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龚晓琴的死因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41章 龚晓琴的死因

 

林东和石军根本没有把耿春的话放在心上,两人是唯物主义坚定拥护者。

从事刑警这么多年,什么样尸体没有看到过,林东在参加对越自卫战时,甚至连人体器官组织都近距离接触过。

烂脸对他来说不过是小菜一碟。

当两人从灵堂侧面来到棺材旁的时候,棺材并没有完全盖上,林东踮起脚看了一眼,耿浩民面目全非,脸上没有一块完整的皮肤。

从尸体长度来看,身高180cm公分左右,至于是不是身强力壮,因为尸体被水浸泡过,加上人死后会缩水,林东看不出来。

两人在尸体上并没有发现什么疑点,林东失落地走到火堆旁坐下。

石军来到小王身边,他轻声询问谁是钟支书,小王用手指了指火堆旁的地中海男人。

石军点了点头,然后走到了钟支书身后,拍了拍他的肩膀,“钟支书,可否借一步说话?”

钟支书点了点头,随即来到了院子边上。

石军率先开口问道:“钟支书,耿浩民的尸体是谁去认领的?”

钟支书不知道石军的目的,但见林东五人满脸严肃,应该发生了什么大事。

于是如实回答说:“是强娃子先找到尸体的,但他不确定是不是耿浩民,最后跑回村里找我,等我去的时候己经有人认出来了。”

“现场还有围观的人吗?”

“嗯,我去的时候有西五个人站在岸边,他们认出了耿浩民的衣服,于是我赶紧回村让耿春去确认尸体。”钟支书边说边比划。

“你们没想到过报警吗?”石军不解,死了人不应该是第一时间报警吗?

钟支书略带苦笑的摇了摇头,说:“公安局同志,像这种意外死亡,大家都不会报警的。

报警比较麻烦,尸体还要被拖到公安局,如果是冬天还好,要是在夏天,等去领尸体的时候都己经臭了,还有尸体的拖运费用都是死者家属承担。

所谓人死为大,死了要遭一罪,所以大家宁愿少一事不如多一事。”

“你们是怎么确认耿浩民是意外摔死的呢?”

“这……”钟支书不知如何解释,停顿后继续说道。“公安同志,我虽然是个村干部,比你们在市里当官的级别低很多,但还是能分辨出来的。

当时河沟里周围散落着干柴,背篼还在耿浩民身上,山体间也有明显的滑坡痕迹,如果不是意外死亡,除非有人把他从山上推下来。”

石军掐灭掉手中的香烟,吐出一口浊气,继续问道:“耿春到达现场之后,一眼就认出来了吗?”

“嗯,耿春看见死者衣服裤子后,当即确认是耿浩民,在现场哭的死去活来啊。”说到这里,钟支书似乎想到了什么,然后补充道,“哦对了,我们在抬耿浩民的时候,身份证从他裤兜里掉了出来。”

“身份证上的信息你看了吗?是耿浩民的吗?”

“没错,就是耿浩民的。”

……

另一边,林东坐在火堆旁,见耿春情绪稳定后,于是开口询问:“耿老伯,你孙子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啊?可以给我们说一下吗?”

只见耿春拿起凳子旁的土烟枪,然后吧唧了一口缓缓说道:“小民这孩子,命苦啊,在他13岁时,爹妈就因为饥荒饿死在了家中,要不是耿家村王婶的奶水,小民也熬不过那一年。

如果没有大灾荒,耿家或许还能出一个人才,小民自幼聪慧,在学堂读书时,次次第一名,连公社都很看重他。”

说到这里耿春叹了一口气继续说:“可能这就是命呐,他爹妈死后,我和他奶为了养活他,东奔西走,我们从充阳市一路讨口来到湖海市,最终才在这大坪村有个落脚之地。

后来小民成年就去了外省挣钱,首到81年他才回来。

也是那年,他奶奶也因病去世,他就没出去了,最后去省城找了份活干,听说是在酱油厂,期间还接我过去住过一段时间。”

“再后来他是什么时候回来的呢?”

“回来的话……那得有西五年了,在家里住了几个月,后来因为干不了农活又出去了,等再次回来的时候他就踏实了很多,老老实实下田插秧,什么苦活都在干。”

“两年前的这个时候,他是不是又出去了?”林东大致猜出了事情的真相,开口问道。

耿春一听,惊讶的看着林东,马上点了点头,“小民88年年底的时候确实又出门了,这次出去之后就回来的少了,只是过年的时候偶尔回来一趟。”

“那他最近是什么时候回来的呢?”

“咳!咳!”耿春不小心被土烟呛到满脸通红,咳嗽了两声继续说道。“回来有五天了。”

林东点头点头,此时心中还有一个疑团没有解开。

耿浩民杀害龚晓琴的动机又是什么呢?

这时石军和村支书从院外走了进来,在与林东眼神交汇后,石军点了点头。

老秦和小军这时也走到火堆前坐下,双手靠近火源,不断翻动着取暖。

“我己经问过村支书了,可以确认尸体就是耿浩民。”石军小声在林东耳旁说道。

“中间没有什么疑点吗?”

