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满载而归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75章 满载而归

 

王翔急忙把自己的大衣合上,嬉皮笑脸地对陆海山说道:“山哥,找我有啥事儿呀?”

王翔这人有些斯德哥尔摩综合征的意味,自从被陆海山教训服帖后,就对他崇拜得五体投地。

上回和陆海山聊天,得知他在边境打过仗,收拾过猴子,这让王翔对他更是钦佩不己。

王翔从小就怀揣当兵的梦想,奈何因身体原因未能如愿。

陆海山说道:“我想买点猪肉,你这儿能不能给我搞点肉票?”

王翔回应道:“搞肉票那肯定没问题,不过这个点儿,供销社都关门了。”

“山哥,你在我这儿搞票,再去供销社买东西,其实不划算。”

“不仅麻烦,风险还大。”

“你要是想买猪肉、大米这些,还算好办,可要是今后还想买些其他生活用品,又或者想娶媳妇了,要买‘三转一响’,那不仅得花钱、有票,还得单位开证明。”

“而且你在供销社买的东西多了,供销社的售货员可就记住你了,到时候一检查,问你的票是哪儿来的,就挺麻烦。”

“不如明天早上,我带你去个地方,那可是个好地方,啥东西都有,只要有钱就能买到。”

“虽说那儿的东西价格稍贵点儿,但绝对安全。”

陆海山琢磨着,反正今天都来县城了,这么晚了走路回去也麻烦,便说道:

“那行,咱们就约明天早上,你带我去看看,到底是啥市场,啥东西都卖。”

王翔嘿嘿一笑,说道:“山哥,你今晚还没住的地方吧?不如到我家凑合一晚。”

王翔这人其实挺仗义,他愿意邀请陆海山去他家,足以说明他把陆海山当成自己人了。

陆海山倒也不在意,他现在身上也就有点钱,去睡一晚也无妨。

要是王翔为了那几块钱对自己不利,那也太没品了,而且这也不符合王翔的性格。

陆海山跟着王翔,穿过几条巷子,又走过一段小路,终于来到了王翔家。

70 年代末期,县城的住房条件其实和农村相差不大,也是青瓦平房,而且面积不大。

农村的房子虽说简陋,但面积大,还有自留地和院子,活动空间宽敞。

王翔家房子不大,可人口众多。

这个点儿,家人都还没睡。陆海山看到王翔年迈的父母、己经结婚的两个哥哥,还有一个妹妹和一个弟弟。

家人似乎对王翔没啥好感,王翔回家后,除了妹妹和弟弟开心地出门迎接,他的两个哥哥、嫂嫂,还有父母,都没搭理他。

陆海山礼貌地向王翔的家人打招呼,可他们也没理会陆海山。

陆海山又跟着王翔穿过堂屋,顺着一个木梯子爬上了房顶。

由于两个哥哥结婚,家里房间不够用,所以王翔把自己的房间让了出来,自己则亲手在房顶搭建了一个阁楼。

王翔对家人的这种态度早己习以为常,他笑着对陆海山说道:“山哥,你别介意哈,房间有点简陋,凑合一晚。”

陆海山没说什么,对于王翔的家庭情况,他也不好多问。没一会儿,两人便呼呼大睡。

第二天早上 6 点,王翔就把陆海山叫醒。

两人起床后,家里没什么早餐,王翔请陆海山在路边吃了一碗素面,然后带着他朝县城汽车站的方向走去。

早上 6 点,江城县己经热闹起来,骑自行车上班的、上街赶集的,熙熙攘攘。

就在陆海山纳闷汽车站那边有啥特别之处时,王翔带着他在汽车站背后的小巷子里东拐西拐,来到了一条背街的小巷。

这条巷子极为隐蔽,要不是本地人带路,根本找不到。

可看到巷子里面的景象后,陆海山也有些惊讶。

巷子里卖什么的都有,有卖粮食的、食用油的、的确良布、搪瓷杯、蛤蜊油,还有一些常用的厨房用品。

最关键的是,这里居然还有卖猪肉和鱼的。

不过这里卖猪肉可不像供销社那样,把猪肉切成一条条挂着卖,而是用自行车把猪肉驮在座椅两侧,你想要哪一块,商贩就给你割哪一块,然后立刻称重,付钱走人,大家都行色匆匆。

王翔笑呵呵地对陆海山说道:“山哥,你看这地方咋样?这儿不仅能买东西,还能卖东西,今后你有啥东西都能拿到这儿来卖。”

陆海山觉得这地方确实不错,今后他打到野猪了,也能拿过来卖。

王翔把陆海山领到一个猪肉摊前,说道:“山哥,这儿可以买猪肉。”

他和猪肉摊的老板很熟,叮嘱了几句后,猪肉摊的老板对着陆海山点点头,说:“要哪块我给你割哪块。既然是翔哥的朋友,价格方面好商量。”

猪肉不同部位价格也不一样,瘦肉多的地方便宜些,但也比供销社贵,得 7 毛钱一斤,供销社只卖 5 毛钱一斤,不过得凭票;

肥肉多一些的地方贵点儿,得一块钱一斤。

陆海山指着一大块肥肉说道:“要这一块肉,给我来 5 斤。”

老板说道:“好嘞,这是猪五花,好吃得很嘞。”

老板一边说着,一边用快刀割下一大块,随后用手掂了掂,觉得分量差不多,放上秤一称,果然恰好是 5 斤,不多不少。

“总共 5 块钱。”

陆海山从包里掏出 5 块钱递给老板,又说道:“给我分成两份,一份 4 斤,一份 1 斤。”

老板又麻利地把猪肉分成两段,随后用草绳把猪肉串起来,方便陆海山提。

陆海山随手将1 斤猪肉递给王翔,说道:“这算是感谢你的。”

王翔见状,目瞪口呆,赶紧说道:“哎呦,山哥,你这就客气了。咱们兄弟俩还说啥感谢不感谢的。”

陆海山说道:“让你拿着就拿着,少废话,我不喜欢欠别人人情。”

王翔见推脱不过,只得赶紧把肉抱在怀里。

随后陆海山又逛集市,买了 20 枚鸡蛋,这才准备打道回府。

这鸡蛋是给陆海花补充营养的,陆海山想着城里的孩子都吃鸡蛋、喝牛奶,所以长得高,陆海花快 6 岁了,个头却跟3岁的小孩似的,得多吃点补充营养。

陆海山和王翔告别后,在汽车站乘坐班车返回公社。

而此时,林友高在陆远平和林燕上工之前,来到了柴房这里 。


    (http://www.yinghuaxs.com/book/hj0jab-75.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yinghuaxs.com
樱花小说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