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律?读八王乱史》
金墉锈甲几经秋,司马争枰局未收 。
贾袖鸩凝霜刃冷,赵冠貂续沐猴谋 。
阵翻左传成兵谶,帐起胡笳叩帝州 。
半世槐安残梦醒,铜驼泪对鹿鸣丘。
每当人们翻开晋朝历史,总会产生一种观看大型综艺节目的错觉——洛阳城宛如一座永不散场的舞台,司马家的王爷们轮番登场,用生命演绎着"权力的诱惑"。这场持续十六年的皇室内战,堪称中国历史上最荒诞的真人秀,没有之一。
一、疯人院开张前的平静
公元265年,司马炎从曹魏手中接过传国玉玺时,或许不会想到,这个家族未来会在史书上留下"八王之乱"的魔幻注脚。这位晋朝开国皇帝晚年沉迷"羊车选妃"的行为艺术——让羊车在后宫随意行走,停在哪里就临幸哪位妃子。妃子们为了争宠,纷纷在门口插竹叶洒盐水,引得洛阳城的盐价都涨了三成。
290年的寒冬,躺在龙床上的司马炎突然回光返照。他看着跪在床前流口水的傻儿子司马衷,终于意识到自己可能犯了史上最贵的错误——为让嫡长子继位,硬是把智商停留在儿童水平的司马衷扶上储君之位。临终前,他做了个自以为聪明的决定:把二十多个司马家王爷分封到各地,心想"这么多儿子互相牵制,总比外姓篡位强"。
洛阳太极殿上,新登基的晋惠帝正在表演行为艺术。当大臣汇报百姓饿死时,他认真思考后发出灵魂质问:"何不食肉糜?" 一旁的太监憋笑憋出内伤。权臣杨骏看着这个连奏折都拿反的皇帝,嘴角疯狂上扬。他没想到,自己的好日子就像洛阳牡丹,开得灿烂谢得仓促。
二、权力的饥饿游戏
291年正月,楚王司马玮带着三万精锐进京"拜年"。这位21岁的小鲜肉王爷掀开车帘,望着巍峨的洛阳城墙,突然问侍从:"你说,龙椅和火炉哪个更暖和?" 侍从的冷汗瞬间结成了冰碴。当晚,贾南风皇后送来一盒甜糕,杨骏吃完七窍流血——这场面堪比宫廷版《绝命毒师》。
贾南风掀开这场大戏的帷幕时,可能没想到自己会成为第一个退场的"导师"。这个身高不足150cm、相貌酷似《巴黎圣母院》卡西莫多的史上最丑皇后,却有着顶级的宫斗智商。她先借司马玮的刀除掉杨骏,又用"假诏书"骗楚王杀了汝南王司马亮,最后反手把黑锅扣在司马玮头上。当禁军围住楚王府时,司马玮还攥着盖有皇帝印玺的"杀人许可证"大喊:"我有红头文件!"
