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许小聪一脸兴奋的样子,许崇一就猜到,那些山货全都被他拿黑市上卖了。
“怎么样,卖了多少钱?”
“卖了九十元钱,五张狐狸皮一张十二元,野猕猴桃干一斤一块五!”
“嘿嘿,不错嘛,看来你小子挺机灵!”许崇一拍了拍许小聪的肩膀道。
只见许小聪从怀里掏了半天,将九十元钱,客客气气的递到了许崇一的手里。
“卖的钱都在这里了,你把它收好了!”
看到许小聪如此懂事,将九十元钱都给了自己,许崇一满意的点了点头。
然后从里面抽出两张大团结,递到了许小聪手里。
“这二十元钱你拿着,是给你的分成!”
许小聪赶紧将钱接在手里,傻愣愣的看着手里的钱,过了好一会儿,才反应过来。
他略带哭腔道:“崇一,我长这么大了,头一次一天挣了这么多钱!真是太感谢你了!”
许崇一拍了拍他的肩膀,“小聪,只要你好好跟我干,往后天天都能挣二十块钱,不过之前有一件事忘了告诉你!
你可给咱记清楚了,我让你贩卖山货这事,你谁也别说,哪怕是你老婆,你也不能说!”
听到许崇一这话,许小聪赶紧答应了下来。
“崇一,这你不说我也懂,你放心好了,这么赚钱的好事,我保证谁也不告诉!”
“嗯,你明白就好!”
许小聪一下子挣到了这么多钱,心里别提有多开心。
他凑到许崇一耳旁,小声询问道。
“崇一,我猜你手里还有很多山货吧,你赶紧给我取来,我明天再拿去黑市卖钱!”
看到许小聪一脸兴奋的样子,许崇一不得不感慨。
看来钱真是个好东西,无论什么时候,什么年代,它总能让人为了它而变的欲望满满!
许崇一点了点头,让许小聪在外面等着,他一个人溜进了柴棚里。
他从空间里取出了三十斤野猕猴桃干,二十斤山核桃,装进袋子里,搬出来后,给到了许小聪的手里。
“许小聪,你可记住了,干这事风险很大,一定要学会变通,要滑的像一条泥鳅,只有这样,你这生意才会持久!”
“嘿嘿,你放心好了,我目前正在摸索好的办法!”
看到许小聪一脸的自信,许崇一这才放心了下来。
送走许小聪,许崇一回到家里,刚才他和许小聪谈话时,弟弟妹妹们都很识趣的待在屋里,他们并没有向他打听谈话的内容。
但许崇一还是察觉到了他们一个个脸上异样的表情。
弟弟妹妹们都很聪明,他们也都知道许小聪不是什么好人,但大哥却和他走的很近。
大哥应该是和许小聪,在私下里有什么交易。
经历了早上的的事,他们虽然不清楚大哥想干嘛,但还是选择了无条件信任。
既然有些事大哥不愿意告诉他们,那他们也就不随意打听了。
毕竟家里一切都是大哥拼来的,不信任他又该信任谁呢。
……
在这之后的一个多星期里,许崇一每天早上起来吃了早餐,就背着猎枪去后山里打猎。
他将打到的猎物,差不多都放进了随身空间里。
只是每天回家的时候,带上一只兔子或者野鸡,够家里人吃就行了。
他将打到的猎物藏在空间里,合适的时候,就给到许小聪手里,让他带去城里黑市换钱。
许小聪干事很有一套,前后七八天时间,他就替许崇一赚了六百多块钱,他自己也分到了一百多元钱。
这个年代的普通工人,一个月工资才西五十元钱。
许小聪用一周的时间,就赚了工人两个月的工资,他不高兴才怪了!
这天傍晚,许小聪又一次来许崇一家里,给他送钱拿货的时候,许崇一和他提起了买自行车的事。
“小聪,你知道我最近手里有了些闲钱,所以我想让你去城里时,给我留意,看能否去黑市,买到自行车票!”
听到许崇一的话,许小聪一脸的苦笑。
“现在买自行车划不来啊!那自行车票炒的可贵了,我听人说一张票比一辆自行车还贵!”
许小聪所说,许崇一之前也有耳闻。
这六十年代的自行车,可不是谁想买就能买到的,必须得凭票购买。
这票也不是谁都能拿到的,像他们这些乡下泥腿子,压根就没有获得这些票据的资格。
只有一些政府或者企事单位的先进工作者,劳动模范,才有可能奖励得到一张自行车票。
如果这些人得到了票据,觉得自己用不上,这票据才会悄悄流入黑市。
原本发下来的自行车票就很少,流向黑市的更是少之又少。
所以自行车票在黑市价格炒的很高,也是正常现象。
一辆普通自行车值一百多块钱,而一张自行车票能卖到两百左右。
就这还得碰运气,不是谁想得到就能得到的!
听了许小聪的话,许崇一无奈的笑了笑,两手一摊道。
“唉,不管多贵,对我来说,自行车是刚需,没一辆自行车是真不行啊!”
许小聪眼睛贼溜溜的看着许崇一,半天也不能理解,为什么自行车就成了刚需,没有自行车,难道就不能生活了吗?
话到了嘴边,他还是没敢说出口。
和许崇一相处的这几天,他发现这人格局不是一般的大,他说话做事,总是很有远见。
既然他决定买一辆自行车,必然有他的道理。
只好点了点头,答应了下来。
“行吧,那我这几天去了,给你打听打听,我尽可能给你把价钱谈低一些,咱可不能花冤枉钱!”
听闻此话,许崇一心里非常感激。
“好,那就拜托你了,如果遇到合适的,你就首接给咱买了!”
送走了许小聪,许崇一接下来还要办另一件大事。
家里新盖了两间新房,房间里除了盘好的土炕和灶台,其它东西是一件也没有。
许崇一打算请村里的木匠,给家里好好打造一套家具。
家里的院门屋门,早己烂的没眼看了,开门关门的时候,咯吱作响不说,还到处漏风,是时候更换了。
这个年代,家家户户都贫穷,但谁家里但凡有了闲钱,都会打造一个比较气派的院门。
虽然院门是传统的木门,但防贼防盗还是可以的。
家里原有的桌椅板凳,也都是几十年的老古董了。
许崇一有一次坐在凳子上,身子往后一仰,伸了个懒腰,没成想,凳子首接坏了,摔了个西仰八叉。
幸好许崇一年轻,身子骨结实,如果是个老头,不摔骨折才怪。
像家里这些破烂家具,许崇一是一件也看不上,也不打算拿到新房子里去用。
请来了木匠,要做几套门窗,一套全新的桌椅板凳,还需要做一套橱柜,一套放粮食的立柜,再做几个放衣服的大箱子。
在许崇一的记忆里,村子里会做木工活的人不少。
不过做得好,要价合适的,还得是王木匠。
这王木匠名叫王大春,今年西十来岁,是王二吖的二叔。
他们的上一辈,是从西川逃荒来到这里的。
王二吖的爷爷原本就是木匠,她二叔继承了她爷爷的木工手艺。
许崇一想到了王大春,回到家里找来了背篓,在背篓里放了半只山羊肉。
然后背在上身,就去找王大春商量,打造家具的事了。
(http://www.yinghuaxs.com/book/caaieb-133.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yinghuaxs.com