuaxs.com/book/j0eecc-30.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yinghuaxs.com
樱花小说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