赵王司马伦的登场堪称行为艺术巅峰。这位年过花甲的老王爷偷玉玺时身手矫健如特工,篡位后却突发奇想要打造文艺人设。他给每个官员发貂尾冠,结果洛阳城的狗都成了时尚牺牲品。百姓编出顺口溜:"貂不足,狗尾续;赵王笑,天下哭。" 最离谱的是,他给孙子辈封了上百个"奉车都尉"之类的虚职,导致洛阳官道上天天堵车——全是领工资的司马家熊孩子驾着豪车(马车)招摇过市。
成都王司马颖堪称古代cosplay先驱。他给军队配发《左传》当作战手册,打仗前要先开读书会。黄河岸边,两军对垒,司马颖的将士们捧着竹简研究"曹刿论战",对面的敌军都忍不住探头问:"兄台,能借我看看注释吗?" 某次攻城战正酣,他突然叫停进攻,理由是"今日卦象不宜见血",气得先锋官当场表演徒手劈砖。
三、魔幻现实主义战场
当长沙王司马乂被东海王的军队困在洛阳时,他发明了史上最朋克的守城术——拆皇宫柱子当滚木,搬太庙牌位当盾牌。儒学博士们跪在箭楼下哭喊:"那是周公旦的神位啊!" 司马乂在城头大喊:"周公显灵就在今日!" 结果第二天守军真的打退进攻,士兵们纷纷给周公牌位供上烧鸡,堪称最早的KPI考核现场。
河间王司马颙把"借刀杀人"玩成了行为艺术。他撺掇部将张方去烧洛阳粮仓,等大火烧起来又第一个跳出来救火。看着百姓啃着焦黑的麦粒,这位影帝在朝堂上捶胸顿足:"天灾啊!这都是上天的警示!" 背地里却给张方发奖金:"烧得好!下次记得把皇宫图书馆也点了。"
东海王司马越的嘴炮技能点满级。他忽悠鲜卑骑兵时说中原遍地美女,等慕容部勇士杀进城,发现街上全是老太太。司马越面不改色:"风韵犹存才是极品。" 转头又给匈奴首领刘渊写信:"兄弟快来,洛阳城的大门永远敞开!" 结果刘渊真来了,不过带的是十万骑兵——这是史上最早的"开门揖盗"实战教学。
西、权力的终极狂欢
305年的洛阳城上演着荒诞剧的高潮。皇宫里,惠帝司马衷依旧在专心啃甘蔗,突然抬头问太监:"今天怎么没人上朝?" 太监看着城外冲天火光,硬着头皮回答:"大臣们...都在参加军事演习。" 此时城外六路藩王正在混战,有人为抢玉玺打破头,有人为争"天下兵马大元帅"的虚职打得头破血流。
最惨烈的要数"成都王VS东海王"总决赛。司马颖坚持让士兵背诵《孙子兵法》才能领军饷,结果半数文盲士兵连夜跑路。司马越更绝,他给战马都披上绸缎,美其名曰"震慑敌军",结果鲜卑骑兵看见这些移动的钱袋子,眼都绿了——这是晋朝版"运输大队长"。
当匈奴骑兵终于突破长城时,幸存的王爷们突然团结起来。河间王司马颙捧着玉玺要禅让给刘渊:"您才是真命天子!" 刘渊哈哈大笑:"我们匈奴人抢东西向来首接,不玩这些虚的!" 说罢一刀砍了这位奥斯卡影帝。
五、荒诞剧的终章与启示
311年,洛阳城破时的场景颇具魔幻色彩:皇宫里堆着来不及带走的金银珠宝,尚书台案几上留着未写完的弹劾奏章,御膳房蒸笼里还有半熟的熊掌。而司马家的王爷们,有的成了胡人的座上宾,有的被拴着铁链跳舞取乐——这大概是史上最贵的真人秀门票。
八位主演的结局充满黑色幽默:
赵王司马伦被灌金屑酒时还在讨价还价:"能兑点葡萄酿吗?"
长沙王司马乂被做成烤肉,敌军将领点评:"火候过了,差评。"
齐王司马冏的首级在城门口挂了三年,乌鸦在上面筑了三个窝。
这场持续十六年的闹剧,用掉西晋王朝三分之二的寿命,首接报销了50万精锐部队,中原大地"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更讽刺的是,当胡人的铁骑踏破洛阳时,民间流传起新谚语:"宁做太平犬,不为乱世人。"
历史的吊诡在于,司马家王爷们至死都不明白:他们争夺的所谓权力,不过是匈奴人眼中的一场猴戏。那些镶金嵌玉的印玺,在游牧民族眼里还不如一把好弓实在。八王之乱给我们最荒诞的启示或许是:当权斗成为行为艺术,王朝就变成了大型焚化炉——所有参与者都是燃料,没有赢家只有灰烬。
如今1600年过去,当我们看到职场内斗、明星互撕时,那些为蝇头小利争得头破血流的场景,与司马家的王爷们何其相似。权力就像洛阳城里的貂尾冠,戴的人觉得威风八面,在旁人看来不过是条狗尾巴。这场荒诞剧提醒我们:当智商跟不上野心,演技压不住欲望,再华丽的舞台都会变成集体坟场。
(http://www.yinghuaxs.com/book/echjaj-2.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yinghua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