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三人吃饱,苏瑶才细细问起他们的过往。
黄氏放下碗筷,恭敬回道:"回老夫人,我们原是在青州知府家当差。老奴在厨房做活,苏忠之前跟着前主家的少爷书房当差,苏巧在内院做些针线杂活。"她声音发颤,"去年知府大人因...因事获罪,全家被抄,我们这些下人也都被充为官奴..."
苏忠握紧拳头,低声道:"爹是为了护着我和妹妹,才被衙役打伤的...后来伤口溃烂,没钱医治..."他说不下去了,眼眶通红。
苏瑶闻言,心中了然。这母子三人原是官宦家的仆役,见识和规矩都比寻常奴仆强得多。尤其是苏忠,既然在书房伺候过,想必识字算账都不在话下。
苏瑶端坐在堂屋主位,目光温和却不失威严地看向黄婶母子三人。
"黄婶,你既在大户人家做过事,礼仪规矩应是懂的。"她缓缓道,"眼下你先负责家中一日三餐。"
黄婶恭敬福身:"老奴明白。针线活计老奴也拿手,这两匹布老奴会尽快给全家裁制新衣。"
"你既做过厨娘,明日开始便跟着我儿媳李氏学做药膳。过些日子铺子开张,厨房就交给你掌勺。"
黄氏惊喜地又要跪下:"老奴定当尽心!"
"苏忠,"苏瑶看向少年,"你可会记账?"
苏忠连忙点头:"奴才在旧主家时,曾帮着管家核对过账本。"
"好。"苏瑶满意地点头,"日后铺子的账目就交给你了。另外,我家老三正在备考童生试,你闲暇时也可去书房伺候笔墨。"
最后,她看向怯生生的苏巧:"你还小,就先跟着我孙女小花做个伴。平日里帮着做些针线活,可好?"
苏巧眼睛一亮,小声道:"奴婢...奴婢会绣花!"
李氏笑着拉过她的手:"正巧,我这儿有新扯的布料,明日教你做衣裳。"
待三人退下后,苏云武忍不住问道:"娘,买铺子的银子..."
苏瑶摆摆手:"明日我去趟正和堂。"她摸了摸腕间的玉镯,自己的空间里可是有不少上了年份的药材,"你们先去歇着吧,银子的事不必操心。"
李氏抱着两床旧被褥过来:"厢房己收拾好了,你们先将就住下。明日娘去镇上再置办新的。"
黄婶连忙摆手:"使不得!主家肯收留己是恩典,我们..."
"既入了我苏家门,便按我的规矩来。"苏瑶不容拒绝道,"苏忠既要伴读,明日给他裁身新袍子;苏巧跟着小花,衣裳也要体面。"她顿了顿,"记住,在我家当差,该问的问,不该问的莫多嘴。见到稀奇事..."
"老奴明白。"黄婶突然跪下,"主家的事,打死不敢往外说半个字。"
夜风拂过窗棂,苏瑶望着母子三人抱着被褥退下的背影,对李氏道:"明日我去趟正和堂,你把家里丈量下尺寸,该添的衣裳被褥都记下来。"
新买的仆役,即将开张的铺子,备考的儿子...苏瑶揉了揉眉心。这摊子越铺越大,得赶紧把那株老山
夜深人静,苏瑶独坐窗前,望着院中那株新栽的桂花树。买下人、置铺子,这些花销虽大,却都是必要的投资。有了黄婶这样的厨娘和苏忠这样的帮手,药膳铺才能顺利开张。
"一步一步来吧..."她轻声自语,吹灭了油灯。月光透过窗棂,在地上投下斑驳的影子,仿佛也在诉说着这个家正在发生的变化。
清晨的薄雾还未散去,苏瑶便带着苏云武赶着牛车来到镇上。背篓里静静躺着一株用粗布包裹的野山参——这是她从空间药圃中精心挑选的一株五百年份的老参。
刚踏进正和堂的门槛,药童便热情地迎了上来:"苏大娘,您可有日子没来了!今日是来抓药还是..."
苏瑶笑着摆手:"劳烦小哥请王大夫出来,我这儿有株野山参想请他掌掌眼。"
"野山参?!"药童眼睛瞪得溜圆,转身就往里间跑,"您稍等,我这就去请!"
不多时,白发苍苍的王大夫急匆匆赶来,连衣带都系歪了。他搓着手,眼中满是期待:"苏家妹子,听说你有上了年份的老山参?快让老夫瞧瞧!"
苏瑶从背篓取出布包,小心翼翼地放在柜台上。当粗布掀开的刹那,王大夫倒吸一口凉气——
只见那山参主根粗如儿臂,芦碗密布,须根纤长完整,甚至还能看到细密的珍珠点。在晨光中,参体泛着淡淡的黄玉光泽。
"五百年!至少五百年!"王大夫颤抖着捧起山参,突然痛心疾首地转向苏瑶,"暴殄天物啊!这等宝贝竟用粗布包裹?至少该用青苔裹着,放在竹筒里才是!"
苏瑶无奈苦笑:"家中实在没有合适的容器..."
王大夫仔细查验后,沉吟道:"这参品相极佳,只是保存不当略有损伤。若是用玉盒盛装,少说值八千两。如今..."他犹豫片刻,"七千五百两,如何?"
苏瑶还未开口,身后的苏云武己经惊得瞪大眼睛——七千多两呀!自己见过最多的还是上次娘卖何首乌的二百两银子。这该是多少银子呀!可以买多少精米……
"七千八百两。"苏瑶淡定还价,"王大夫您看这芦碗,这般密集的轮纹,放在京城怕是千金难求。"
两人一番拉锯,最终以七千六百五十两成交。当银票交到苏瑶手中时,王大夫还不住叮嘱:"下回若再得此等药材,务必先来寻我!老夫给你备上好的玉盒!"
出了药铺,苏云武还恍如在梦中:"娘,那...那株草真值七千多两?"
"傻孩子,这可是在关键时刻救命的宝贝。"苏瑶收好银票,"走,先去把酒楼定下来。"
路上,她特意绕道杂货铺,买了几个上好的樟木匣子——往后从空间取药材,总得有个像样的容器。想到黄婶三人还盖着旧被褥,又去布庄扯了几匹细棉布,称了十斤新棉花。
当牛车路过醉仙楼时,苏瑶望着那气派的二层小楼,嘴角微微上扬。明日,这里就会挂上"苏氏药膳坊"的匾额。而她的异世人生,也将翻开新的篇章。
夕阳西下,牛车载着满满的货物往回走。苏云武时不时摸一摸怀里地契,生怕弄丢了。而苏瑶则着腕间的玉镯,心想今晚得进空间再整理些药材——既然要开药膳铺,总得有些镇店的宝贝。
(http://www.yinghuaxs.com/book/j0cheh-49.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yinghua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