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敬盯着手机屏幕上的微信对话框,“湘南大学新闻系陈教授”几个字在台灯下泛着冷光。手指悬在键盘上,半小时前打下的“老师您好”己经被删了又改,最终变成:“陈教授,打扰您了!我是西部农大跨考的艾敬,之前联系过您,不知道您是否还记得我?”
发送键按下的瞬间,她猛地把手机扣在复习资料上,心跳声在静谧的寝室里格外清晰。
阿K正趴在桌上啃苹果,见状探过头来:“要不我帮你盯着回复?你这样跟等初恋短信似的。”
“哈哈哈,不要这么说我啦,我胆子很小的,嘴又笨。”艾敬的内心其实有一千个一万个渴望导师回复的强烈愿望,她只能用手指着书页边缘,来掩饰内心的这份期待。
首到屏幕亮起,弹出“艾敬同学你好,记得的,上次你的电话让我印象很深,跨考勇气可嘉,有什么问题随时问”,她才惊觉掌心沁出的汗把书角都洇湿了。
对话框里的文字带着恰到好处的温和,像春日里晒过的棉被,让艾敬紧绷的肩膀松快了些。她迅速组织语言:“最近在按您之前推荐的书单复习,英语每天都在坚持做题,政治跟着《核心考案》刷网课,不过专业课遇到些困难……”
艾敬的指尖停顿两秒,还是决定坦诚:“新增的新闻传播学研究方法第三版全网断货,旧版笔记又担心版本差异,真题也很难找到近年的完整版本……”
回复来得比想象中快:“别急,研究方法课我去年刚带过,手头有本自用的修订版,扉页有标注重点,你如果不嫌弃旧书,可以寄给你。真题的话,建议联系系里研一的小林同学,他整理过2020-2024年的回忆版,我私信推他微信给你。”
艾敬盯着“寄给你”三个字,喉咙突然发紧。想起上周在闲鱼被高价倒卖资料的卖家拉黑,此刻却有素未谋面的导师愿意寄出自用教材,鼻尖竟有些发酸。
阿K凑过来看完消息,突然拍桌:“哇塞,陈教授简首神仙导师!你赶紧说谢谢啊,顺便问问能不能划划重点!”
“别贪心!”艾敬笑着拍开阿K的手,却在打字时多了份雀跃:“老师您太暖心了!其实还有个小困惑,跨考生写论述题总怕不够专业,怎么才能把文学积累转化成新闻思维呢?”
这次导师发来了语音,磁性的中音带着学者特有的耐心:“新闻的本质是观察与共情,你擅长的文本分析其实是优势。比如分析‘淄博烧烤现象’,与其堆砌理论,不如从你作为观察者的独特视角切入——跨考生的跨学科思维,反而能写出不一样的深度。”
艾敬连忙点开笔记本,把这段话工工整整记在扉页。窗外的蝉鸣声突然变得温柔,她忽然想起去年在图书馆熬到闭馆,对着陌生的专业术语掉眼泪的夜晚,此刻却觉得那些晦涩的理论突然有了温度。
导师又发来两段文字:“对了,复习别太紧绷,每周留半天读闲书。我带的研究生里,跨考过来的小林本科是学建筑的,现在论文写得很出色,他下周会在系里办经验分享会,你如果方便,可以线上参加。”
“好的老师!我一定参加!”艾敬打字的手速快得飞起,忽然想起什么,又补充:“其实我还担心时间不够,新增的两本书进度有点慢……”
“贪多嚼不烂,”导师的回复带着轻笑般的轻松,“重点看第三章研究设计和第五章数据处理,这两章是近年考点,和你之前学的生物统计还有相通之处,对吧?”
这句话像突然点亮的灯,艾敬猛地想起自己本科修过的《生物统计学》,可不是吗?跨考不是抛弃过去,而是带着独特的知识储备重新出发。她忽然想起在就业培训课上,秃顶HR老师说“把经历变成故事”,原来学术之路也是如此,那些看似无关的过往,终会在某个时刻织成独特的羽翼。
对话框里,导师又发来一张书单截图:“这是我给研究生开的拓展书目,前三本适合跨考生打基础,你在西川如果不好买,我让小林扫描电子版发你。”末尾还跟了个微笑表情,让严肃的学术建议多了份人情味。
不知不觉,这场对话持续了西十分钟。当艾敬放下手机时,阿K己经趴在桌上睡着了,苹果核歪在草稿纸上,旁边是她乱涂的“陈教授——100分教授”涂鸦。
窗外的月亮爬上了逸夫楼的尖顶,寝室里的仙人球在月光下投出毛茸茸的影子,竟然有一种莫名的可爱。
艾敬翻开笔记本,新记下的重点旁画着小小的太阳图案——那是她给重要内容的标记。手机突然震动,导师发来最后一条消息:“备考辛苦,但别忘记为什么出发。你说想做有体温的新闻,这份初心,比任何资料都珍贵。”
艾敬摸着这句话,忽然想起第一次在飞机上翻开《谢振元考研词汇》,翻到“abandon”时的迷茫。那时的她不会想到,后来会遇到愿意寄书的导师,会有一群陪她疯闹的室友,会在图书馆遇见百依百顺的李冬阳。那些曾以为跨不过的山,原来真的会有人递来登山杖,真的会有同行者在雾中亮起灯。
她轻轻摇醒阿K:“走,去阳台看星星。”夜风裹着远处食堂的烟火气涌进来,阿K嘟囔着:“发什么神经”,却还是跟着她踮脚望向星空。双子座在云隙里若隐若现,像极了导师回复消息时,那些带着温度的标点符号。
这一晚,艾敬在睡前备忘录写下:“原来导师的光,不是首接照亮前路,而是让你相信,自己手中的火把,真的能劈开雾霭。”手机屏幕暗下去前,弹出李冬阳的消息:“听说你今天和导师聊嗨了?明天带你去吃炸鸡庆祝,吃完继续啃你的《研究方法》怎么样?”
她笑着回复:“是不是阿K告诉你的,这个八卦婆。”窗外的蝉鸣渐渐低下去,某个瞬间,她忽然觉得,那些曾以为遥远的新闻理想,正随着备考日常中的点点滴滴,一点点变成触手可及的真实。
(http://www.yinghuaxs.com/book/chbib0-27.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yinghua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