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瑶浅笑道:"那就拜托村长了。若是有人愿意,随时可以来寻我详谈。辣椒苗我会按成本价给,断不会赚乡亲们的钱。"
离开村长家时,苏瑶望着远处连绵的田野,仿佛己经看到了一片火红的辣椒地。
这生意若是做成了,不仅能让乡亲们多份收入,自家的辣椒买卖也能越做越大。
春风拂过,带着泥土的芬芳,她不由得加快了回家的脚步。
翌日清晨,苏瑶正在院里的老槐树下教小花几个丫头认字。阳光透过枝叶斑驳地洒在泛黄的《千字文》上,几个小丫头摇头晃脑地跟着念"天地玄黄",清脆的童声惊飞了枝头的麻雀。
忽听得院门"吱呀"一响,抬眼便见周有财拄着拐杖站在门口。苏瑶连忙起身相迎:"村长叔来得正好,快请屋里坐。"
苏巧机灵地跑进堂屋,不多时便端着茶盘出来。青瓷茶盏里袅袅冒着热气,她小心翼翼地将茶盏放在村长面前,又领着两个小的悄悄退了出去,临走还不忘把堂屋的门帘轻轻放下。
"苏家嫂子,你家的茶可真是香啊!"周有财啜了一口,眯着眼赞叹道,"老头子我走遍青山县,还没喝过这般清冽的好茶。"
苏瑶抿嘴一笑,心道这茶叶虽是寻常,可泡茶的水里掺了灵泉,自然不同凡响。她正要答话,却见老村长从怀里掏出一卷文书。
"事情都办妥了。"周有财将盖着红印的文书递过来,"县衙那边老朽都打点好了,这是地契文书。"
苏瑶接过文书细细查看,只见朱红大印鲜亮如新,墨迹还未干透。
后面的山我也帮忙询问过了,福安山是属于朝廷的,不可以买卖,可以出租。那一座山一年的租金要八十两银子。
苏瑶闻言微微一怔,指尖轻轻着茶盏边缘,盏中清茶映出她若有所思的眉眼。她抬眸浅笑道:"多谢村长叔费心打听。只是这租金确实不菲......"
周有财捋着花白胡子点头:"可不是嘛!那荒山野岭的,除了些杂树野草,连个像样的木材都寻不着。八十两银子,都够在镇上盘间铺面了。"他说着摇摇头,茶盏里的水汽在他皱纹间氤氲开。
苏瑶眸光微动,想起空间里那眼灵泉。若是能将山泉引下......她忽而话锋一转:"不知这租约最长能签多少年?"
"这个嘛......"老村长放下茶盏,从袖中掏出烟袋,"衙门说是最长二十年。不过苏家嫂子,你可要想清楚,这买卖实在划不来......"
院外忽然传来孩童的嬉闹声,苏巧带着几个小的在追竹蜻蜓。
苏瑶望着他们红扑扑的笑脸,轻声道:"村长叔,这山我租了。二十年租约,明日便麻烦你去衙门立契。"
见周有财还要再劝,她笑着添了盏茶:"您放心,我自有打算。到时候山上种出好东西,第一个请村长叔尝鲜。"茶香袅袅中,她眼底闪过一丝灵动的光彩。
正想着,忽听院外传来一阵喧哗,隐约听见苏巧在喊:"老夫人!村里来了好些人,都说是要找您买辣椒苗呢!"
原来昨日苏瑶前脚刚走,周有财后脚就敲响了村头的老槐树下的铜钟。"铛——铛——"的钟声在暮色中回荡,不一会儿,晒谷场上就聚满了闻声而来的村民。
"都听好了!"周有财站在石碾上,烟袋锅敲得叮当响,"苏家嫂子要带着大伙儿种辣椒,包收包销,三文钱一斤!"
人群顿时炸开了锅。王婶子挤到前头,扯着嗓子问:"村长,当真能挣着钱?俺家那口子去年种的冬瓜,烂在地里都没人要!"
"你懂什么!"李铁柱蹲在磨盘上插话,"没瞧见苏家这半年光景?青砖大瓦房盖着,镇上酒楼开着,连丫鬟小厮都用上了!跟着苏家干,准没错!"
张老汉吧嗒着旱烟,眯眼道:"苏家嫂子是个有本事的,上回教俺们种的晚稻,亩产多了两担呢!"
月光下,村民们越说越热络。这个盘算着把村东的荒地开出来,那个商量着要改种两亩辣椒。周寡妇拉着赵大嫂嘀咕:"明儿个咱俩结伴去苏家,先把苗子定下来......"
苏瑶家门前就挤满了前来订购辣椒苗的村民。人群熙熙攘攘,七嘴八舌的议论声惊飞了枝头的麻雀。
"都静一静!"周有财拄着拐杖往台阶上一站,烟袋锅在门框上重重一磕,"一个个来,排好队!苏家嫂子说了,保证家家户户都能订上苗子!"
这话一出,原本推搡的人群立刻安静下来。在青山村,村长的话就是王法。年长的张老汉第一个佝偻着腰站到前面,后面的人自觉排成歪歪扭扭的长龙,一首延伸到村道上。
"赵家的,往后退退!"周有财瞪了眼想插队的赵大牛,"再挤就让你们家最后一个登记!"
正在记账的苏瑶抬头浅笑,晨光在她眉间跳跃。她面前摆着两本簇新的账册,苏巧在一旁研墨,小花则帮着给排到的人递竹牌。院角的枣树下,几个半大孩子好奇地踮脚张望,被自家大人呵斥着赶去放牛。
"下一个,他李婶子家是吧?要订多少?"苏瑶蘸了蘸墨,笔尖悬在账本上。
苏瑶望着门前蜿蜒的队伍,既感动又有些措手不及。
她放下毛笔,起身对众人温声道:"各位叔伯婶子这般信得过我,苏瑶定不会让大家失望。
只是这辣椒苗还需几日准备,待育苗妥当后,我会让村长通知大家来取。"
人群中顿时响起一片善意的笑声。王婶子扯着嗓门道:"苏家嫂子办事咱们放心!"李铁柱挠着头憨笑:"正好趁这几天把地再翻一遍。"
苏瑶一边提笔在账册上仔细登记,一边向排队的村民解释道:"辣椒苗按一文钱一株算,我包成活。若是栽下去死了,随时来换新的。"她声音清亮,在晨光中格外悦耳。
见众人听得认真,她又补充道:"这辣椒品种极好,一株少说能结两三斤。若是勤施肥、多松土,结个西五斤也不稀奇。"说着从袖中取出几颗红艳艳的干辣椒,"您们瞧,这就是成品,辣味足又。"
(http://www.yinghuaxs.com/book/j0cheh-64.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yinghua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