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边码头,夜雨袭来,众人都没有带雨具,冻得瑟瑟发抖。
离码头不远处,有一条雨刷沟里,大约有大半人高,雨水在沟底淌过。
沟边趴着一队人,个个纹丝不动,在雨中像一组雕塑一般。
忠义救国军在收到局座第一次示警时,派出了三支侦察队,最远的一队己经潜入到码头附近抵近侦察。
在这里既可以侦测日军来时的人数、装备,也可以监测日军的准确伤亡情况,日军是会把尸体运回火化的。
如果日军是假退真攻,那么凌晨之前,是不会回到码头的,现就是,如果日军有增援,也能第一时间掌握。
所以,这一路的侦察非常重要,支队长特让关海平亲自带队。
关海平穿了件蓑衣,伏在沟边透过望远镜,正在查看这拨人的动静。
一名队员在他身边轻声说道:“队长,打吧,都是些汉奸,战斗力弱,我们打完就走,吃不了亏。”
关海平原是特务处行动科的一名队长,淞沪会战时主动报名参战,之后就留在忠义救国军当了特务中队少校中队长。
身边有几个跟了他多年的兄弟,还是改不了口,习惯叫他队长。
关海平正准备下命令,让上士班长带五个人加一挺机枪,在这条雨刷沟中发起攻击,自己则带几个人绕到他们后面去打。
侦察队虽然只有十二个人,但每人都双枪,一杆长枪一把驳壳枪,外带挺机枪,打这二十多名汉奸是十拿九稳,出不了岔子。
突然,望远镜里出现一个熟悉的面孔,关海平轻轻调整倍数,清晰的看见了朱沉舟。
他本是行伍出身,没上过军校,到忠义救国军后,局座钦点让他进培训班,短训半年。
朱沉舟是他培训班同学,两人住同一寝室,关系处得非常好。
关海平是特务处时期的老人,对汉奸组织有些了解。
从穿衣打扮和配备的武器来看,这些人应该是情报机关的。不是特高课的中国特务,就是76号的人。
朱沉舟像是这支汉奸队伍里的头目,众人都围着他说话,他也不时的下着命令。
按理说,学员分配到各地,是不能互相打听的。只是这两人关系要好,偷偷交换了信息,一个回浦东忠义救国军,一个去军统上海站。
当时两人都还很高兴,说是兴许以后还能见到,能肩并肩一起作战。
这也是朱沉舟不顾一切要给忠义救国军示警的原因之一,他的好兄弟关海平就在这支队伍里。
而朱沉舟的现状,关海平一无所知,以他对朱沉舟的了解,此人是不会自甘堕落去当汉奸的,十有八九是潜伏在敌人内部。
如果他猜得没错,朱沉舟又是这支队伍的负责人,他就更不能打了。
除非朱沉舟是迫不得己委身敌巢,那他定会把他营救出来。但目前看,他那架式好像混得还不赖,很是享受这种感觉。
关海平一时有些疑惑,人都会改变的,朱沉舟会不会变呢?他决定回去后,给局座发电报问一问。
如果朱沉舟真的投敌了,下一次他会亲自开枪送他上路。
关海平两手按下,队员都伏低了身子,不再说话。
等这些人上了船,关海平掏出怀表来看,时间差不多了,便下令后退两百米观察。
日军的斥候和搜索分队会把警戒线放得很远,离近后更不安全。
朱沉舟等人当然不知道自己己经在鬼门关边上走了一遭,光是那挺捷克机枪扫射过来,这伙人就能倒下一半。
如果今天是换了其他人带队,这里面能回去西、五个人就不错了。
过了江,坐上76号派来的卡车,一行人回到本部,己经是凌晨三点了。
朱沉舟担心这时回家,会惊醒苏婉清,就在办公室木椅上囫囵睡了几个小时。
天大亮,楼内陆续有人来上班,朱沉舟听到吴青山办公室开门声,把衣服抖搂开,迈步走了过去。
“怎么?你们先回来了?走,到唐处长那,我们一块听听。”
唐慧生看他有点狼狈,衣服破了两个大洞,满头满脸的污水印渍,笑着说:
“还不错,人总算是回来了,这以后还是少和游击队打交道,我们拿短枪的,怎么打得过拿长枪的?”
朱沉舟有意把尴尬的笑容挤出来,说:“昨天下午过了江后,就分兵了,大部队去打忠义救国军,具体情况我还不知道。
我负责清剿交通站,给两位处长丢了脸,我指挥的行动完全失败,情报组长和他手下一名兄弟阵亡,只打死一名军统的人,攻陷了交通站。”
正说着,唐慧生桌上的电话响了,朱沉舟忙停顿下来。唐慧生嗯啊了半天,放下电话说:
“不错了,总算是打死一人,我们也是要请功的,比行动处强十倍。
他们和日本人均是伤亡惨重,王瑞受伤,行动队死了48人,受伤42人。
76号攒下这点家底容易吗?李主任气得把电话都摔了,光是抚恤金就得花十几万!
死了的都就地埋了,受伤的人至少要三辆卡车去拉,你立功辛苦了,让行动组张家伟带人去跑一趟吧。”
朱沉舟原本以为这一关并不好过,哪知不怕人比人,就怕货比货,两相比较起来,自己指挥的这一路,还不孬。
他这回是真的笑了,说:“属下不敢居功,有些功劳也都是两位处长指导有方,运筹帷幄,计划周详。”
吴青山把手首摆,说:“你这一套一套的,别尽给我们戴高帽子,赶紧回家收拾一下,再好好睡一觉,明天来把报告写了交给我。”
出门来,正好迎面撞上苏婉清,看他这模样,倒吓了一跳,说:
“你没受伤吧,怎么弄成这样?正好,下午我不上班,去跟组长说一声,陪你一道回家,先给你把衣服洗了。”
苏婉清猜着昨晚定是出了大事,朱沉舟回去是要给重庆发报的,正巧下午不用上班,便借口陪他回家。
到家后,朱沉舟突然问道:“没听说电讯处有这福利,还能放半天假?”
苏婉清笑着说:“我进二道门了,今天上午去办了手续,明天一早拿了证件就能上班了。”
(http://www.yinghuaxs.com/book/chbjic-34.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yinghua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