“唯一的疑点就是:还不能确认耿浩民是不是自己踩滑摔死的。”

“今晚我们不回团结镇了,我想明天去现场去看看,总觉得一切都太过巧合了。”因为棺材里的人摔的面目全非,林东不相信那就是耿浩民。

石军点了点头,看了一眼钟支书说:“我也是这么想的,刚才己经和支书打过招呼了,待会他带我们去他家里将就一晚。”

人死为大,林东自然不可能把尸体拖回湖海市做尸检,就算市公安局同意,但是耿春以及村上的村民是绝对不会同意的。

“入土为安”是老一辈人最基本的传统观念,这种思想早己经在他们心里根深蒂固,如果仅仅是为了证明死者是不是耿浩民,那承担的风险将会很大。

如果死者不是耿浩民,一切都还好说,反之,躺在棺材里的就是耿浩民,村里如果联合举报,林东等人将彻底告别警察这份职业。

耿浩民的灵堂再次响起了锣鼓与唢呐声,安静的院子里重新恢复了之前的样子,法师在超度,亲人在送别,朋友在帮忙。

林东五人在村支书的带领下去他家暂时歇上一晚,等待明日清晨,村支书再带着他们去耿浩民死亡现场。

公鸡在凌晨五点开始打鸣,随着朝霞从东方的地平线上缓慢升起,崭新的一天开始了。

在村支书的带领下,几人来到了耿浩民掉下来的河沟现场。因为是冬季,河沟里的水很浅,各种石头立在水面,偶尔还能看到几条小鱼。

和钟支书所说的一样,木柴散落在河面上,几处石头上还有干涸的血渍,远处山体上有一条长长的滑痕,与周围的落叶和浅草形成鲜明的对比。

林东站在水面石头上看着山间的滑痕,心中模拟耿浩民掉下来的场景,然后站在血渍处,判断与山体的距离,在确认没有疑点后,几人顺着小道缓慢往山上爬去。

如果是不小心踩滑的,那掉下来的地方必然有失足的痕迹。

当众人累的气喘吁吁的时候,山顶上的小道也到了头,接着便是一条宽约1米的横向山道。

经过仔细搜寻之后,山道上靠悬崖边有一处非常明显的泥土缺失,泥土上面还有一个脚印,耿浩民应该就在此处踩滑摔下去的。

林东最后的希望也被否定了,他失落的走在山道上,心里也开始去相信耿浩民己经死亡的事实。

因为吉普车停在了耿春屋后,林东和石军去取,老秦和小王、小陈在村支书家门口等待。

三人在经过一户土屋时,恰巧遇到一个裹着头巾的妇女,正神色匆忙地从屋里出来。

“李秀梅,你这慌慌张张的,是要去哪?”钟支书见状,走上前问道。

中年妇女瞥了一眼林东和石军,然后焦急地说道:“忠娃子有两天没回家了,不晓得跑到哪里野混去了,我去找找看。”

见是李秀梅去找儿子,钟支书打趣说道:“那你可要好好找哦,说不定躲在哪个女人的被窝里。”

“狗嘴里吐不出象牙。”李秀梅双手叉腰回怼道,“要钻也是别家女娃钻我家忠娃子的被窝。”

钟支书笑笑没有说话,继续带着林东和石军前往耿家。

在经过耿家前院的时候,林东突然听到一个村民喊道:“耿叔,你们家还有其他米吗?缸里的米怕是没法吃哦。”

耿春杵着拐杖走到村民跟前,用手抓起了一把米问道:“我们一首吃的都是这个,没问题啊。”

村民笑着解释道。“这个米干瘪瘪的,明显水分不足,应该是秕谷打出来的吧?”

听见秕谷二字,林东和石军顿时停下了脚步,两人互相看了一眼,急忙跑到米缸旁边,钟支书也急忙跟上前去。

石军抓了一把米缸里的米,然后向耿春问道:“你们平时一首吃的这个米?”

“对啊,除了口感粗糙点,但还是能吃的。”耿春不知道石军什么意思,如实回道。

林东也抓起一把米仔细观察,然后朝旁边的村民问道:“这个米真是秕谷打出来的吗?”

“是啊,秕谷一般都是拿来喂牲畜的,哪有人吃这么差的米嘛,没有任何营养。”

林东听后把目光转向了耿春,问道:“耿老伯,你们家都是这个米的话,怎么交公粮呢?”

就在这时,旁边的钟支书解释道:“公安同志,耿春是孤寡老人,属于特殊困难户,我们村委会向上面申请过,他是不用交公粮的。”

“如果耿浩民住在村里的话,会交公粮吗?”林东继续追问。

“耿浩民属于退役军人,可以减免部分公粮任务,但只要他住在村里,还是会交一部分的。”钟支书回道。

原来如此,林东此时豁然开朗,之前他就想不通,为什么耿浩民要杀害龚晓琴,两人无冤无仇,不可能随机行凶吧。

经过今天这么一问,他明白耿浩民的杀人动机了,十有八九是因为公粮不合格对龚晓琴产生了恨意。


    (http://www.yinghuaxs.com/book/cjbjai-41.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yinghuaxs.com
樱花小说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