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敬拖着疲惫的身躯走出高铁站,人群熙熙攘攘,她一眼就看到了李冬阳。李冬阳穿着那件她熟悉的浅蓝色衬衫,正张望着寻找她的身影。
艾敬的眼眶瞬间了,这几天在湘南大学遭遇的种种委屈一下子涌上心头,她差点哭了出来。但看到李冬阳那充满关切的眼神,她还是强忍着泪水,努力挤出一个微笑。
李冬阳眼尖,很快就发现了艾敬,他满脸笑意地朝她跑来,像一只欢快的小鹿。“艾艾,你可算回来啦!”他顺势接过她手中的行李箱,“这几天在那边累坏了吧?”
艾敬轻轻摇了摇头,“还好啦,就是有点累。”她实在不想把在湘南大学的糟糕经历告诉李冬阳,不想让他跟着担心。
回到学校后,艾敬整个人都变得有些消沉。晚上,308寝室的姐妹们围坐在一起,许静和申缘看着艾敬魂不守舍的样子,忍不住问道:“艾敬,你到底怎么啦?感觉你心情好差。要不别考研了,和我们一起考公吧,考公也挺不错的,还稳定。”
艾敬苦笑着摇摇头,“考公的竞争也很激烈啊,我也不是吃铁饭碗的命。我还是算了吧,别去挤考公的独木桥了。先考研,再混三年日子吧。”
这时,阿K凑了过来,拍了拍艾敬的肩膀说:“艾艾,我觉得你别在一棵树上吊死。湘南大学不行,咱就换个更好的新闻学学校!你这么努力,肯定能考上的。”
阿K的话让艾敬陷入了沉思,她心里其实也在纠结,准备了这么久的新闻学考研,真的要半途而废吗?但一想到陈教授那令人作呕的模样和湘南大学那些不愉快的经历,她又实在提不起对湘南大学的兴趣。
但失望归失望,生活还是要继续向前。艾敬强迫自己重新振作起来,决定重新审视自己的考研选择。她去西农大图书馆,打开电脑,开始查阅各个学校的考研信息。
她仔细对比着每一所学校的新闻学专业实力、考研参考书目、报录比以及导师情况。眼睛紧紧盯着屏幕,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手中的笔不时在本子上记录着关键信息。
在筛选了几所学校后,艾敬最终想去试试湘南师范大学。这所学校的新闻学专业虽然不如湘南大学等一些985院校那么出名,但考研参考书目却和湘南大学有很多相似之处,这意味着她之前的复习不会白费太多功夫。
艾敬兴奋地把这个发现告诉了微信群的姐妹,阿K第一个回复,“艾艾,你确定还要是回湘南市吗?要不要去北上广深杭,更好的城市、更好的学校啊。”许静和申缘在底下留言表示“同意楼上”。
“回家算了吧,在西川的这几年,发现还是离老家近一点好。”这是艾敬的真实想法,尽管父亲忙于生意,很少回家陪她。但艾敬还是感觉,自己还是更愿意在湘南市生活、工作。
于是,她开始进一步了解湘南师范大学的招生政策和历年真题。她在网上搜索相关的经验帖,还加入了几个考研交流群,向己经上岸的学长学姐请教。
在了解的过程中,艾敬发现湘南师范大学的真题风格和自己的答题思路很契合,这让她信心大增。而且,感觉网络上该学校的学长学姐们也比较热情,给她分享了很多备考经验和复习资料。
就这样,艾敬很快又制定了一份详细的复习计划,将改弦更张的备战复习安排得满满当当。
确定了目标学校后,艾敬接下来要做的事情,选择研究生导师。她仔细查阅每一位导师的资料。
一位叫林悦的导师引起了她的注意,林悦老师在新闻深度报道领域颇有建树,发表了多篇高质量的学术论文,还出版过相关著作。艾敬还发现,林悦老师经常带领学生参与实际的新闻项目,让学生在实践中积累经验。
为了了解更真实的情况,艾敬混入了几个考研交流群和湘南师范大学的校友群。在群里,艾敬小心翼翼地询问关于林悦老师的情况。
一位己经毕业的学姐回复道:“林老师人特别好,对学生认真负责,在学术上要求严格,但也会给学生足够的发挥空间。跟着林老师,能学到很多实用的知识和技能。”
还有一位正在读研的学长说:“林老师的课很有趣,他会用很多生动的案例讲解复杂的理论,而且还会推荐很多前沿的学术资料。”这些反馈让艾敬对林悦老师充满期待。
她试着问到林悦老师的联系电话,但问了一圈,都没有人公开。只是在网上搜到了一个老师的邮箱。
(http://www.yinghuaxs.com/book/chbib0-31.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yinghua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