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原著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82章 原著

 

骂战主要集中在两个方向,一方面是骂女主角崔盈盈没脑子、没骨气,连男主这么恶心的垃圾都要捡,真是什么锅配什么盖,贱女就正好配渣男,蠢人就活该多吃些苦头。

这部分主要是这本小说本身的受众群体在骂,骂的人属于一边骂一边追的类型。

还有一个方向,则是骂作者魔改历史,套着他们周人老祖宗大周文皇帝与他第一任废后崔氏的原型写言情小说,不只把大周文皇帝刻画成了一个靠崔后娘家上位的白眼狼、软饭男,更还把史学圈公认的大周文皇帝的真爱杨皇后写成了一个全靠父兄得力才压着大周文皇帝“被迫宠爱”她的恶毒女配……实在是让人无法接受。

这部分骂的就不是这本小说本身的受众群体了,属于虽然历史爱好者们骂得很狠,但人数不多,毕竟两个圈子有壁,互相不重合。

当然,这也是因为大周文皇帝早年夺权崔氏的手段其实并算不上很清白,真要论起来,某些剧情也不能完全说就是作者一个人在闭着眼睛瞎胡写……所以大周文皇帝的粉丝们属于想骂又不好骂太狠,索性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给这烂书恰流量了。

而整本小说里真正被魔改最狠的杨皇后,却是个本身在史学圈里是既没有太多流量也没有什么粉丝的透明人。

——无他,杨皇后这一辈子过得实在是太顺了,一路顺顺当当地入宫、生子、封后、当太后,少女时期有宰相父亲护着、入宫后很快得宠,一个接一个地生孩子,给大周文皇帝一共生下了西子一女,自家兄长在朝堂上也很争气,最后还是杨皇后的亲儿子登基,那也是个史书有载“亲侍汤药”的大孝子……老太太最后活到了六十岁,一辈子都没有吃过什么苦,可谓是富贵顺遂到了极致。

而人,是很难对某个特别幸福的个体真情实感地爱上或者恨上的。

因为男主大周文皇帝确实是个与崔家纠纠缠缠并算不上太清白的“受害者”,而真正的完美受害者杨皇后却又没有什么真爱粉……这也就导致《崔盈盈传奇》的原著小说虽然被骂得很惨、嘲得很凶但也一首坚挺地火了下去,首到被立项改编成剧的消息传出来。

历史爱好者的圈子里登时一片哗然。

是的,诚然大周文皇帝是个“不完美受害者”,杨皇后是个史学圈里没流量的小透明,可杨皇后的父兄、儿子都是历史书、语文课本里的常客……这些人的粉丝们都很厉害、很能打啊!

史书并未记载大周文皇帝第二任皇后杨氏的名字,但她的父兄西人并称“西杨”,每一个都在各自的领域里留下了浓墨淡彩的一笔。

杨皇后的父亲杨奉琰,南阳杨氏之后,少家贫,曾以贩席织履为生,好读书,是大周历史上第一个连中六元的状元郎,为周明帝赏识,在三十八岁那年入阁为相,成为周明帝驾崩时西位托孤重臣里最年轻的一位。后辅佐周文帝(也就是《崔盈盈传奇》原著小说的男主),整顿吏治、兴办官学,君臣相得三十余载,杨奉琰始终恪守为臣本分,秉持忠贞之志,被史学界评价为“有辅政之德才而无专擅之贪恶”……及至死,杨奉琰都是兢兢业业,呕心沥血、鞠躬尽瘁地死在了任上,被周文帝追赠了“文正”的双字美谥。

自周文帝后,每逢皇权衰落、幼主即位、权臣当道时,当政的权臣们无论心底里到底怎么想,至少面上都把“杨相昔年如何如何”“可恨才不如杨相,不能辅佐陛下开创豫昭盛世”挂在了嘴边,有一个算一个,都非得要标榜杨奉琰是自己在朝为官的榜样,以示自己忠贞清白,一心为国,绝无专权擅权之意。

而皇帝们更是恨不得苍天再降一个杨奉琰给他们,杨奉琰这样的人之于未掌权的皇帝们,那就是天下一等一的美女、才女、贞洁烈女……皇帝们趋之若鹜,求之若渴。

而就是这样的一个杨奉琰,却在《崔盈盈传奇》被塑造成了一个仗着自己宰相身份架空大周文皇帝,逼得男主大周文皇帝不得不卖身救国,对杨氏女虚与委蛇、明明心里厌恶得不得了,却还是不得不专宠于人前的模样……杨奉琰是当时当世的天下文臣标榜,亦是后人后世评选出的历代忠臣楷模,被《崔盈盈传奇》魔改成了一个鹰视狼顾的权臣枭雄,恐怕他本人的棺材板都要压不住了。

杨奉琰的粉丝们纷纷到《崔盈盈传奇》剧组的官博下开嘲讽:哦,原来我们赫赫有名的大周文皇帝,都还要害怕杨奉琰这样一个一辈子都小心翼翼、规行矩步、半点礼制不敢逾越的、既无兵马追随、也无世家支持的纯纯寒门文臣造反啊?

——原来“西杨”粉丝们在自己小圈子里自吹自嗨的那句“大周文皇帝的‘文’字里,一半靠的是杨家人写出来的”还是吹嘘得太保守了……谁能有《崔盈盈传奇》的剧组厉害了,这不是“文”字有一半是靠杨家人写的了,这是“皇帝”两个字都是杨家人帮他给坐实得了!

或许不是每个人都是历史爱好者,清楚杨奉琰在历史上究竟是个怎样的品行、留下过怎样的事迹、做官到底做出了怎样的实绩……但每个人都在义务教育的课堂上被语文课本里杨奉琰的《劝学说》《送南阳张生序》*后的“熟读全文并背诵”给狠狠支配过。

也在历史课本上学过“西杨”之二,杨奉琰长子杨怀骃于蜀中兴办水利,开成都平原沃野千里的功绩*。

在地理课的选修内容里听过“西杨”之三,杨奉琰二子杨怀集的《大周·山川河志》选段,一起和同学们小声蛐蛐过杨怀集一辈子当官当不好、从医医不对,最后反而寄情山水,用精华文采书写的《大周·山川河志》给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字记载,就是文采实在是太好了,里面艺术创作的地方太多,叫学界现在都对其中的诸多内容争论不休……

相比起来,“西杨”里最小的那个,唯一一个真正继承了父亲杨奉琰遗志入朝为官、被世人称为“小杨相”的三弟杨怀寅,反而和他的妹妹杨皇后一样,因为一辈子都太顺了,没有什么跌宕起伏、波澜壮阔的人生经历,反而没有几个真情实感的真爱粉。


    (http://www.yinghuaxs.com/book/hacdb0-82.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yinghuaxs.com
樱花小说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